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3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双歧杆菌的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有研究发现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数量高于一般人,说明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具有奇妙的功效。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人大量双歧杆菌有助于预防流感,并对27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研究,最初6周让每位老人每天服用含1000亿个双歧杆菌的粉末(注:相当于1L酸奶的双歧杆菌含量),其间给他们接种了流感疫苗。从第7周开始,研究人员将27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继续按照前6周的剂量服用双歧杆菌,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最后,服用安慰剂的研究对象中有5人患上流感,而继续服用双歧杆菌的一组则无一人发病。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自始至终服用双歧杆菌的人体内白细胞数量多于另一组。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即使疫苗作用减弱,也能降低他们受流感病毒侵扰的机率。  相似文献   
982.
利用自主分离的蜡状芽孢杆菌菌株TS02,采用RAPD 方法对TS02及其同源性相近的5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进行了RAPD条带特异性分析,从TS02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了一个533 bp的特异RAPD标记TSR1.TSR1克隆、测序后,根据其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引物P1/P2进行扩增,结果只在TS02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而其余对照菌株扩增为阴性,从而证明试验得到了在种水平上对该菌种进行准确鉴定的特异SCAR标记.  相似文献   
983.
刘柱  华颖  江波  沐万孟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20-1425
从亚洲传统发酵食品--虾酱中筛选到一株产纤维蛋白溶解酶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性质鉴定,发现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细菌的特征很相近,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其分类地位,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定名为Bacillus sp.nov.SK006(CCTCC No.M 205071),并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本研究为该菌株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4.
从棉花根际分离了1277个细菌分离物,以棉花立枯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获得25个具有拮抗性能的分离物,其中MH1和MH25具有较强的拮抗性能,且拮抗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MH1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MH2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H1和MH25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号分别为:EF488102,EF488103.  相似文献   
985.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未显示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具有遗传毒性.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出汁,培养时间为24 h.在絮凝体系中加入Ca2 能明显提高发酵液的絮凝率.在pH为8.0时对高岭土悬浊液和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986.
考察了添加5%(V/V)浓度的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等烷烃溶剂对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YP1的生长及产胞外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5%(V/V)浓度的各种烷烃溶剂对YP1蛋白酶的稳定性及菌体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等溶剂显著抑制YP1产蛋白酶,而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能提高YP1产蛋白酶1倍以上.发酵液中十四烷的浓度(1%-8%,VIV)与蛋白酶的活力呈正相关性,添加十四烷后发酵过程中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增加出现在菌体生长的对数后期.培养过程中添加十四烷能导致YP1菌体形态显著变小.首次报道了烷烃溶剂对极端微生物产蛋白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7.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18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能产生吩嗪-1-羧酸(PCA)和藤黄绿菌素(Plt)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2572基因编码蛋白可能是一个双元调控系统的应答调节子.本研究从假单胞菌M18基因组中扩增出PA2572同源基因片段ppbR,利用体外定点插入突变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M18的ppbR突变株M18P.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M18P在泳动能力和群集运动能力上有显著的下降.突变株合成PCA的能力比野生型有显著的下降,在发酵液中PCA积累量仅为野生型的50%.在KMB培养基中,突变株Plt的积累量和野生型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8.
利用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微繁技术培养紫茎泽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强胜  崔瑾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58-1462
通过丛生芽直接增殖和愈伤组织再分化两条途径建立紫茎泽兰的无性系,可为进一步研究紫茎泽兰入侵的分子生态机制提供植物材料。结果表明:MS+BA2.0mg·L-1+NAA0.05mg·L-1为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MS+BA0.1mg·L-1+NAA0.1mg·L-1和MS+BA2.0mg·L-1+NAA0.2mg·L-1分别适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而1/2MS+IAA0.1mg·L-1对生根最有利。  相似文献   
989.
通过超声波分散胆固醇过程,研究了各工艺参数超声波剂量、处理时间、胆固醇添加量和乳化剂量等对胆固醇氧化酶产量和残留胆固醇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剂量为2.5W/mL,胆固醇3.5‰~4.0‰,吐温-800.3%,20min作用培养基时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90.
双歧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得出最优培养基(CPT)配比:大豆蛋白胨1.67%,酪蛋白胨0.83%,乳糖0.5%,酵母浸出粉0.5%,低聚糖0.7%,胡萝卜汁15%。最后测定双歧杆菌在最优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并同时测定pH和吸光值的变化,确定培养终止时间为12h,菌数可达2.18×109CFU/mL,且发酵培养基具有极显著的增菌效果(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