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0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318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比较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获得的胚与小麦正常自交的胚之间在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谱,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时空顺序的特异性变化。在同一发育时期,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无胚子房之间存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这可能涉及到与胚发育相关的同工酶的出现。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正常自交的小麦子房之间也有一定的酶谱差异。同时,同一材料还表现出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差别。在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期间,酯酶同工酶的时空表达不如过氧化物酶显著。此外,对远缘杂交后的胚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进行了SD S-PAGE分析,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与胚发育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3.
噻替派浓度为0.1%、0.3%、0.5%时,黑胸大蠊精母细胞染色体断裂和裂隙率分别为6.3%、 10.5%和14.2%,显著地高于对卵母细胞的影响;和雄虫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呈平行关系,随微核率增多而增加。5-氟尿嘧啶浓度为0.1%、0.3%和0.5%时,卵母细胞染色体断裂和裂隙率分别为3.5%、9.8%和16.2%,和雌虫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呈平行关系,随微核率增多而增加,而对雄虫生殖细胞影响不显著。 Abstract:0.1%,0.3%,0.5% Thio-TEPA induced 6.3%,10.5% and 14.2% chromosome break or gap in spermatocyte of cockroach respectively.This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ocyte.In doses from 0.1 to 0.5 Tho-TEPA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us increased parallely with nuclear damage.0.1%,0.3%,0.5% 5-fluorouracil induced 3.5%,9.8%,16.2% chromosome break or gap in oocytes respectively.This was parall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us in lymphocytes of the female.5-fluorouracil showed not marked effect on spermatocyte.  相似文献   
104.
缘蝽科的比较形态学研究Ⅰ(异翅亚目:缘蝽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叙述了缘蝽科的基本特征以及缘蝽科中22个族或亚科级单元的比较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外生殖器的特征描述及其图解多为首次报道。认为瘤缘蝽族、喙缘蝽族、竹缘蝽族、沟缘蝽亚科、达缘蝽族、同缘蝽族、特缘蝽族及美洲各族(或亚科)为单系群;梭缘蝽族(包括唯一属梭缘蝽属)的族级地位成立;缘蝽族各属关系复杂;黛缘蝽族是一个复系类群,各属关系复杂,在头部、阳茎和雄虫生殖腔等方面的构造已呈明显差异,此族似不成立;岗缘蝽族应是一单系群,但Plinachtusbasalis似应独立成属并移出岗缘蝽族;曼缘蝽族、昧缘蝽族及鼻缘蝽族[仅1属1种,该属另外1种SinotngusrubromaculusHsiao被移到类缘蝽属中,即Anacanthocorisrubromaculus(Hsiao)(n.comb,新组合)为单属族,它们的系统学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希缘蝽族(或亚科)身体构造很特异,是较原始的缘蝽类群;棒缘蝽亚科亦为较原始的类群,其中棒缘蝽属群各属组成一单系群,证明Stal(1873)将它们成立棒缘蝽族合理;其余棒缘蝽亚科各属虽在某些外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亲缘关系,但属间特征交叉,且与棒缘蝽族有许多共同特征,若归为一族,则造成  相似文献   
105.
微菌落观察法快速检测和鉴别结核杆菌培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取自肺结核患者的219例痰标本接种匡氏琼脂平板,共分离到112例结核菌生长物。其中培养法104例(92.8%)阳性,微菌落观察法108例(96.4%)阳性,微菌落法阳性率稍高。培养法和微菌落法阳性标本首次检出时间分别为18.6d和11d,微菌落检出时间更短(P<0.01)。常规菌型鉴别方法与微菌落法对结核杆菌菌型鉴别的符合率为99%。  相似文献   
106.
葡萄科植物有12属约700种,中国有7属100多种。本科的分类和应用都吸引人。 葡萄的知识面 葡萄(Vitis vinifera)是大家习知的檀物,但主要是由于它的果实为著名水果,而对于它的植物形态能认识深入些的却并不多(对一般人而言)。有的人知道是藤本植物,搭架栽培的,结葡萄串……。如果问葡萄的花怎样,怕是说不清了。从植物分类上说认识葡萄最好先弄清葡萄属的特征。对此,还应与接近的属——  相似文献   
107.
余伟  黄璐琦 《植物研究》1995,15(2):199-205
本文报道了中国马兜铃属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发现并确定了x=8为本属染色体基数之一。本属染色体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为主;核型类型为1A,2A,3A,1B,2B;随体一般处在染色体的长臂上。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109.
纯系间数量性状主基因差异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Elston模型应用于存在主基因差异的系间杂交的分离世代分析,提出利用似然函数分析数量性状的尺度效应、主基因分离比例以及主基因效应和微基因效应的方法,并应用于水稻遗传实验,结果表明,半矮秆籼稻品种南京11号带有的隐性矮秆主基因,效应大约为40-56cm,微基因效应以加性为主,且主、微型基因存在显著互作,但互作和微基因效应均远小于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