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草、鲢、鳙、鲤对氢离子浓度的生存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氢离子浓度(pH值)的变化对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活常常被认为是直接或间接发生影响的因子之一。1920年,M.E.Jewell氏开始注意到水质的氢离子浓度变化对于两栖类蝌蚪代谢和再生作用的影响,他发现最适宜的氢离子浓度是中性或接近中性,  相似文献   
72.
贵州金沙寒武系牛蹄塘组产出大量古盘虫类三叶虫化石,包括分离头盖、尾部和完整背甲。依据标本中具分类鉴定意义的构造特征的测量数据比值并线性拟合,结合形态学特征、个体发育趋势等特点分析,认为Tsunyidiscus armatus和Tsunyidiscus niutitangensis两个三叶虫种是有效的,支持以尾部肋区分节差异作为两个种种征判别标志。本项研究可为厘定贵州金沙地区三叶虫Tsunyidiscus序列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73.
田恬  王庆  罗洪添  杨宇峰 《生态学杂志》2016,27(6):2009-2014
休眠卵是桡足类的重要生存策略,其在沉积物中的丰度对水体种群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干塘是池塘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对池塘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2014年2月15日(干塘前)和3月2日(干塘后),分别采集广州市南沙区养殖池塘内表层沉积物,研究沉积物中桡足类休眠卵对浮游种群的潜在补充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干塘前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20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4 ℃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15的处理组.干塘后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15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20的处理组.这说明干塘前桡足类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显著高于干塘后,且干塘对沉积物中休眠卵的持续孵化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74.
扁担塘螺类生产力的研究Ⅰ.铜锈环棱螺的周年生产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6—1997年对扁担塘螺类优势种之一铜锈环棱螺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其种群含四个年龄组,其中1996年组生长最快,其带壳湿重瞬时生长率为4.15,去壳干重瞬时生长率为3.40。采用瞬时生长率法测算其周年生产量为:带壳湿重,15.77g·m-2·a-1;去壳干重,0.8624g·m-2·a-1。P/B系数基本一致,分别为0.50,0.51。铜锈环棱螺的生产量的去壳干重(Wd,g·m-2·a-1)和带壳湿重(Ww,g·m-2·a-1)满足下列关系:Ww=17.20Wd。  相似文献   
75.
草鱼脑的发育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刚孵化至全长500毫米草鱼脑的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脑在颅腔中的位置变动作了详细观察;对发育完善脑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叙述了副脑上腺、脑上脑、脑垂体和血管囊的形态和位置变化.全长7.4毫米端脑前端分化出嗅球,全长53.4毫米嗅球开始与大脑分离,真正的嗅神经位于嗅囊和嗅球之间一些细而短的神经.全长125毫米以后脑的发育已基本趋于完善,形态构造亦基本稳定;全长227毫米以后脑已位于颅腔后部.    相似文献   
76.
CFRV 疫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4℃保存8个月,其免疫保护力仍为83.6%,草鱼免疫后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19.2±8.8(2),与保存开始时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28℃保存8d,其免疫原性也基本上保持在原来的水平。CFRV 疫苗在此两温度下的免疫有效期分别为8个月和8d。不完全弗氏佐剂对 CFRV 疫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 CFRV 疫苗对草鱼进行加强免疫,可明显地增强草鱼对该疫苗的免疫应答,由此证明草鱼具有免疫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77.
鱼类培养细胞干扰素的诱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F9株,在几种鲤科鱼类培养细胞中诱导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及影响干扰素产量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纯化的GCHV在紫外线照射5分丧失感染性,但获得了在CAB等5种鲤科鱼类培养细胞中高铲诱导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干扰素的诱导需要病毒高复数感染细胞。干扰素主要在诱导后14小时时内产生。培养上清中的新生牛血清对干扰素的产量有抑制作用。而在PH6.2-7.8范围内对干扰素产量无  相似文献   
78.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是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基因表达的最主要的调控区.采用杂交和测序的方法对草鱼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定位、克隆并测定了控制区及其旁侧的tRNAPhe、rRNAPro和rRNAThr三个基因的序列,与多种脊椎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结构分析.草鱼线粒体控制区全长927bp,含有与酵母和爪蟾线粒体启动子相似的序列,其CSBⅠ、CSBⅡ和CSBⅢ序列与其他几种动物的CSB比较相当保守,TAS与其回文基序可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为H-链复制的终止信号.草鱼线粒体tRNAPhe、tRNAPro和tRNAThr可折叠成三叶草形二级结构,其基因具有许多不同于细胞质tRNA基因的结构特点,可能反映了线粒体tRNA与线粒体核糖体具有不寻常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9.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提取的顺德区基塘系统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基塘景观的信息提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对于协调城市发展与传统基塘农业景观可持续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使用ENVI 中的Feature Extraction 拓展模块对顺德区2015 年的OLI 遥感影像进行基塘信息提取, 利用Fragstats 4.0 对提取结果进行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 1、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 分类总精度为91.5%, Kappa 系数为0.87。2、基塘景观在顺德区空间上分布呈聚集态, 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勒流街道、西南的杏坛镇以及均安镇等; 整体景观格局呈现景观类型比较单一, 林地和耕地等景观的破碎化严重以及建设用地占主导优势的现象。3、顺德区各镇/街道中, 均安镇的基塘景观破碎化最为严重; 进行高标准基塘整治后的杏坛镇基塘面积最多, 占总基塘面积的30.5%, 分布较聚集且每个基塘斑块都具有较大的规模。  相似文献   
80.
研究假定池塘中沉降颗粒有机质主要来自残饵、粪便和悬浮颗粒物三种的混合, 利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主养黄颡鱼(Pelteobaggrus fulvidraco)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来源进行定量研究, 同时分析了不同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碳氮营养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碳(Total carbon, T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以及总有机氮(Total organic nitrogen, TON)都呈现出从养殖初期到末期逐渐降低的趋势; 并且主养黄颡鱼池塘颗粒沉降物中TN、TC、TON和TOC含量均显著高于主养草鱼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13C和15N)平均值分别为-25.3和6.2; 主养草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13C和15N的平均值分别为-25.4和5.9。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出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贡献率分别为15.6%-35.4%(主养黄颡鱼池塘)和30.1%-70.1%(主养草鱼池塘),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主养模式池塘从养殖初期到末期沉降颗粒中饵料贡献率均显著降低(主养黄颡鱼池塘: r=-0.537,P0.05; 主养草鱼池塘: r= -0.800, 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