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NaCL胁迫下番茄苗的生长和营养元素积累(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NaCI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速率和营养元素积累均下降,但两品种的根冠比没有改变。不同品种番茄植株的生长和根冠部元素的积累对NaCI胁迫的响应有异。100mol·L(-1)NaCI处理下,K+积累与植株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Ca+、Mg(2+)的积累与生长速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2.
土壤营养匮乏是盐碱地植物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藜科植物是盐碱地的优势类群。为了明晰盐环境中不同藜科植物主要营养元素计量特征及其与矿质土壤环境间的关系差异,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a)、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刺沙蓬(Salsola tragus)、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为对象,比较4种藜科植物生境土壤因子和不同器官7种元素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碱蓬种群土壤Na含量和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藜科植物种群,刺沙蓬种群土壤N含量最低,雾冰藜种群土壤P含量最低。(2)叶片C/N依次为碱蓬种群>刺沙蓬种群>尖头叶藜种群>雾冰藜种群,尖头叶藜种群根C/P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雾冰藜种群、碱蓬种群和刺沙蓬种群叶N/P>16,除尖头叶藜种群外,3种植物种群根N/P<14。(3)雾冰藜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茎和根K含量,刺沙蓬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根Ca含量,碱蓬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茎和根Na含量,雾冰藜种群具有显著高的叶、根Mg含量。(4)刺沙蓬种群各器官具有显著高的N...  相似文献   
203.
营养元素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等生理和代谢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物质基础。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体中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植物适应营养元素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miRNA参与调控磷、硫、氮、钾等营养元素胁迫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miRNA在植物营养元素胁迫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展望,以期为利用miRNA进行营养元素高效利用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4.
根据河北省南皮县26年的平均降水值,计算出6~10月降水保证率(20%,50%和75%),再按照气象学上降水保证率20%为丰水年,50%为中水年和75%为干旱年的规定。用喷水法在遮雨棚内模拟丰水年和干旱年两种年型。玉米(Zea mays)于8月15日播种,两种年型各设不覆盖、覆盖麦秸3.0 t/hm~2、麦秸4.5 t/hm~2、麦秸6.0 t/hm~2、麦秸7.5 t/hm~2和塑料杆7.5 t/hm~2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9月15日5~6叶期,取根、  相似文献   
205.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拮抗现象实验的探讨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霞 《生物学通报》2005,40(10):42-43
离子间的拮抗现象其本质是相当复杂的,当我们在实验中用很纯的盐类配成单盐溶液时,常能破坏植物原生质的正常状态而发生毒害作用.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仍然会受到毒害以致死亡.如果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其他盐类,则产生拮抗作用而消除或减弱这种毒害。  相似文献   
206.
以云南省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大理茶种)、栽培型古茶树(阿萨姆种)和栽培型台地茶(阿萨姆种)为研究材料,对叶片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和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古茶树叶片厚度、叶肉厚度、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以及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碳含量等指标的值较大;而栽培型古茶树叶片的氮、磷元素含量较高,与野生型古茶树相比,叶片厚度、叶肉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且两种古茶树叶片解剖学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变异性;栽培型台地茶叶片水分状况和光合产物的运输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和主脉突起度等指标相对较大;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叶片、叶肉以及海绵组织都较厚,推测二者叶片内含物更丰富,更有利于成品茶条索的完整度和耐泡度的提升,适合制作优质普洱茶;栽培型台地茶叶片薄且生长快,更有助于高产、旺产,适宜制作中高档或大宗茶类。研究结果可为解析古茶树和台地茶的成茶品质差异及野生古茶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7.
东北主要造林树种的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08.
209.
以2年生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苗为研究对象,采用J1(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混合接菌)、J2(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和马尾松外生菌混合接菌)、J3(不接菌,对照)等3种接菌组合与不同氮磷钾施肥组合研究菌根真菌与氮磷钾肥对杜鹃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鹃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接菌处理优于不接菌处理,J2处理下施用尿素1.1 g·株-1、钙镁磷1 g·株-1、氯化钾0.7 g·株-1对杜鹃苗生长及氮磷钾含量积累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数据表明,J2处理促进N向叶积累,促进K向茎叶积累,促进P向根茎积累;J1处理促进N和P向根茎积累,促进K向茎叶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