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以水稻花药作为实验材料,在前人应用胶体金技术标记钙调素蛋白(Ca M)的基础上,采用Epon812常规包埋方法,并在标记过程及染色体系上做了一些改进,建立了一套标记特异性较强且超微结构保存较好的花药中Ca M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182.
为阐明珍珠芦荟叶色突变的变异机制, 以珍珠芦荟(Aristaloe aristata)叶色失绿突变体‘MT-1’及其叶色正常种质‘WT-18’为试材,对其表型特征、叶片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与‘WT-18’相比,突变体‘MT-1’从幼叶开始呈现出黄化条斑现象,且株型变小、生长缓慢;气孔数量少且小,形状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叶绿体数量及内部片层数量变少、体积也明显变小;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FoFmFv/FmФPSⅡ、qP、qN和ETR)均显著降低。‘MT-1’和‘WT-18’的代谢产物差异明显,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大多数差异代谢物富集到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等途径。因此,叶绿体相关基因的改变可能是发生叶色失绿突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3.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胁迫等级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试验对草莓苗进行动态高温(32℃/22℃,35 ℃/25℃,38 ℃/28 ℃和41℃/31℃;日最高温/日最低温)胁迫(2、5、8和11 d)处理,以28℃/18℃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下草莓叶片的光合生理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关键参数,并以此计算高温胁迫指数(Z),划分高...  相似文献   
184.
科技信息     
李炜 《激光生物学报》2006,15(2):131-131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定量核酸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在西方国家广泛用于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性病STD等传染病及肿瘤性疾病快速早期诊断,并作为一种先进手段用于多种生物学及医学研究,在我国现行禽流感诊断国家标准中也规定了要用该方法检测核酸确诊。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是实现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核心设备,目前国内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大约是普通PCR仪的十倍。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及分子光子学中心产学研结合,自主研发的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  相似文献   
185.
胡滨滨  薛治慧  张翠 《植物学报》2021,56(3):330-338
小RNA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一类小分子核苷酸,在多种生命过程以及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对小RNA的定位研究有助于揭示它们的功能,而小RNA荧光原位杂交(sRNA-FISH)是一种通过荧光检测技术对生物体内小RNA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动物体内被广泛应用,而在植物体内的应用还比较少。该文...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寄主定位、产卵地选择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AcerOBP14与配体的结合特性有助于阐明中华蜜蜂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测定OBP14在20日龄中华蜜蜂成年工蜂...  相似文献   
187.
以苝二酸酐为原料,通过四氯化、端位缩合和湾位取代,设计合成一种新型苝酰亚胺化合物PDI-1.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中,PDI-1在605 nm发射荧光,强度随着pH的降低而升高,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且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峰均红移;在碱性环境中,PDI-1在515 nm发射荧光,强度随着pH的升高...  相似文献   
188.
<正>目前人类致病真菌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是直接镜检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直接镜检一般不能确定菌种,培养鉴定费时、费力、阳性率低是其弊端。分子生物学技术受碍于过程繁复、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判别标准等,尚未用于临床检验。免疫学的检验方法仅限用于少数致病真菌,且特异性抗体制备不易、昂贵。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所需设备昂贵,还需分离获得菌株。故人们在不断寻求准确、快速、廉价、高通量、易于标准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化学感受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为以OBPs蛋白为防治靶标的桃蛀螟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桃蛀螟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PCR技术从桃蛀螟触角中获得桃蛀螟气味结...  相似文献   
190.
茯苓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11个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为材料,研究了茯苓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结果表明,茯苓菌丝体为少分枝、有隔膜、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茯苓担孢子核相以双核为主,双核孢子,单核孢子和无核孢子分别占87.2%,4.7%和8.1%。配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及不同菌株原生质体分离株间的配对均能融洽生长,同一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均产生拮抗线,但其中有少数配对在交接区形成扇形区域,拮抗线随后消失,而不同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则全部形成稳定的栅栏型菌落,暗示茯苓担孢子中的两个细胞核是具遗传互补性,能形成独立个体的异双核,茯苓可能是一种次级同宗结合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