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溶壁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BCV-1感染小球藻NC6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几丁质酶、壳聚糖酶的β-1,3-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甩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52kD、56kD的两个几丁质酶(Chil和Chi2)和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72.
通过筛选 6 0 0个拟南芥T_DNA插入突变株系 ,得到 1个雄性不育系 ,其雌蕊发育正常 ,回交后F2 代中出现 3∶1分离 ,是隐性孢子体突变型。其花药不能正常开裂 ,被命名为deffectiveinantherdehiscence 1 (dad 1 )突变体。它的大部分表型与野生型 (WT)相同 ,只在花粉粒发育到三核期时突然发生衰变并失去活性 ,同时花蕾开放也被延迟。经检测dad1花蕾内茉莉酸 (JA)及其甲酯 (MeJA)含量只有WT的 2 2 % ,而外源施用适量JA或JA合成前体亚麻酸LA ,可以治愈其病症 ,恢复正常形态。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73.
金矿床区蜡状芽孢杆菌孢壁蛋白SDS-PAGE图谱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 PAGE方法对 5株从我国金矿床区采集到的典型的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cereus)C6,C14 ,B2 ,JY I T1,JY X T9的孢壁蛋白同标准株AS1.12 6的孢壁蛋白共同进行比较分析 ,计算出了各蛋白电泳带的近似分子量 ,又以它们的迁移距离为标准同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的孢壁蛋白相比较 ,得到聚类分析树状图谱 ,表明具有聚金作用的蜡状芽孢杆菌在分类学上具有相似性 ,而与具有杀虫作用的Bt菌株在分类学上则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74.
花药黑粉菌(Microbotryum violaceum)可系统侵染其寄主植物麦瓶草(Silene dioica),使其不育而代之以在植物花中布满菌孢子,这些菌孢子主要由花传媒昆虫带到健康植株,花传媒昆虫对花部特征变异的行为反应不仅可能影响花粉的输入/输出率,而且影响菌孢子的着落率和植株的发病与否,为研究S.dioica雌株花部性状特征与花粉传布,菌孢子着落及由此而导致的植株染病之间的相关性,用采自4个不同S.dioica种群的植物进行了移栽实验,讠4个种群均位于瑞典北部的Skeppsvik群岛,代表了从健康(岛1,种群1),低度发病(岛2,种群2)到高度发病(岛3、4,种群3、4)的发病梯度,从上述4个不同种群中各采50个植株移栽至岛4的中部,来自健康种群的植株较来自高发病种群的植株具有较大的花,较长的花柱,研究发现,着落在花上的花粉粒数和菌孢子数呈强正相关,来自健康种群的植株每朵花上着落的花粉粒和菌孢子数分别是高发病种群(种群4)植株的4倍和9倍,导致来自4个不同种群的植株的发病率存在着显差异。种群1、2、3、4的发病率分别为37%,20%,18%,0。在涉及10个种群的田间调查研究中,发现种群中健康植株的平均花柱长度(与花冠大小,胚珠数目正相关)与植株的发病率显负相关,讨论了病原体-传媒调节的植物花部性状特征选择潜势及其导致的麦瓶草S.dioica种群音质 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75.
角额壁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额壁蜂Osmiacornifrons(Rodoszkowski)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该蜂是果树、大棚蔬菜等的良好传粉昆虫[1] 。日本、美国、韩国等先后利用该蜂给果树授粉获得成功[2 ] 。我国也对角额壁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该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报道。为了准确掌握角额壁蜂的生物学特性 ,改进蜂茧保存与放蜂方法 ,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对角额壁蜂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将 1 999年春天在野外采集的壁蜂…  相似文献   
76.
凹唇壁蜂的耐寒性及生殖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平  袁锋  张雅林 《昆虫知识》2001,38(2):122-124
在滞育期和滞育结束后 (成虫出茧之前 ) ,分别测定凹唇壁蜂越冬成虫的耐寒性 ,结果表明 :滞育期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分别为 -2 6 4 8℃和 -2 0 91℃ ,解除滞育后分别为 -1 8 4 0℃和-1 1 78℃。自然条件下 ,凹唇壁蜂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可安全越冬。在筑巢前期 ,对雌蜂的生殖系统解剖观察发现 ,卵巢由 6根卵巢管组成 ,卵母细胞总数平均为 55 9± 4 4 6个 ,卵原区在成虫筑巢期不再产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77.
木姜子油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油细胞的发育过程。油细胞3层细胞壁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1:油细胞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 泡化两个时期。此阶段质体具透明小泡和黑色嗜锇物质,并与液泡融合。阶段2:木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木栓质不断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其细胞结构与前期相似,阶段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叠加在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在内纤维素壁层中可见黑色嗜锇物质,胞间连丝成为被阻塞的特化结构,此时大液泡被嗜锇油脂充满,成为油囊。阶段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油呈浅灰色嗜锇状态,其细胞质和细胞器解体,变得电子不透明或呈杂乱状态。  相似文献   
78.
【目的】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重要授粉昆虫之一,在北方苹果树授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管理措施,维持壁蜂种群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方法】以苹果园和周围生境为研究区域,在四类不同生境类型中(苹果园中心区与边缘区,苹果周围生境中心区和边缘区),共选取18个点,采用粘虫板(白板和黄板)和蜂巢(芦苇管和塑料巢箱)两种不同调查方式监测凹唇壁蜂及其天敌叉唇寡毛土蜂种群数量动态,重点分析苹果园周围生境对凹唇壁蜂种群的维持作用。【结果】粘虫板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凹唇壁蜂的数量在苹果园周围生境(65%±17%)高于苹果园生境(35%±12%)。芦苇巢管调查表明:凹唇壁蜂筑巢数量在苹果园周围生境(69%±26%)高于苹果园生境(31%±9%);塑料巢管调查表明,凹唇壁蜂筑巢数量在苹果园周围生境(48%±13%)与苹果园生境(52%±13%)基本相同。苹果园的周围生境可以为释放在果园内的壁蜂提供稳定觅食筑巢条件,起到有效维持凹唇壁蜂种群的作用。【结论】苹果园景观中的凹唇壁蜂种群受生境类型的影响,果园周围的生境可以为凹唇壁蜂等授粉昆虫提供栖息空间与食物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在苹果园实际生产与管理时,应考虑在其周围生境中保护与种植更多的开花植物,为以凹唇壁蜂为代表的授粉昆虫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补充食物,维持其种群。  相似文献   
79.
苹果园中凹唇壁蜂和紫壁蜂的生态位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龙龙  周伟儒 《昆虫学报》1997,40(3):265-270
本文对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和紫壁蜂O.jacoti Cockerell的时间、空间、营养和筑巢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园内人工释放和管理条件下,两种壁蜂在不同的资源序列上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其中在营养上的竞争最为激烈,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竞争系数分别高达0.9690和0.9994。日活动时间生态位竞争次之,其重叠值和种间竞争系数分别为0.7960和0.9350;时间生态位(季节)和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则分别为0.6500和0.6710,种间竞争系数为0.8213和0.8234;并且在人工巢管的选择上竞争性最小,生态位重叠值仅为0.4930,种间竞争系数为0.6052。凹唇壁蜂在营养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上较高的专一性均表现出其比紫壁蜂对苹果传粉作用更为显著。紫壁蜂在苹果开花后期的传粉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80.
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烟草及其温度敏感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将含有抗溴苯腈基因bxn和雄性不育基因的重组载体pTA29-Barnase/bxn导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后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得到33个转基因植株。在27℃/23℃培养的16株中,有7株表现部分不育,另9株全部可育。而在20℃/15℃培养的17株中,12株表现不育,5株表现部分不育。部分不育的植株上同时开放可育花朵和不育花朵,不过其中的不育花朵中的花粉萌发活力很低。将在20℃/15℃条件下表现不育的12个不育株从20℃/15℃温室移至27℃/23℃温室后30d左右,其中9株表现程度不同的育性恢复现象:5株表现部分可育,另4株表现完全可育;但仍有3株表现雄性不育。雄性不育花朵的花丝变短,花药皱瘪,不散粉。细胞学观察证明,转基因植株的花药绒毡层降解提早于四分体时期,至单核小孢子时期降解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