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Cu胁迫对黄菖蒲和马蔺Cu富集及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下,黄菖蒲(Iris pseudacaorus L.)和马蔺〔I.lacteaPall. var. chinensis(F isch.)Roide〕对Cu的富集作用及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黄菖蒲和马蔺均能超量富集吸收Cu,在55和80 mg.L-1Cu胁迫下,黄菖蒲和马蔺地上部分对Cu的富集量分别达2 933.93和5 614.56μg.g-1、2 586.83和8 846.44μg.g-1,地下部分对Cu的富集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表明这2种植物为潜在的Cu富集植物。低浓度(1、3和5 mg.L-1)Cu胁迫下,2种植物对Mn、Ca、K和Mg的吸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高浓度Cu胁迫可导致各营养元素吸收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172.
不同竹龄雷竹中硅及其他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浙江省临安市的雷竹主产区,分别采集不同竹龄(1 ~4 a)和不同器官(叶、枝、秆)的雷竹样品,分析了Si和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以及Si和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雷竹各器官中C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竹秆>竹枝>竹叶,Si、N、P、K、Ca、Mg、AI、Fe和Mn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竹叶>竹枝>竹秆.除Mn主要积累在竹叶中外,其他9种营养元素主要积累在1年生雷竹的秆中.3~4年生雷竹竹叶的Si平均含量为13.66g·kg-1.雷竹属于Si积累植物.随竹龄的增加,雷竹叶中的N、P、K和Mg含量减少,C、Al和Mn含量增加.雷竹对Si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第2年(57.1%),对N和K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前两年(67.7%~93.7%),此后N和K从植株体内流出,其流失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19.1%~39.1%.雷竹中Si与Ca、Al、Mn呈显著正相关,与N、P、K、Mg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3.
魏鹏  刘彤 《广西植物》2014,(6):869-873
以模式种拟南芥为试验材料,有别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拟南芥,借助于组织培养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中 KNO 3、NH 4 NO 3、KH 2 PO 4设置处理,探讨试管环境下拟南芥生长发育特性及对营养离子需求吸收特点,结果显示拟南芥本性地通过加强莲座叶与茎生叶的功能以增加生殖生长期的分枝数与苔高;生殖生长期影响试管苗茎生叶数、苔高的离子种类增多,离子的交互作用更加复杂。通过分析模式植物对 N、P、K 异质含量培养基的表型适应特点可推论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使用单一培养基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4.
分别利用三交组合DH8×登海40和DH86×沈137创建F1代DH群体A和群体B,比较2个不同遗传背景下DH群体子粒中锌及铁铜锰含量的变化,并对2个供试群体2年间的试验结果进行了QTL分析。发现玉米子粒中锌及铁铜锰的含量在不同个体间、不同年份间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且表现不稳定;群体内呈现连续性数量性状变化,服从于正态分布。对群体A2年子粒中锌及铁铜锰含量进行QTL定位,结果2007年检测到了5个与这些性状有关的QTL,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范围为9.41%~43.67%;2008年检测到9个QTL,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范围为11.21%~42.96%。2年间末检测到相同的QTL位点。对群体B进行QTL定位,2年间检测到18个QTL位点,分布于除第5染色体以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其中,2007年检测到12个QTL,2008年获得6个QTL,相同的QTL为2个,控制锌含量的1个位点位于第3染色体的p-umc1399-p-bnlg1605区段,控制铜含量的1个位点位于第2染色体的bnlg1746区段。  相似文献   
175.
互花米草入侵下湿地土壤碳氮磷变化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对闽江河口区本土植物短叶茳芏和不同入侵年限的互花米草湿地土壤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互花米草入侵后0~50 cm深度各层土壤TC、TN和T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C、TN的变化比较一致,而TP的变化滞后;TC的增加引起土壤C/N持续增加,而TP是调节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中湿地土壤C/P和N/P的关键因子,C/P和N/P的变化基本一致.土壤TC、TN、TP的变化受到土壤盐度、容重、含水量和黏粒组成的影响,而它们之间计量比主要受土壤盐度、粒径组成的影响;C/N和C/P对互花米草湿地的土壤固碳效应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互花米草入侵引起生物量和湿地生境改变,导致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发生显著变化,且随入侵时间延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6.
水肥管理是运动场草坪草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丛枝菌根真菌(A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等生理生态效应,笔者提出AMF和草坪草共生体将有效减少草坪草生长过程中的水肥流失的假设。试验通过构建3种不同土砂体积比的坪床基质,种植"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cv.Lanyin No.3),并分别设置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Gm)或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以及不接种(ck)3个处理,以探讨和评价AMF共生体在不同基质下对草坪草水分以及养分截留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质是影响渗滤液的相对体积(P=0.000)以及渗滤液中硝酸根离子(P=0.000)、钾离子的总量(P=0.000)的主要因素;AMF可以减少渗滤液的相对体积以及渗滤液中硝酸根离子、钾离子的流失,但作用未达显著水平,而对渗滤液中的磷元素的总量影响极显著(P=0.000);通过基质与菌剂对磷酸根离子总量的交互效应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土砂比2∶8基质下,ck的渗滤液中磷酸根离子总量极显著高于Gm(P=0.000)与Ri(P=0.000);土砂比4∶6基质下,ck也显著高于Gm(P=0.001)与Ri(P=0.025),而土砂比6∶4基质下,ck与Gm和Ri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接种AMF能有效减少磷酸根离子的流失,而对于水分以及硝酸根离子、钾离子的流失而言,基质更显重要。故选取适当的土壤基质并辅以AMF菌剂,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的流失。根据本试验结果,在采用"兰引3号"结缕草作为草坪草的情况下,4∶6土砂比+AMF的组合是有效减少坪床养分流失的水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7.
不同基质材料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油茶容器苗的影响,寻找可以部分替代泥炭土的本土基质材料。在不同处理育苗条件下,测定1年生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生长量、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基质与地上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发现:成活率、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主根/侧根鲜重、地上/地下生物量、茎根比/FW、茎根比/DW、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以处理Ⅰ(50%泥炭土+50%其余相同成分)与处理Ⅴ(5%食用菌下脚料+5%鸡粪+5%牛粪+35%泥炭土+50%其余相同成分)表现最优,且两者均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氮、磷、钾、钙、硫、铁、锰、铜、锌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但镁、硼元素含量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镁元素与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他元素为负相关。综上所得,处理Ⅴ在用本土基质来替代部分泥炭土的结果最好。本研究为降低油茶基质育苗成本和维持基质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8.
锐齿栎林个体光合器官生长与营养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齿栎林单叶面积和干重的季节生长呈不同的S型曲线,叶面积叶干重比的季节变化呈不完全S型.叶从萌动到落叶持续约160d,展叶第1周,叶重量绝对增长快于叶面积的增加,之后相反.叶季节变化表现为叶面积增长迅速且持续时间较短,叶重量增加相对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刚展叶时N、P、K含量很高,展叶期明显下降,落叶前最低,Ca含量季节变化则相反;Mg含量展叶期较高,之后逐渐下降且趋于稳定.叶N、P、K、Mg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前者与Ca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叶在生长期内具有较高的N/P、N/K,且其季节变化比单个元素含量更稳定;展叶初期K/Ca很高,之后变化逐渐稳定;叶K/Mg的季节变化趋于降低.展叶第1周叶N、P、K和Mg积累量迅速增加,继而缓慢增加,第45~50天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Ca积累随叶龄的增加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叶内N、P、K、Mg和Ca积累量与叶的生长发育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9.
庄伟伟  王明明 《植物研究》2022,42(5):896-909
为深入了解荒漠植物营养元素计量特征,认识元素间的交互作用,揭示不同生长期、不同沙丘部位植物元素含量差异。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8种优势草本植物(4种1年生植物,4种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生长期(旺盛期、枯萎期)、不同沙丘部位(坡上、腹地)的植株,测定全株植物的10种营养元素(C、N、P、K、Na、Mg、Al、Mn、Cu、Zn)。结果表明:(1)8种植物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植物因遗传特性不同而对元素选择吸收的特点,含量为:C(230.19~401.82 mg·g-1)、N(11.31~18.85 mg·g-1)、P(0.95~2.08 mg·g-1)、K(16.12~29.79mg·g-1)、Na(0.88~3.31 mg·g-1)、Mg(3.38~5.31 mg·g-1)、Al(0.33~1.99 mg·g-1)、Mn(51.35~105.32 mg·kg-1)、Cu(4.14~6.38 mg·kg<...  相似文献   
180.
不同水肥条件下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学礼  马丽  孟静静  王平 《生态学报》2012,32(18):5721-5728
利用盆栽接种试验,探讨不同水肥条件下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丹参水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40%相对含水量、不同施P水平,接种株丹参酮含量升高,总黄酮、丹参素及地下部总酚酸含量降低,植株Zn及地上部Ca、K、Mn、Fe含量升高,而对植株Mg、Cu和地下部Ca、K、Mn、Fe无显著影响;接种效应随施P量不同而变化。70%相对含水量、不同施P水平,接种株药用成分含量显著升高,植株Ca、Mn和地上部K、Cu及地下部Fe和Zn含量升高,而对植株Mg、地下部K、Cu和地上部Fe和Zn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水分和同一施P水平,接种株丹参酮含量升高,地上部Ca、K和地下部Zn含量升高,接种效应因土壤含水量不同而变化,其中以70%含水量时效果最好。说明AM真菌能促进宿主植物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水分和P肥利用率,降低水分和P胁迫对丹参的伤害程度,其中以70%相对含水量,施P量为0.16 gP/kg土时AM真菌对丹参的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