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茶树叶糖蛋白分离及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玉祥  柳参奎 《植物研究》2005,25(2):181-185
茶叶是一种有益健康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在于它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茶叶糖蛋白可能是茶叶的保健因子之一。从茶树叶中提取了总蛋白、45%~70%硫酸铵分级总蛋白、分级蛋白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分离出粗糖蛋白,根据糖蛋白糖链及蛋白的对照染色鉴定出多种茶树叶糖蛋白,并从SDS-胶上快速纯化了三种茶叶糖蛋白。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从茶树叶总蛋白中分离出16种天然活性糖蛋白。  相似文献   
82.
福建省几种农林作物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明确不同成熟度茶树叶片对浙江等4个地理种群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不同质量食物的适应力差异,为制定各地茶尺蠖种群的差异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浙江、湖北、福建和江西等地茶尺蠖种群饲喂嫩叶、成叶和老叶3种不同成熟度的茶树叶片后,对比研究其发育历期、死亡率以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与生命表参数。【结果】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成叶处理发育历期最短;幼虫3龄前死亡率以老叶处理死亡率最高(达33%),嫩叶处理最低(达15%),每雌产卵量以嫩叶处理最高(达362.23粒),老叶处理最低(达56.67粒);在内禀增长率、净繁殖率、种群加倍时间、周限增长率等5个生命表参数方面,各地理种群在成叶处理下差异不显著(P>0.05),嫩叶和老叶处理下差异显著(P<0.05)。通过茶树叶片内含物与茶尺蠖发育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生命参数与各物质成分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分别有2种物质与湖北种群、江西种群相关性最大,分别有1种物质与浙江种群、福建种群密切相关。【结论】浙江、福建、湖北和江西4地区茶尺蠖种群在取食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浙江种群取食不同发育成熟度茶树叶片后的适应性较强,在幼虫期存活率、每雌产卵量和世代净繁殖率(R0)等重要参数方面都较突出;而湖北种群对老叶这一不良食物的适应能力最弱(死亡率最高、净繁殖率较低);江西种群对老叶的适应能力较弱(死亡率较高、净繁殖率最低)。  相似文献   
84.
低温胁迫对2个茶树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 Linn.) O. Ktze.〕品种‘黄金芽’(‘Huangjinya’)和‘迎霜’(‘Yingshuang’)为实验材料,研究了4℃低温胁迫1、2、4和6d对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条件下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PSⅡ潜在活性( Fv/F0)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均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25℃),且总体上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黄金芽’叶片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持续下降且低于其对照,而‘迎霜’叶片的qP较其对照的变幅较小,且2个品种的qP总体上与各自的对照无显著差异;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2个品种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 NPQ)均先升高后降低,并在胁迫2 d时达到最高,且总体上高于各自的对照;而2个品种叶片的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 LPFD )均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大,且大多高于各自的对照。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低温胁迫条件下‘迎霜’叶片的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幅总体上低于‘黄金芽’。研究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可直接损伤茶树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致使过剩的激发能大量积累于PSⅡ反应中心,最终导致茶树光合作用能力减弱。根据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结果,可以初步判定品种‘迎霜’的耐寒性优于品种‘黄金芽’。  相似文献   
85.
喝到好茶,需要机缘。有人说,这话矫情,只要有钱,多好的茶都能喝到。其实不然。好茶要有好品质,要特色鲜明,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个结论是从我在井冈山保护区里寻找传说中的野茶树,偶入锡坪村的一个老乡家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86.
针对茶树叶片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的特点,以陕西地方茶树代表种质紫阳槠叶种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和改良SDS-酸酚法三种不同的总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改良SDS-酸酚法能够从新鲜叶片、冷冻叶片和干燥叶片中提取到质量高、完整性好的总RNA,经检测28SrRNA亮度为18SrRNA的2倍,A260/A280值介于1.83~2.01之间。以鲜叶、冻叶和干燥叶片的总RNA为材料,进一步用于DDRT-PCR分析,均可获得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结果。说明改良的SDS-酸酚法能抑制茶树叶片中多酚类物质对总RNA提取的影响,是一种适于茶树叶片总RNA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该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和基因组信息,以茶树‘龙井43’为实验材料,从其cDNA中克隆获得茶树CsGME1基因,并对其蛋白序列特征、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茶树CsGME1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该序列与多个相关物种的GME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4.25%,均含有NAD结合域。(2)进化树分析表明,茶树CsGME1基因与番茄SlGME1亲缘关系较近,与水稻OsGME2亲缘关系最远。(3)CsGME1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为42046.84 Da,理论等电点为5.73,具有4个无序化区域,无序化程度较低;CsGME1蛋白二级结构由39.25%α-螺旋,13.26%延伸主链,5.84%β-转角和41.38%随机卷曲组成;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CsGME1包含螺旋和随机卷曲,与二级结构吻合。(4)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38℃)、低温(4℃)、干旱(20%PEG)和高盐(200 mmol·L-1 NaCl)4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茶树CsGME1基因均有响应,且表达存在差异,推测CsGME1参与了茶树的逆境胁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8.
根据茶树醇脱氢酶基因(CsiADH1)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茶树品种‘龙井43’中克隆了CsiADH1序列,分析了CsiADH1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诱导表达情况并转化番茄。结果表明:CsiADH1包含一个1 044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347个氨基酸。qRT-PCR分析显示,CsiADH1的表达受到茶尺蠖取食、机械损伤、茉莉酸和水杨酸的诱导;将CsiADH1基因ORF区域克隆进pCAMBIA1301载体中,构建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CsiADH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ADH,并以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侵染番茄‘中蔬四号’子叶,经PCR鉴定,获得了8个转CsiADH1基因阳性植株。该结果为进一步揭示CsiADH1基因在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2010-2017年对云南省12个地区58个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依据《Flora of China》英文修订版分类确立了古茶树资源物种名录,建立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数据信息库。以此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分析了云南古茶树资源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及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古茶树种类多,调查共获得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74个,记录样本植株2570份,隶属7种6变种;古茶树资源分布广而不均,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滇东南及滇中哀牢山山脉,滇东南是古茶树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滇西是特有种的分化中心,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可能存在滇西-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Melch.)、滇南-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J.W.Mast.)Kitam.)和滇东南-厚轴茶(C.crassicolumna H.T.Chang)3个现有分布中心;古茶树资源生境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高山旱地等3类,不同生境分布的古茶树种类及其生长状况有差异;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58~1.48,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为4.37%~51.03%,总体上营养器官的变异性高于花部器官。本工作为进一步探讨云南地区古茶树资源的系统演化、多样性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此外,根据古茶树资源现状,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0.
陕西南部地区茶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陕西南部不同产地的茶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南郑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51种成分,从宁强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47种成分,从西乡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46种成分,各挥发油成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陕南不同产地茶叶的挥发油做了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各挥发油对.OH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