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棉铃虫致病菌BT—931菌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作者从菏泽、聊城棉田采集的自然罹病死亡棉铃虫幼虫体内,分离到2个较高毒效的Bt菌株,编号为BT—931和BT—021,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防效及保蕾效果接近或超过化学农药,菌药混剂3—5天平均防治效果达87.0-91.6%,增效作用显著。经1994年大田防治示范表明,利用BT—931菌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具有成本低、保护天敌、持效期长、增产效益高等优点。本研究对菌剂的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药用真菌蒋中海,强冬梅(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学校158100)真菌是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一般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通常营养菌丝是丝状的且有分枝,能产生池子。真菌在世界上有25万种以上:。中国的药用、食用真菌有1000种左右,隶属于2...  相似文献   
14.
孔药花属(鸭跖草科)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对鸭跖草科孔药花属Porandra Hong进行染色体研究。孔药花P.ramosa Hong和攀缘孔药花P.scandens Hong在染色体的大小、数目和形态上都十分相似,核型公式为2n=36=4m+26sm+6st(2sat),核型类型属于3B。染色体证据支持孔药花属与穿鞘花属Amischotolype和Coleotrype属相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一级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简便估计的两点法。这种方法,只需测量血管内和血管外给药后的两个相同时点的血药浓度值。不论该药的处置系统是多少室,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这种方法不仅比目前常用的点一点法和点一面法简单,而且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N-糖糖型的分析方法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根据多批次产品的检测结果制定质量标准。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三部)通则9101中相关要求及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制造与检定规程,对单克隆抗体N-糖糖型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验证项目包括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和耐用性。对多批次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产品(≥15批)的N-糖糖型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非岩藻糖及半乳糖的相对含量,确定质量标准。结果 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对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N-糖糖型的分析无干扰;在60~300μg的抗体含量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高、中、低3种抗体含量的回收率均在96%~106%;仪器进样重复性、样品制备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均良好,峰面积百分比及保留时间的RSD均≤5%;耐用性考察时各条件下的峰面积百分比及保留时间的RSD均≤5%。对多批次重组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的检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N-糖糖型分析的质量标准为非岩藻糖相对含量4%~20%,半乳糖相对含量≥2...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生物制药的迅速发展,许多酶类药物应运而生,在治疗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疾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酶类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潜在的免疫原性、较短的体内半衰期,以及较差的组织靶向性,影响了酶类药物的疗效和应用。为克服这些缺点,人们已开发出多种技术,如通过糖基化、聚乙二醇修饰等分子工程技术提升酶蛋白药效,另一方面酶基因疗法也已成功用于多种酶缺陷疾病的治疗。基于酶类药物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酶类药物的现状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并对酶类药物的优势、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油茶籽饼抗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油茶籽饼中已经分离得到一种新的抗真菌活性成分油茶皂甙A,被鉴定为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皂甙,它的mp为258~260℃,[α]_D~(27)=-20°(C=1%,80%EtOH),体外试验研究表明油茶皂甙A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对红包毛癣菌、石膏样癣菌、断发癣菌、黄癣菌、紫色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为0.125~1.0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625~0.2500mg/ml。  相似文献   
20.
王科  蔡磊 《菌物学报》2023,42(1):50-62
我国菌物分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进世界前列。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Fungal Names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和中国学者发表菌物新分类单元等数据开展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一共有2 214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5 626个菌物新分类单元,包括 3个新纲、27个新目及亚目、117个新科及亚科、769个新属及亚属、11 100个新种、322个新种下单元和3 288个新组合。在全球已知的菌物物种中,自中国发现的新物种有10 233种,隶属于 3界13门44纲174目572科2 379属,占全球已知物种多样性的6.84%,居世界第二位。地理分布上,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发现的新物种最多。根据每年发现的新分类单元数量趋势和命名作者的构成,可将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外人在华采菌及研究(1750s-1929)、中国菌物分类学起步(1930-1949)、新中国菌物分类学早期发展(1950-1977)、全国性菌物标本采集与研究(1978-2010)、走进世界前列(2011至今)。本研究对每个发展时期的分类学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通过上述综述性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中国菌物分类学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概况,为学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