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2篇 |
免费 | 514篇 |
国内免费 | 5502篇 |
专业分类
10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426篇 |
2022年 | 442篇 |
2021年 | 477篇 |
2020年 | 445篇 |
2019年 | 441篇 |
2018年 | 330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324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369篇 |
2013年 | 333篇 |
2012年 | 358篇 |
2011年 | 409篇 |
2010年 | 354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374篇 |
2006年 | 334篇 |
2005年 | 326篇 |
2004年 | 308篇 |
2003年 | 318篇 |
2002年 | 316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187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47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107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枣麦间作枣园主要蚧虫复合种群结构及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控制枣树蚧害,2002年在太谷地区对枣麦间作枣园的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 Kuwane)、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梨园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的复合种群结构及其生态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枣树发育早期,3种蚧虫分布范围主要在下、中部的东、南方位,康氏粉蚧的时空二维生态位的宽度较大,是该时期的优势种.到中期3种蚧虫复合种群的分布聚集在树冠上部的西、北方位,时 空二维生态位的宽度以日本蜡蚧较大,种间相似程度和竞争不明显.后期3种蚧虫的复合种群结构在各部位的各个方位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梨园蚧的虫口密度较大,日本蜡蚧在生态位上占据较大的空间.与枣树发育的中期相比,3种蚧虫复合种群结构的相似性与种间竞争系数的平均值要小.蚧害预防应早期控制康氏粉蚧,中期调治3种蚧虫的危害,后期应采取措施压低越冬虫源. 相似文献
102.
快速城市化中海峡西岸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的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首列,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海峡西岸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其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利用漏斗模型即压力-支撑-响应模式进行海峡西岸的生态安全评价,通过主成分的分析方法计算压力度指数、支撑度指数、响应度指数,最后根据漏斗模型对海峡西岸的生态安全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的生态安全度较高,而漳州市、三明市、宁德市的生态安全度较低;2)生态安全度并不仅仅由环境承载力决定,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着较密切的相关关系,较高的生态安全度需要较强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2):F0002-F0002
1.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开辟的栏目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动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方法、论著摘要(短篇报道)、国内外动态、产品信息及广告等。 相似文献
104.
105.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采用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群落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测试了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甜槠林1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虎皮楠(Daphniphyllum macropo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石栎(Lithocarpus glaber)、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钩栗(Castanopsis tibetana)]的生态位.结果表明:甜槠和木荷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Ba分别为0.8703、0.8528和0.8446、0.7824;而石楠、栲树和钩栗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Ba分别为0.2956、0.1359,0.2953、0.1356和0.2684、0.106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较大,如甜槠与木荷、甜槠与马银花、木荷与马银花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分别为0.7630、0.7252和0.6452;对生境需求有较大相似性的生态位宽度不同的物种其生态位相似比例也会较高,如木荷与马尾松生态位相似比为0.6866.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如甜槠、木荷、马银花等.甜槠林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39对,仅占21.4%,生态位重叠值不大,表明甜槠林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06.
内蒙古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具生态适应能力丛枝菌根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应用灭菌的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8个丛枝菌根真菌菌种(株)对沙打旺生长及根系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自江西和新疆的Glomus mosseae的2个菌株在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上能够显著提高沙打旺的生物量,并能有效改善植株的磷、氮营养;其侵染率均在50%以上,且根外繁殖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说明此两个菌株在该土壤上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有助于露天煤矿区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7.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类型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采用TWINSPAN法对研究地区河岸林进行群落分类,对各群落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提出河岸林群落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进行生态功能适应性分组.通过研究,文峪河上游河岸林可划分为阔叶混交林、华北落叶松阔叶混交林、云杉落叶松混交林、云杉阔叶混交林、阔针混交林、油松阔叶混交林、青杨林、沙棘灌丛和柳树灌丛等9个群落类型,但群落类型之间的分异性总体表现不高,且表现出突出的多样性特征;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组成复杂,草本层多为一些耐干扰种和耐水湿种,总体上越远离河岸,高地群落中的物种比例越高,表现出高地森林与河流之间生态过渡带的典型特点和河岸带生态环境的高度异质性;根据本文构建的群落的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研究地区9个河岸林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强入侵性功能组、中等入侵性功能组、弱入侵性功能组和高逃避性功能组等4个生态适应性功能组,不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群落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态对策,而草本层物种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概率连接度指数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景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网络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道路网络对不同生态过程的迁移路径结构、数目以及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影响程度随迁移扩散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道路网络总体上降低了景观维持生态过程连续性的功能(不同情景平均下降超过10%),使各个斑块在景观中的功能退化(平均下降超过40%),影响程度随迁移扩散能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9.
110.
庭园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庭园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及应用刘东飙邓立平(湖南省益阳市农村能源办公室413000)(湖南省南县农村能源办公室413200)DesigningOfHomeGardenEcolomicSystemwithMethaneGeneratingasaTiea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