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味刷的表面超微结构、味刷位置变化节律还未被报道,并且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还没有被确定。【方法】本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味刷不同区域的表面结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处于两种位置状态的味刷提取液中苯甲醇的含量,并分析交配过后味刷中苯甲醛的含量变化。【结果】东方粘虫雄蛾的前腹两侧各有一只味刷,电镜扫描发现味刷的毛干内部呈现中空网状,毛干近轴端的表面具有平行的纵脊与孔,过渡区的表面纵脊消失并且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末端表面呈"蜂窝"状。在雄蛾羽化后8 h,6.67%的味刷从腹部第2节节间膜处缩回到第3、第4腹节囊中;羽化后24 h,96.67%的味刷缩回至腹部囊中。雄蛾味刷缩回至囊内2 h后,所有雄蛾均检测到了苯甲醇;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也有部分雄蛾检测到苯甲醇,尤其是在羽化后24h,80%的雄蛾生成了苯甲醇。雄蛾在交配后苯甲醛并没有显著下降。【结论】雄蛾信息素的生成取决于味刷的位置变化,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信息素已经生成,并在完全缩回囊内后大量合成。雄蛾在求偶、交配过程中味刷不会外翻,只是通过挤压腹部使得囊的边缘张开,从而释放信息素。  相似文献   
62.
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三种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cDNA,测序表明,442bp片段与文献报道相比缺失84bp编码序列,其转录水平高于正常PBR.该序列编码一个与PBR结构相关但缺失了28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受体蛋白.这一异常转录本可能是通过选择性剪接方式转录产生并只存在于中国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表明PBR基因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异质性.突变受体的发现为研究PBR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想的分子和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3.
圆萼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圆萼刺参[Morina chinesis(Botal.ex Diels]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TLC对照鉴定为新化合物4-O-α-D-呋喃阿洛酮糖-α-D-吡喃葡萄糖(1)和已知化合物芦丁(2),积雪草酸(3),胡萝卜甙(4),芥子醇(5),6α,23-二羟基熊果酸(6),熊果酸(7)及葡萄糖(8)。  相似文献   
64.
苯中毒的代谢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是广泛采用的工业溶剂,可由吸入、皮肤接触和摄食等途径进入人体。如长期接触苯,就会引起血中毒(hematoxicity)与造血功能的进行性障碍,甚至发展成各类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与白血病。我国最高容许苯浓度应低于40mg/m3[2]。1.诱发苯中毒的代谢机制已有不少证据表明,苯必须先经代谢活化才具有毒性作用。早在1953年,Parke与William就从体内实验分离出苯的大多数代谢物。苯的代谢途径至少不止一条,而它引起毒性的病理生化过程也可能是多因素的。近来提出了两种假说以解释苯毒…  相似文献   
65.
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氨基酸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15种常见的氨基酸可得到很好的分离。衍生物很稳定,在室温下保存两个月无明显变化,检测极限可达到5pmol。本法可应用于食品,药品等样品的氨基酸测定。  相似文献   
66.
MRSA和MRCNS院内分布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637 人( 件) 次医、护人员手及护理工作台和病房床头桌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A)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及耐甲氧苯青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四种标本上SA 携带率分别为4.5 % 、3.1 % 、3.0 % 和6.1 % ;CNS 携带率分别是31.3 % 、37.7 % 、37.6 % 和43.4 % 。而四种标本上MRSA 占检出SA 的百分率分别是26.2 % 、24.3 % 、23.0 % 、31.8 % ;MRCNS占检出CNS的百分率分别是28.1 % 、27.6 % 、22.0 % 、34.8 % 。所检出的MRSA 和MRCNS对14 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SA 和CNS都高。鉴于MRSA 和MRCNS在医院环境中的分布,注意医护人员手及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切断该类菌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是植物响应外界胁迫的重要途径, 也是构成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关键因素。根系分泌物与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密切相关, 研究胁迫条件下不同修复潜力植物间根系分泌物的释放特征有助于揭示植物修复的内在机制。该文借助根际袋土培试验研究了苯并[α]芘(BaP)胁迫下5种羊茅属(Festuca)植物根系不同生长期(30-70天)几种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泌特征。结果表明: 1) BaP浓度在10.25-161.74 mg·kg-1范围内时, 待试植物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BaP的去除, 其修复潜力依次为苇状羊茅(F. arundinacea) > 草原羊茅(F. chelungkiangnica) ≥ 毛稃羊茅(F. rubra subsp. arctica) ≥ 贫芒羊茅(F. sinomutica) > 细芒羊茅(F. stapfii)。2) BaP胁迫增强了植物根系对可溶性糖的分泌: 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胁迫期的延长, 其分泌量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3) BaP胁迫促进了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的释放, 植物的修复潜力越大, 有机酸高峰值出现时的胁迫浓度越高; 组成成分较稳定, 草酸、乙酸、乳酸和苹果酸为主要组分(>97.34%), 在修复潜力较强植物的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微量的反丁烯二酸。4) BaP胁迫对氨基酸种类影响不大, 但对分泌量影响较大。其中, 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的分泌量随BaP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剧增; 脯氨酸、羟脯氨酸和天冬氨酸近乎以加和效应甚至协同效应的形式参与植物对BaP胁迫的应激反应: 参与应激组分的分泌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剧增, 植物的修复潜力越强, 参与的组分越多。可见BaP胁迫下, 5种羊茅属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几种低分子量有机物的释放特征与植物自身的修复潜力有关: 修复潜力越强, 释放量越多且成分也越复杂, 并呈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生理可塑性。  相似文献   
68.
从脱脂亚麻籽(Linum usitatissimum L.)中共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是:正二十四烷(1),十四烷酸(2),硬脂酸(3),月桂酸乙酯(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α-D-吡喃葡萄糖基-α-D-吡喃葡萄糖(7)和α-D-吡喃葡萄糖基-β-呋喃果糖(8).化合物1,2,4,7,8首次从亚麻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9.
低浓度苯并[a]芘诱导赤子爱胜蚓HSP70和HSP90转录上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土壤低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采用了抑制消减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赤子爱胜蚓在苯并[a]芘(BaP)人工土壤污染胁迫下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经测序和基因比对分析后,在上调文库中分别发现2个与热休克蛋白HSP70和1个与HSP90显著匹配的cDNA克隆.经定量PCR验证了0。1 mg·kg-1和1。0 mg·kg-1 BaP对赤子爱胜蚓HSP70和HSP90的诱导作用,表明这两个新克隆到的赤子爱胜蚓热休克蛋白基因可作为土壤污染监测的备选分子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0.
1 植物名称 紫斑蝴蝶草(Torenia fordii Hook. f.)。 2 材料类别 种子萌发形成的叶片。 3 培养条件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MS+CPPU(氯吡苯脲,forchlorfenuron)0.01mg·L^-1(单位下同);(2)MS+CPPU0.05;(3)MS+CPPU0.10;(4)MS+TDZ(噻苯隆,thidiazuron)0.01;(5)MS+TDZ0.05;(6)MS+TDZ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