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3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846篇 |
专业分类
3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验证营养假说,本研究首次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幼虫期虫瘿及其着生枝条的部分营养和防御物质的含量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虫瘿中单宁和类黄酮的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或活性,符合营养假说;虫瘿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淀粉的含量与枝条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不符合营养假说。 相似文献
42.
植物TOR激酶响应上游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能整合营养、能量、生长因子及环境信号, 协调细胞增殖、生长和代谢等过程, 是真核生物生长发育的核心调控因子。近年来, 随着相关研究系统的建立, 植物TOR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 发现其进化上保守的生物学功能及植物中特有的信号通路。该文概述了TOR蛋白复合体的构成, 以及植物TOR响应糖、营养元素(氮、磷和硫)、激素及逆境胁迫信号来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蛋白翻译、代谢、细胞自噬和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 并提出了植物TOR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以期为全面揭示植物TOR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基于物元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基于2001-2007年的相关数据,借助物元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为较安全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5年下降为不安全状态,2006年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处于临界安全状态.表明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可行的,具有计算简便、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与胃肠营养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方案,胃肠营养组先采用静脉营养,患儿吞咽功能协调后经口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效果、喂养不耐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显著高于胃肠营养组,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生理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达到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均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喂养效果良好、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方式是一种针对早产低体重儿良好的营养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儿童群体中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症状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检查出的缺铁性贫血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营养干预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营养干预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营养干预,治疗时长为3个月,观察统计干预后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营养干预组患儿各项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6.
神经营养因子是机体产生的能促进神经元存活、生长、分化的一类多肽或蛋白质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最新研究发现,其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介质.因此,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连接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一座桥梁.该文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49.
植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养料才能生存。现已弄清,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共有17种,即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锌、锰、铜、钼、镍、硼和氯。碳、氢、氧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其它14种元素基本上由土壤供应,称为矿质元素。前面9种由于植物的需要量大,常称为大量元素;铁以后的8种元素,植物所需的数量很少,称微量元素。人们根据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科学地总结出了“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道理。时至今日,各种单一高纯的、混合多效用的、专用配方的矿质肥和有… 相似文献
50.
农业新技术在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农业学科中从事植物、土壤、肥料、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一门学科,植物营养与施肥对农业生产发展及农业生产率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曾主导了农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将使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研究和测试手段得到更新,在植物营养分子遗传、根际微生态、生物肥料、专用肥和控释肥、计算机控制的施肥模式和精确施肥技术等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成为推动农业产生飞跃性发展的主导因素,这就意味着又一次农业新技术革命。必须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及其掌握和应用植物营养与施肥高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加强政府组织和管理,增加投入,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中介体系,才能加快我国植物营养与施肥高新技术的研究及成果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