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3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445篇 |
专业分类
24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氨水平以及数字连接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培菲康对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的内毒素、血氨水平以及联字试验的影响。方法肝硬化患者服用培菲康每次2粒,1日3次,疗程为4周。采用血氨测定仪、鲎试剂法及数字连接试验分别测定血氨水平、血浆内毒素水平及数字连接所需时间。结果与培菲康治疗前相比,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0.13±0.04 vs 0.27±0.17,EU/m l,P<0.01);血氨水平显著降低(1.36±1.21 vs 2.14±1.82,ng/L,P<0.001);数字连接试验所需时间显著缩短(58±32 vs 101±30,s,P<0.001)。结论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可有效防治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及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92.
为了评价人面果叶子、根部、果实提取物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相应测定了其石油醚提取物(PFr.)、乙酸乙酯提取物(EFr.)、正丁醇提取物(BFr.)、水提取物(WFr.)的α-葡萄糖苷酶与α-淀粉酶抑制活性,以及HepG2细胞的促葡萄糖消耗能力。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7.81±1.09μg/mL)、叶子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8.60±1.56μg/mL)、根部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4.05±0.24μg/mL)、根部正丁醇提取物(IC50=13.01±0.38μg/mL)显示了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acarbose IC50200μg/mL)。而根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提取物在600μg/mL的浓度下就显示了90%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在1.5 mg/mL的浓度下显示了90%的α-淀粉酶抑制率。在促葡萄糖消耗试验中,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在浓度为7.5~30 mg/mL时显示了很好的促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P0.001),叶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根部正丁醇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促葡萄糖消耗率达到了3.08、3.12、1.93,仅次于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3.91)。此次研究为人面果抗糖尿病活性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3.
94.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改良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部草原露天矿区粘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粘土与表土和沙土混合物为培养基质,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为供试植物,研究不同比例下三叶草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为寻找最佳配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显著影响三叶草生物量,粘土+表土(1∶1、1∶2和1∶3)生物量最高(26.5—40.0 g/盆),平均为31.2 g/盆,粘土+沙土(1∶1、1∶2和1∶3)次之(14.9—20.3 g/盆),平均为18.9 g/盆,粘土、沙土和表土平均分别是9.0、5.4 g/盆和41.7 g/盆,同样地,粘土+表土混合基质上三叶草氮吸收量平均为1071 mg/盆,分别是粘土+沙土、粘土和沙土氮吸收量660、321 mg/盆和190 mg/盆的1.62、3.34倍和5.64倍,磷和钾吸收量具有相似变化规律,这与三叶草根直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尖数有显著关联性;粘土和表土与粘土和沙土混合基质的容重和最大持水量分别显著下降7.4%—21.5%和24.5%—71.8%,饱和入渗率、孔隙度和标准化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增加26.9%—96.3%、45%—218%和34%—72%;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饱和电导率显著增加23.0%—88.3%、25.1%—146%、44.0%—91.5%、70.3%—114.8%和3.5%—59.3%;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活性显著提高45.5%—105%、65.2%—172.3%、160%—252%、53.4%—62.7%和197%—374%;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幅为119%—142%、93.5%—107%和83%—147%。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粘土+表土=表土粘土+沙土粘土沙土。因此,表土或沙土均能改良粘土性状,其中粘土和表土1∶2配比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5.
柳杉毛虫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2 4 .5 %全力、2 0 %氰戊菊酯等 4种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柳杉毛虫 (Dendrolimushoui L ajonquiere)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防治柳杉毛虫以氰戊菊酯 6 0 0 0倍液 +苏云金杆菌 1.4× 10 9n/ ml+全力 80 0 0倍液 +白僵菌 1.2× 10 8n/ ml林间喷雾效果最佳 ,杀虫效果达 90 %以上。应用该复合剂大面积防治 2 0 hm2 ,效果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96.
将诱变的αCD3杂交瘤(TK~-)与PD4杂交瘤(HGPRT~-)融合,获得分泌双功能抗体(BsAb)的四体杂交瘤C3.BsAbC3可分别与CD3分子及胃癌相关抗原P40反应.体外杀伤试验证实,当效靶比为40:1,BsAbC3浓度为1mg/L时,其杀伤效应可达77.6%.该杀伤效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仅P40阳性表达的靶细胞可被溶解,体内杀伤试验证实,裸鼠接种胃癌细胞后5d,以BsAbC3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经局部皮下注射处理,可使移植胃癌完全消退(5/5).这一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局部注射途径有关,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7.
大黄鱼病原哈维氏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甲醛灭活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制备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2-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5株针对GYC1108-1的单克隆抗体。选取1B7制备小鼠腹水抗体,其细胞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3200和1∶32000。同样用灭活的哈维氏弧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5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法进行纯化,制备了兔抗哈维氏弧菌多克隆抗体,其ELISA效价为1∶51200。利用1B7单克隆抗体和兔抗哈维氏弧菌多克隆抗体以及山羊抗小鼠HRP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哈维氏弧菌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AS-ELISA)方法。该方法对哈维氏弧菌的最小检出浓度为1×104个/mL。用该TAS-ELISA方法检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样品,54尾患病大黄鱼中有45尾检出哈维氏弧菌,而14尾健康大黄鱼都没有检出哈维氏弧菌。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TAS-ELISA方法,可以用于患病大黄鱼哈维氏弧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8.
99.
红色普通鸡冠(Celosia argentea L., red flower)花序乙醇提取物用Mg+HCl,Zn+HCl,1%FeCl3-乙醇液,2%AlCl3-乙醇液,1%NaOH进行显色反应,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又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分析了不同花期花序中黄酮醇的含量。结果表明,晚期花序干品中总黄酮含量(以甙元计)为0.76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高粘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生理盐水250ml加降纤酶5u,体重超过65kg和10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第4天停用,第5天开始隔天静脉滴注降纤酶5u或者10u,总量60u。结果降纤酶能明显地降低高粘血症患者的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微循环滞留时间等,同时也能使患者原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降纤酶是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