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360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682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几种荒漠灌丛群落种间联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C、PCC、AC、X2和r等公式对鄂尔多斯高原西部5种典型荒漠灌丛群落种间联结系数的求算,通过这些种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这些物种对生境要求的差异和分布特点,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与建立在种群关系基础上的荒漠植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2.
植物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对于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目前已成为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植物PCD研究的某些进展,包括植物PCD的特征,植物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与环境互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PCD及其证据,植物PCD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等等。对植物PCD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可能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73.
植物根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根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近几年渐始受到注意,一些分离自植物病原的外源基因启劝子能在植物根中特异性地启动编码基因表达。部分植物基因组基因查明存在根特异表达调控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已分离和克隆了部分未知功能的根特异性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874.
王钧  金巧玲 《生命科学》1998,10(1):7-12,6
坏死病原菌(necrotizing pathogen)的侵染或者一些化学因子的处理能诱导植物的非侵染或非处理部位产生对多种病原再侵染产生抗性,即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获得系统抗生的组织中SAR基因产物的累积和防卫反应的潜在诱导增加(potentiatiion)是其两类抗病机制。SAR至少有通过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  相似文献   
875.
植物抗病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敏  刘进元 《生命科学》1998,10(5):227-228,209
植物在遭受不同病原菌入侵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若病原菌具有逃避寄主的识别并破坏寄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则表现感病;若植物能及时识别病原菌并激活自身的防御体系,将表现出抗病性,而特异性的抗病性常常伴有过敏反应的产生。那么植物对病原菌的最初识别,识别后的信号转导以及抗病性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76.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877.
诱导剂对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秋玲  郭勇 《生物工程进展》1998,18(4):50-52,57
诱导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因此成为植物细胞培养次生代谢物生产中提高产量的一种手段。本文介绍了有关诱导剂在植物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诱导剂作用机理及第二信使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78.
川百合与朱顶红花粉管中的生殖细胞分裂行为非常不同。诸如:染色体行为微管的组织形式和分布包括着丝点微管形成的时间,纺锤体的形状及间期周质微管网络在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消失与否等,但这两种细胞具有共性,包括在有丝分裂前期缺乏早前期带微管(PPB),未其形成细胞板等,这两种植物精细胞的结构应有较大差异,我们曾报道了朱顶红精细胞的超微结构,本文详细从超微结构方面描述了川百合精细胞的特征。川百合花粉管的萌发采用半离体-活体培养方式,11-18小时后,DNA荧光染料Hoechst33258和醋酸地衣红染色检查花分管中生殖细胞和精细胞发育时期。切取含有分裂的生细胞和精细细胞的花柱部分,按曾报道的方法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及观察。在所有检查的花粉管中,两精子均前后排列(Fig.1-3),营养核前导并靠近花粉管顶端(Fig.,3)。H33258染色可见两精核间以DNA联系(Fig.3)。两个新形成的精核彼此分离(Fig.1),后来又相互造近,并维持一定距离(Fig.3)偶尔一对精子与营养核靠近(Fig.2)。两精细胞被一共同的细胞壁连接,他们不仅被自己的质膜也被营养细胞的质膜包围构成周质。周质平坦光滑。共同壁横向、弯曲、网状具胞质通道(Fig.4),厚度明显大于周质。色质凝集的程度更大些(Fig.5),可能意味着一个精子发育的早些。精细胞质中具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脂体和大量核糖体。无质体。线粒体具有发育完好的精细胞中,微管呈纵向束排列于随精细胞的继续发育,共同壁消失了。与朱顶红等植物的染色体行为遵循典型有丝分裂方式不同,川百合生殖细胞与紫露草相同,它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沿细胞长轴分布,胞质分裂时没有细胞板出现。可以认为:川百合象烟草一样是介于朱顶红和紫露草之间的中间类型。雄性生殖单位(MGU)在三细胞和二细胞花粉中普遍存在。尽管本工作观察到营养核与精细胞紧密联系,以及两精子与DNA联系的例子,但MGU在超薄切片中并未见到,有可能MGU是一个动态的和时间上的暂时结构。另一方面,MGU的建立是以性细胞(生殖细胞或精细胞)的突起和营养核的裂瓣相互环绕为基础的,而性细胞中的细胞骨架(即:微管)可能对维持其与营养核的附着起重要作用。缺乏微管,可能是川百合精细胞不存在MGU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79.
长白山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应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对森林/沼泽交错区上6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状况、优势种类与分布以及交错区环境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具有沿着交错区环境梯度逐渐增高的趋势;发育成熟的交错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且高于相对应的典型森林群落。由于交错区群落存在着沼泽植物类群、森林类群以及交错区群落的优势种类群,故发育成熟的交错区群落种类较丰富,一些优势种种群数量为森林中的5倍。因为交错区的生境对于满足这些种类的生活史具有重要作用。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特征与交错区环境梯度以及两个植被类型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0.
对青海海北地区高山草甸主要植物群落小嵩草草甸,矮嵩草草甸,藏嵩草沼经草甸地下生物量动态和能量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年地上净生产量及其年示动态和主要植物类群生物量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生物量季节动态可由如下模型表示:Wi=Ki(1+exp(Ai-Bit)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呈典型的金字塔和倒金字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