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3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和/或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VIM、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结果 29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以产OXA-24型和IMP型酶菌株最多,二者均占51.7% (15/29).产OXA-24+ IMP型5株、OXA-24+ OXA-51+IMP型4株、VIM型4株、OXA-24+ OXA-58+ IMP型、OXA-23+ OXA-24+ IMP型各2株,OXA-23+IMP型、OXA-51+OXA-24型、OXA-24型、IMP型各1株,8株细菌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OXA-24型和IMP型碳青霉烯酶,部分菌株可同时产2种或以上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922.
目的 为准确检测艾滋病猴模型特异性细胞免疫,优化、确定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影响因素和条件.方法 使用三种多克隆激活剂分别刺激SIV感染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确定最佳阳性刺激物和刺激时间;然后使用五种浓度SIVmac239混合肽库分别刺激SIV感染猴PBMC,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细胞染色和流式检测,确定肽库的最适刺激浓度和最佳刺激时间.最后,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SIV感染猴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PMA+离子霉素组合可用作本实验的阳性刺激物;2μg/mL肽库,37℃5% CO2培养16 h,能更有效的刺激T细胞分泌TNF-α、IL-2、IFN-γ.结论 该方法的优化对艾滋病药物的临床前评价和疫苗研发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3.
从南方酸性水稻土和腐烂秸秆中采集样品,经初筛、复筛获得4株产生明显水解圈且D/d值较大同时传代效果稳定的酸性半纤维素降解细菌。DNS法测定4株细菌半纤维素酶活力,最终结合其产酶速度及酶活大小得到菌株NB8,液体摇瓶发酵72 h其半纤维素酶活达85.12 U/mL。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初步确定该菌为芽胞杆菌属。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可以初步鉴定NB8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92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下槲皮素、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显色基质鲎试验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中留存的内毒素量。结果槲皮素组与松萝酸组中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产生内毒素的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经检验,t_(槲N)=3.890,t_(松N)=6.120,P值均<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槲皮素与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和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松萝酸的抑制作用强于槲皮素。  相似文献   
925.
目的 观察和评价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治疗妊娠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妊娠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首次2.1g,以后1.05g/次,3次/d,温水送服.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粪便性状,有无排便不尽及排便费力感、腹部不适、腹胀、腹痛.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无腹部不适、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新症状出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辅助治疗妊娠期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6.
从乌贼表皮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发光细菌JMU07。该菌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细菌菌落特征;显微镜下观察其为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发光波长在420-650 nm之间,最大发光波长为477 nm。16S rDNA法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初步鉴定发光细菌JMU07为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生长发光曲线测定表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最高出现在对数中后期,相比明亮发光杆菌,JMU07具有发光强度高,持续发光时间长的特点。根据国标GB/T15441-1995研究HgCl2浓度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抑制率的关系得到:HgCl2浓度与发光细菌JMU07发光强度抑制呈良好线性关系;JMU07 EC50为0.11 mg/L,略低于明亮发光杆菌的0.14 mg/L,表明JMU07对HgCl2的毒性更敏感。因此新分离得到的发光细菌JMU07有希望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卫生与安全等领域综合毒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27.
以植物乳杆菌P8菌株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发酵条件对共轭亚油酸生成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对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表明:植物乳杆菌P8产共轭亚油酸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时间为22 h、亚油酸(LA)添加量为0.9 mg/mL、接种量为1.5%、氮源采用2 g/L的胰蛋白胨,碳源采用3 g/L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928.
以红阳猕猴桃叶片和茎段为实验材料,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红阳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把猕猴桃ACO基因(ACC oxidase gene)的反义链导入红阳猕猴桃,共获得47株潮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挑选其中14株进行PCR鉴定,其中9株成功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初步统计阳性植株为64.3%左右.此研究为利用分子遗传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优质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猕猴桃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9.
目的:目前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在国内只是偶见报道,本文报道2例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并对布氏杆菌脑膜炎进行文献回顾.方法:我们近期连续通过检查脑脊液内布氏杆菌抗体的办法诊断了2例布氏杆菌性脑膜炎,并通过给予四环素、利福霉素及链霉素治疗1个月并通过随访.结果:半年后脑脊液内布氏杆菌抗体恢复阴性,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通过我们的观察应用上述3联药物综合治疗1月对布氏杆菌性脑膜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0.
目的:对分离自海南红树林真菌菌株PH0016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纯化菌株PH0016产生的EPS,体外采用细胞病变观察EPS的细胞毒性和抗HSV-2作用。为观察EPS对HSV-2体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小鼠颅内注射0.02ml滴度为100LD50/0.1ml-1的HSV-2,24小时后以不同浓度EPS灌胃,持续7天,14天后计算小鼠存活率和存活时间。菌株分类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EPS可抑制HSV-2病毒活性,病毒感染的细胞病变的半抑制浓度(Inhibited concentration,IC50)为313μg/mL,SI为11.43。EPS 25mg.kg-1.d-1灌胃后,小鼠存活率为40.0%,存活时间为9.82±1.87天,相比模型组实验动物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均有提高。菌株初步鉴定为淡紫色拟青霉。结论:从海南红树林分离一株淡紫色拟青霉,其产生的EPS具有抗HSV-2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