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1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340篇 |
专业分类
14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北缘地区柑桔生态区划模糊决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活动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等作为区划决策的重要指标,综合年降水量、最低气温≤-9℃年平均日数及地貌与海拔、水体调节、冷风屏障和土壤营养丰度、PH值等立地条件,建立了北缘地区柑桔生态区划决策系统.引入L-R型模糊数,确立了模糊识别模式,并把模糊推理模型放在知识库里,将精确推理与模糊推理置于同一系统中进行复合推理,使决策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以安徽柑桔生态区划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本系统的开发为北缘地区发展柑桔生产提供了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82.
1978-1990年,在山东省已查明的小麦害虫蛛形纲天敌种类58种,隶属2个目、L5个科、38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减少稻田用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4水稻的自然补偿力在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系统中,在分析农民行为、杂交稻的病虫发展趋势、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变化格局的同时,分析和研究水稻本身被有害生物伤害后的补偿效应子系统,是发掘和应用自然控制因素的重要方面。生长补偿作用是植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态对策。研究水稻植株对害虫取食后通过植株本身的生长代谢等生理过程进行调节,从而补偿所受的损伤,这是研究害虫为害的经济阈值,制定防治指标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选择了易受干部和农民注目的食叶性害虫——稻纵卷叶螟为例,研究取食稻叶后稻株的补偿… 相似文献
84.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可视DC-EPG方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9个品种茶苗上的口针刺探行为,共发现并初步确定了7种主要波型,即A波、S波、C波、E波、F波和R波、以及非刺探波NP波。A波为刺探波,S波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液波,C波为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主动取食波,E波和F波为口针在韧皮部中吸收波,R波为取食间歇波。以该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的平均刺探次数和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或者以其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均将9个品种分为3个不同的组。S、E和F波对应着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活动,可能与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密切相关。以S、E和F各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含有各波形的单次刺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对品种的抗性强弱排序,评判9个茶树品种抗叶蝉取食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龙井长叶、黄旦、政和大白茶、黔湄601、红芽佛手、中茶102、中茶302、龙井43和安吉白茶。该顺序与田间查得的9个品种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一致,表明DC-EPG方法简捷、可信度高,可作为检测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5.
添加物对Bt制剂杀灭鳞翅目害虫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青虫幼虫为试虫,经室内毒力测定Bt制剂添加物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1种添加物加入Bt制剂后均有不同的增效作用,将增效添加剂加入Bt8010菌粉,置于54摄氏度恒温条件下贮放14d后,取出测定添加物对Bt8010菌的影响,结果有6种添加物,能明显降低温贮存后Bt8010菌的芽胞数与杀虫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对Bt8010菌安全的增效添加物,按不同比例配成3组复合添加剂,再与Bt8010WP混合后,能明显提高对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杀灭活性。 相似文献
86.
测定了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1个外群共10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构建单倍型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假眼小绿叶蝉536 bp的序列中A+T含量占76.8%,其中5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100个个体共检测出5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7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06;12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1.64。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026;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97.4%)。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不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根据构建的单倍型进化关系网,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未显示出与地理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7.
88.
BP网络模型和LOGIT模型在森林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初报——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测报为例,在潜山县全县设置102个诱捕点,诱集越冬代成虫,并同时记录环境因子数据,例如树高、树龄、坡向、植被等。以这些环境因子为测报因子,以性外激素诱集到的雄蛾数代表田间实际发生情况,构建了森林重要害虫-马尾松毛虫的分类测报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和概率测报模型。BP网络模型的拟合率为100%,预留样检验报准率为100%。LOGIT模型的一致对率为74%。两类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预测结果基本吻合。BP网络的测报能力优于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89.
香蕉园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了南宁市香蕉园害虫,捕食性节肢动物和中性昆虫亚群落结构,由18目74科181种组成,害虫和蜘蛛是构成香蕉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功能作用的主要群落,香蕉冠网蝽(Stephanitis typica),袋蛾类(Psychidae),广西抚蛛(Uloborus guangxiensis),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幼豹蛛(Pardosa pusiola),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是群落的主体,且分析了香蕉园4个亚群落的时,空结构,数量波动及其与蕉园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0.
在甘肃省定西市九华沟系统研究了刈割对苜蓿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在不同害虫种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刈割对苜蓿斑蚜、豌豆蚜和蓟马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6月初第1次刈割能极显著降低其季节平均数量,并使其保持较低的种群密度水平,7月中旬第2次刈割对其季节平均数量的影响小于第1次刈割.刈割对盲蝽种群的影响有所不同,虽然第1次刈割初期盲蝽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未刈割田,但刈割后盲蝽的种群数量回升较快,到8月上旬其种群数量显著高于未刈割田.第2次刈割对其季节平均数量的影响大于第1次刈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