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3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经胃肠道给予双歧杆菌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及双歧杆菌组。模型制备后第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行细菌培养,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 OJ组较SO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变(P〈0.05),双歧杆菌组肝功能指标较OJ组改善。SO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26±0.22)EU/ml,OJ组内毒素水平为(1.99±0.31)EU/ml,较SO组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74±0.20)EU/ml,较OJ组明显降低(P〈0.01)。OJ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90%,明显高于SO组及双歧杆菌组(P〈0.05)。光镜显示OJ组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双歧杆菌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OJ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出现明显的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2.
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早期黏附及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PA01菌株BF早期黏附及胞外多糖复合物(Extracellular Pd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96孔板中pGFPuv转化PA01菌株的荧光强度,计算黏附率以表示干预对不同时间点细菌黏附的影响;利用罗丹明标记的麦胚凝集素(WGA)特异性结合细菌EPS,荧光显微镜下定性观察各组EPS的变化;利用硫酸-苯酚法定量各组细菌EPS的产量。结果8h组,氨溴索高浓度干预后细菌的黏附率由0.72±0.17下降至0.49±0.08,t=4.03,P〈0.05,与克拉霉素阳性对照组黏附率(0.50±0.06)相比,t=-1.19,P〉0.05;氨溴索低浓度干预后黏附率也有下降,但不及高浓度组明显;其余时间组趋势与8h组大致相似。罗丹明标记WGA可使胞外多糖显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氨溴索干预后EPS减少,稀薄;EPS定量实验,EPS总量(μg)/细菌干重(g)氨溴索干预组(477.82±7.90)较生理盐水对照组(523.76±10.12)有明显降低,t=8.76,P〈0.05。结论氨溴索可显著减少PA01菌株黏附及产EPS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3.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氟尿嘧啶联用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单独或联合5-Fu处理H22荷瘤Balb/c小鼠,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计算抑瘤率、血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取脾和胸腺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变化;MTT法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以及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含量。结果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及5-Fu单独应用均可抑制肿瘤生长,但单独5-Fu处理组小鼠一般状况差,毒性反应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Fu联合应用,与单独5-Fu处理组比较,不仅抑瘤率明显提高(P〈0.01),且荷瘤小鼠一般状况改善,白细胞数升高,脏器指数增加,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提高;光镜观察HE染色瘤体组织,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处理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联合5-FU能增强化疗的抑瘤作用,并能扭转化疗引起的免疫低下现象,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绝经妇女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每晚清洁外阴后,阴道深部放置乳杆菌活菌胶囊500mg,连续10d。对照组24例每晚阴道内置人甲硝唑500mg,连续10d。两组均在停药后第3-7天复查比较其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治愈者均于停药后90d复查,比较其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73.07%,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治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阴道胶囊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阴道黏膜抵抗力。与抗生素药物比较复发率低,又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首进药物。  相似文献   
955.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检测,并对VIM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该菌株aac(6′)-Ⅰb、blaCARB、gyrA、oprD2、ant(2″)-Ⅰ、qacE△1-sul1、blaIMP-I、blaTEM、blaVEB、aac(3)-Ⅱ、ant(3″)-Ⅰ、intⅠ1、blaVIM基因均为阳性,而aac(3)-Ⅰ、aac(6′)-Ⅱ、blaGES、blaGIM、blaOXA-10群、blaPER、blaSPM、blaSHV、blaDHA基因均为阴性,VI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经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为VIM-2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管壁涂有季胺类、双胍类消毒剂和磺胺的II代导管的抑菌效果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适用的提取双歧杆菌质粒的方法。方法利用球孢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变溶菌素来消化双歧杆菌细胞壁,提取质粒,并与商业化溶菌酶法比较。结果球孢链霉菌发酵液与溶菌酶均成功提取到质粒。结论利用球孢链霉菌发酵液提取质粒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95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 在骨骼畸形大鼠肢端软骨细胞内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足部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二(哑)英(1×10-8mol/L)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印迹杂交检测软骨细胞内的IGF-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15 μg/kg剂量的二(哑)英诱导实验组胎鼠出现多种畸形,内翻足、无尾畸形、腭裂等骨骼畸形发生率为33.3%.畸形胎鼠的肢端骨化中心发生带缩小,软骨细胞核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紊乱.1×10-8mol/L剂量的二(哑)英使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 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减少80%和60%(P<0.05).结论 在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呈低表达状态.软骨细胞内IGF-2 的表达可能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8.
主要针对来源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马奶酒中的米酒乳杆菌BXR-5-3进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能力进行研究,分别改变基础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温度、时间、pH等条件,探讨其对BXR-5-3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优化的培养基MRSB的组成为蛋白胨1.0%,胰蛋白胨1.0%,葡萄糖1.5%,乳糖1.5%,K2HPO4 0.2%,MnSO4*4H2O 0.02%,MgSO4*7H2O 0.02%,醋酸钠0.5%,酵母粉0.5%,Tween80 1 mL/L,确定其胞外多糖的最佳生物合成条件为初始pH 6.5,发酵温度 35 ℃,发酵时间 26 h.优化的条件显著提高了EPS的合成量.  相似文献   
959.
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环加氧酶(COX)、脂氧合酶(LOX)和活化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等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阐明它们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了乳腺癌细胞系、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OX-2、5-LOX、12R-LOX、cPLA2和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LM 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OX-2、5-LOX、12R-LOX、cPLA2和p-ERK1/2均有较高水平表达.进而发现,p-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可拮抗LM-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COX-2、5-LOX、12R-LOX和cPLA2的高表达.上述结果表明,p-ERK1/2可以通过促进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960.
不同碳源生物转化合成L-亮氨酸的代谢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色短杆菌利用不同碳源生物合成L-亮氨酸的代谢网络模型,并进行代谢网络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所构建的L-亮氨酸代谢网络模型进行途径分析,确定以果糖、葡萄糖、蔗糖或木糖为碳源时L-亮氨酸生物合成的基元模型、最大理论产率和不同模型的呼吸熵.结果:通过途径分析得到了L-亮氨酸生物合成的基元模型.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木糖为碳源时L-亮氨酸的最大理论产率均为66.7%,其对应的最大呼吸熵分别为18、16、19、18.结论:L-亮氨酸理论得率与碳源种类无关;呼吸熵增加,能够有效提高L-亮氨酸合成代谢流,限制菌体量的过量生成.与其他碳源相比,蔗糖能够避免碳架溢流出现,合成L-亮氨酸能量代谢需求低;而葡萄糖能够较好地满足菌体生长和产酸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