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石靖 《蛇志》1998,10(2):74-75
恶性血液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化疗是延长甚至治愈这些恶性血液病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的化疗药物作用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1]。故在化疗的诱导缓解期、巩固治疗期...  相似文献   
852.
克塞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9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詹美树  刘应聚 《蛇志》1998,10(1):43-44
我院内科自1996年初开始选择性地应用克塞灵对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限于发病6h以内,均为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75岁以下、无溶栓禁忌症的病例为溶栓对象。本...  相似文献   
853.
周海平 《蛇志》1998,10(2):23-25
心跳呼吸停止后的心肺脑复苏(CPCR)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其成功与否,除病因外,决定因素是初期复苏的时间及其措施正确与否。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得出了诸多的新认识、新概念和新观点,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综述。1胸外挤压时血流动力学的新认识自本...  相似文献   
854.
自组装是指分子、纳米级结构材料等基本单元自发地组装成一个稳定而又紧密结构的过程。多肽可在各种非共价驱动力下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层状结构、胶束等不同的形貌。因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明确、易于合成、便于设计等优势,多肽自组装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对某些多肽类药物进行自组装设计或者使用自组装肽材料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可以解决药物自身存在的半衰期短、水溶性差、生理屏障穿透率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多肽的形成机制、自组装形貌、影响因素、自组装设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为多肽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5.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一类门控状态由细胞膜内外电势差所控制,仅在去极化膜电压下才能被激活打开的跨膜钠通道蛋白。其中,Nav1.4在骨骼肌中高度表达,主要形成肌膜动作电位上升支,参与人体一系列骨骼肌相关的生理病理活动。钠离子通道阻滞药与激活药是治疗心血管系统钠离子通道病的两大类药物,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Nav1.4的分子结构、功能、药物开发等方面出发,对Nav1.4的调节机制、相关疾病以及高选择性药物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为基于Nav1.4作为靶标研发的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6.
神经行为毒性是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和研究有害因素或药物在生物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达,对水环境中化合物极为敏感,其神经系统能够对各种刺激产生综合协调的应答反应,影响其运动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学习/记忆,改变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产生神经行为异常,诱发神经行为毒性效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以鱼类为受试对象的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表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其成果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渔业生产、神经系统机制探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鱼类作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物种,补充经典哺乳动物模型的不足,提供了高通量体外细胞分析和经典哺乳动物模型之间的关键模型。文章从鱼类生物学特征、实验鱼类品系和全基因组测序3个方面阐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综述了微塑料及其吸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2类典型污染物和酒精、咖啡因、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4类药物对鱼类的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影响,探讨鱼类产生剂量或时间依赖性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神经行为毒...  相似文献   
857.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通常由抗体通过链接体与毒素小分子偶联而成,同时具备抗体的高靶向性和小分子药物的高活性,使之作为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了优秀的疗效和潜力,成为药物研发领域的新热点。目前全球已有14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ADC候选药物分子超过140个。为了进一步提高ADC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涌现出了各种新颖的技术。本文对ADC药物分子的关键元素,包括抗体、链接体、毒素小分子以及偶联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讨论其优缺点。期望这些讨论能够帮助增加对ADC药物研究和开发更加系统的理解,为研发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ADC药物带来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5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主要因血脂代谢紊乱引发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以血管内膜下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蓄脂泡沫化为主要病理特征。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将外周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然后经胆汁排出体外,从而改善血脂水平和细胞的过度蓄脂,被认为是HDL抗AS的基础。然而,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虽然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负相关,但仅仅提高HDL-C水平的治疗策略不一定能增加临床效益。因此,学术界认识到HDL水平不足以反映其RCT能力,而更多取决于HDL功能。本文综述了参与调节HDL功能的各种分子对HDL代谢与重塑过程的影响,以及针对上述过程的相关药物研究进展,为更全面评价HDL的抗AS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59.
药物代谢的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0.
报道了弹性蛋白亲和层析分离弛化芳香黄杆菌产胞外弹性蛋白酶,经一步柱层析可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酶制品,收率可达50%,并制备了酶的结晶。该酶在SDS-PAGE上测得分子量为21380,EF-PAGE测得等电点8.9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7.4在4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PH4.5-9.5范围内稳定,重金属离子Fe^3+,Zn^2+,Co^2+,Hg^2+,Ni^2+Ag^+,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