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9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7498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596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1048篇
  2009年   1157篇
  2008年   1290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479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455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大肠杆菌β-D-半乳糖苷酶的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杆菌β-D-半乳糖苷酶的两种纯化方法:DEAE A50和sepharose 6B两次层析法、与底物类似物的亲和层析法均可获高纯度酶,后者方法简便,适于大量制备。酶在PAGE上显示六条区带;主区带与其余三条活性带迁移率分别为13.5,7.5,6.3和4.6mm。酶主区带分子量130000。酶与其相应抗体的免疫电泳呈两条沉淀线。酶米氏常数为4.348×10~(-4)M。其SH基含量18.5个/克分子蛋白。酶悬液于4℃保存稳定性较好。活力500u/mg蛋白。可达美国Sigma Ⅵ型规格。该酶可用于抗原、抗体。如某些激素药物半抗原物质的酶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14.
32P标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感染Vero细胞,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核酸内切酶BamHI酶切,电泳结果2个型别的病毒DNA的电泳图谱均不相同。用非同位素标记的疱疹病毒感染细胞DNA酶切,电泳与32P-标记的病毒DNA图谱相比较,显示相同的结果。实验表明简单受染细胞DNA进行核酸酶切及电泳可用来进行疱疹病毒的分型。实验说明选择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苹果实生苗新梢皮层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其酶9带(A_9)与苹果的矮生习性相关,且不受树龄、苹果类型以及栽培条件等影响。在矮生型苹果育种中,A_9可以作为预选标志,其准确率为86.14%。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中与抗原K(?)s ab基因相连锁的棉子糖操纵子(raf)编码的α-D-半乳糖苷酶经硫酸铵沉淀,Sepharose 4B和DEAE纤维素等提纯步骤获纯化品,其在PAGE上呈单一电泳区带,分子量80000。粗酶品经Sepharose 4B后呈现为两个酶活性峰。该酶特性与染色体编码的同功酶有明显差异。最适温度为35—37℃,最适Ph 7.5。以PNPG、蜜二糖、棉子糖为底物,其米氏常数分别为0.11,2.1和136mmol/L。Mn2+离子影响酶稳定性,然而可以被巯基试剂消除。双  相似文献   
17.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5037产生的α-淀粉酶,酶反应最适温度范围为55—63℃,以60℃为最好。反应pH范围在4.4—6.0之间,最适PH为4.8—5.2。酶的pH稳定性为5.5—8.5。酶的热稳定性在50℃以下较好,加Ca~(++)对酶的稳定性有显著的作用。凝胶电泳分析,此菌株产生的酶系较纯。酶作用产物为糊精和低聚糖,延长反应时间则产生麦芽三糖和多量麦芽糖以及部分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对利用酵母菌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进行了菌株筛选、菌体细胞培养、转化反应条件以及产物提取等方面的探索。从13个属的71株酵母菌中选到转化生成L-苯丙氨酸较高的粘红酵母(Rhodosorula glusinis)As 2.102菌株。经实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含有1.5%酵母膏、1%葡萄糖、1.5%蛋白胨、0.05%L-苯丙氨酸、0.05% KH2PO4、0.5%NaCl、pH5.0的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0小时;最佳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玉万  王云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37-140,187
本文分析了构菌在木屑-麦麸基物上生长发育期间,基物主要组分的降解和几种多糖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迅速生长期间呼吸强度最大,在菌丝长满基物到子实体发生期间的呼吸强度很小,子实体发育期呼吸强度再次升高。在以新鲜木屑为主要基物时,构菌对基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紊的分解作用较弱,并且构菌仅有很徽弱的木紊分解能力。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存在于构菌整个栽培过程,在菌丝体迅速生长期淀粉酶活力较高,在菌丝长满基物后活力明显下降,其它四种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与淀粉酶活性变化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