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电刺激室旁核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福  郑芳 《生理学报》1992,44(6):583-590
电刺激室旁核(PVN)有加重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PVN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和电刺激PVN的效应相同;电解损毁双侧PVN或对其电刺激后,使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明显减轻,切断膈下迷走神经或皮下注射阿托品后,可显著减轻电刺激PVN加重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效应;电刺激PVN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但对胃液量、胃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粘液量均无显著影响。从而表明,PVN是影响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特异性中枢部位之一,当其兴奋时,可加重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并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起作用的,且与胃粘膜血流量的减少有关;电刺激PVN加重胃粘膜损伤似不是由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胃壁结合粘液量等因素的改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2.
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药学活性,在医药行业应用广泛。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受到广泛关注。在微生物中高效合成萜类化合物离不开代谢途径的调控与优化,其中细胞区室化是常用的调控策略之一,在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谢途径的细胞区室化具有许多优点,如增加酶和底物的局部浓度,抑制其向副产物转移和减少有毒中间体积累等,可实现萜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近年来利用细胞区室化在微生物中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步展开,但目前对于区室化工程在构建细胞工厂中的应用总结较少。因此,围绕代谢途径区室化的作用,各种细胞器的生理特性及其在调控萜类化合物微生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细胞区室化调控策略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以期为萜类化合物的高效微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Jiang HY  Jin QH  Li YJ  Xu DY  Jin YZ  Jin XJ 《生理学报》2005,57(2):175-180
心房钠尿肽(atriaI natriuretic peptide,ANP)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本实验在清醒大鼠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ANP,探讨其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侧脑室注射血管升压素受体Ⅰ阻断剂OPC-21268,观察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调节是否与中枢血管升压素有关。实验中观察到,在PVN内微量注射ANP(6、60 ng/0.2μl)可明显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P<0.05),侧脑室预先注射OPC-21268 (0,45 μg/3 μl)后,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明显减弱(P<0.05)。静脉注射ANP(60 ng/0.04 ml)不影响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上述结果提示,心房钠尿肽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起易化作用,心房钠尿肽的这种中枢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中枢血管升压素介导。  相似文献   
104.
Ji YP  Mei J 《生理学报》2000,52(1):29-33
在乌拉坦麻醉的成年SD大鼠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供体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室旁核大细胞自发电活动的作用。结果发现: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下丘脑室旁核中的加压素神经元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加压素神经元也产生抑制作用。上述两种药物对催产素神经元均无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能在调节加压素和催产素神经元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烫伤后下丘脑室旁核(PVH)内皮素-1(ET-1)的合成和分泌改变,探讨PVHET-1在烫伤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烫伤后PVHET-1合成和分泌的变化,并用通用图象颗粒分析法检测单位面积内ET-1mRNA阳性杂交信号的强度和ET-1样免疫反应物(ET-1-ir)免疫反应强度。结果烫伤后15minPVH神经元胞浆内ET-1mRNA阳性杂交信号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烫伤后60min和180minPVH神经元胞浆内ET-1mRNA阳性杂交信号较对照组(100%±25%)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高,分别为138%±26%(P<0.05)和167%±18%(P<0.01);而烫伤后15minPVH神经元胞浆内ET-1阳性反应物明显减少,免疫反应物强度为6.3%±1.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烫伤后60min和180min逐渐回升,分别为23.1%±2.9%和44.1%±3.8%,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烫伤后PVHET-1合成和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06.
高原由于高寒缺氧 ,心律失常 ,特别是室性早博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室性早博时血液动力学的定量研究国内尚较少报道。本研究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 ,以探讨室性早博时对心脏排血和充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高原人室性早博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特点。1 资料和方法(1)病历选择  1998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 ,收住我院 35例室性早博患者 ,其中男性 2 3例、女性 12例 ,年龄 2 4~ 6 8岁。经体检和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在正常范围 (NYHA心功能I级 ) ,心电图及 2 4hHolter诊断明确 ,排除间断、成对室…  相似文献   
107.
108.
实验性高血压大鼠室旁核加压素分泌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氨酸加压素(AVP)主要是由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合成分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VP作为一种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本文采用二肾一夹法制成高血压模型。应用光、电镜技术、免疫细胞化不技术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加压素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并与SON加压素神经元及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PVN和SON内AVP阳性细胞中分泌颗粒密集呈棕黄色,正常大鼠组染色浅谈。图象分析检测两组PVN和SON中AVP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所得数据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和正常组AVP神经元在PVN有显著性差异。在SON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实验组内的PVN和SON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大鼠组PVN和SON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高血压大鼠在血压升高时,PVN和SON内加压素神经元的分泌增强。  相似文献   
109.
下丘脑室旁核的心血管调节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丘脑室旁核 (PVN)是自主性和内分泌性反应的重要整合中枢 ,且在维持心血管活动的动态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简要归纳了PVN的形态结构、纤维联系 ,并详细叙述其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玻璃珠分室培养AM真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径0.8mm~1.2mm的玻璃珠为培养基质,建立用于培养纯净AM真菌的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由三叶草、玉米和两个真菌菌种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在这种培养系统中形成菌根共生体,并获得了相应纯净真菌,每盆可获得多至10毫克干重的菌体.对所得菌体的P、KCu、Zn等矿质养分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