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卢涛  凌少军  任明迅 《广西植物》2019,39(8):1007-1015
泛热带分布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在我国南方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特有率,花部特征变化丰富,是研究物种形成与适应演化的代表类群。镜像花(mirror-image flowers)是极为特化的传粉系统,在苦苣苔科中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可能与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有关。该研究总结与分析了苦苣苔科镜像花的类型多样性以及系统分布与适应演化等,讨论了镜像花对苦苣苔科物种形成与维持的积极意义。结果表明:镜像花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苦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7个属,在历史上就至少发生了5次独立起源。长冠苣苔属(Rhabdothamnopsis)、南洋苣苔属(Henckelia)及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镜像花的花柱与可育雄蕊分别向左、右两侧偏转,形成互补镜像花;蛛毛苣苔属(Paraboea)、喜鹊苣苔属(Ornithoboea)、非洲堇属(Saintpaulia)镜像花缺乏与花柱对应侧偏的可育雄蕊(非互补镜像花);而海角苣苔属(Streptocarpus)直立堇兰亚属(subg.Streptocarpella Engler)则同时出现了互补、非互补镜像花。不同于其他被子植物(离瓣花、缺乏花冠筒),苦苣苔科中的镜像花大多伴随着明显的花冠筒、内藏的雄蕊、合生的花药,以非互补镜像花为主;传粉者以小型的无垫蜂(Amegilla spp.)和熊蜂(Bombus spp.)为主。这些特殊的花部综合征与特化的传粉机制,提高了传粉精确性,可能促进了传粉隔离与物种适应辐射。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应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方法,进一步揭示苦苣苔亚科互补与非互补镜像花的进化顺序及其在物种分化与长距离扩散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2.
Topical application of the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cridum specialist strain CQMa 102 to the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results in change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ehalose and glucose in the haemolymph. Micrographs of the locust haemolymph show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can effectivly penetrate the external skeleton of locust and after 2 days infection, the hyphae body will appear in the haemolymph of infected insects. The time in decrease of trehalose concentration coincided with that in increase of trehalose-hydrolysing enzyme activity in the haemolymph of the fungus-infected insects. Overlay gel analysis indicated there was considerably more trehalose-hydrolysing activity in the haemolymph of locusts infected by fungus than in controls. A comparable isoform was identified in in vitro culture of the fungus, suggesting a fungal origin for the in vivo enzyme. Haemolymph trehalos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mycosis of locusts by M. anisopliae. 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is fungus may take advantage of competing nutrient utilization against the insect by its trehalose-hydrolyzing enzyme secretion. It may provide fundamental knowledge for fungal pathogenesis.  相似文献   
33.
太子参花药发育及精细胞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子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两个精细胞,为3胞花粉。在花粉表面具散孔,孔数22—30个,均匀分布于花粉粒表面上。花粉在10%甘露醇或15%蔗糖溶液中可直接爆破,精细胞易被释放并散开,通过显微操作仪可收集到一定数目的精细胞。FDA染色荧光显示释放出来的精细胞活力可维持25—50min。花粉在舍O.03%CaCl2、0.01%H3803、0.01%KH2P04和20%PEG、pH5.8的培养液中2—5min即萌发花粉管.花粉管生长2h可达815μm。一般花粉管伸长500—600μm时,一对精细胞才进入花粉管。DAPI染色后荧光观察.可观察到精细胞和营养细胞核在花粉管中的移动状况。爆破花粉管后可释放出一对精细胞。  相似文献   
34.
以水稻花药作为实验材料,在前人应用胶体金技术标记钙调素蛋白(Ca M)的基础上,采用Epon812常规包埋方法,并在标记过程及染色体系上做了一些改进,建立了一套标记特异性较强且超微结构保存较好的花药中Ca M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35.
叶绿体基因组编码许多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的关键蛋白质,在叶绿体中合成的代谢物对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根对紫外线-B辐射敏感[Root-UVB (ultraviolet radiation B)-sensitive, RUS]蛋白属于叶绿体蛋白,由高度保守的DUF647结构域组成,在参与植物形态发生、物质运输和能量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RUS家族在植物的胚胎发育、光形态建成、维生素B6稳态、生长素转运和花药发育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深入研究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非木造浆是解决国内纸浆短缺的重要手段。慈竹(Bambusa emeiensis)是我国非木造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提高慈竹中纤维素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竹类造浆的效率。通过前期对慈竹进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出慈竹中一个与植物中纤维素合酶亚基A(cellulose synthase A,CesA)同源的基因,命名为BeCesA4。结果显示,克隆出的BeCesA4基因编码一个含有9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备CesA家族的保守结构域;BeCesA4在慈竹快速生长的笋与茎中显著表达;过量表达该基因会使转基因植物出现生物量提升、纤维素含量升高和次生细胞壁加厚等现象。结果表明,BeCesA4的表达量与慈竹茎内纤维素的积累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慈竹纤维素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Li Y  Ma J  Xiao JM  Liu N  Niu HY  Lu ZY 《生理学报》2002,54(5):369-374
探讨兔左室壁三层心肌单个细胞的分离方法以及电生理特征,实验以胶原酶按二步消化法分离兔心肌细胞,其中用剃须刀分离左室游离壁内,中,外三层心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AP和离子电流,结果显示:(1)中层细胞上的动作电位时程明显长于内膜下心肌和外膜下心肌,且存在显著的1相切迹和2相驼峰;(2)中层细胞的Ica,L和Lto较内,外膜下的大,IK,s相反,可见三层心肌细胞上多种电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一种简便的遗传转化技术在大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一种简便实效的以大麦的愈伤组织小细胞团做为受体,进行PEG+电击法的双重强化转化新途径,并对如何提高转化效率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9.
用FT-IR分析了脂磷壁酸和葡聚糖的作用,结果发现二者经孵育以后结构中出现了右旋糖苷(葡聚糖)所没有的,具有脂磷壁酸特征的PO-34和脂肪酰(糖脂)的结构。证明了脂磷壁酸与葡聚糖发生了直接连接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of ,LBG-LTA)对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Wistar大鼠10 只(2 月龄,体重250~300 g)处死后,分 离培养肝脏Kupffer 细胞;培养LBG,并提取制备LBG-LTA;Kupffer 细胞,在有或无LBG-LTA(0.1、1、10 ug/mL)预处理的情况 下,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 EU/mL)刺激后,Western blot 检测各孔Kupffer细胞的TLR4、TANK 结合激酶1(TANK binding kinase-1,TBK1)及核中的核因子B(nuclear factor-kB,NF-k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孔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lpha)和白介素1beta(interleukin-1beta,IL-1beta)。结果:分离的Kupffer 细胞经不同浓度LBG-LTA 预处理 后,其在LPS刺激下所表达的TLR4、TBK1、核中NF- kB的水平及生成的TNF-alpha和IL-1茁明显低于无LBG-LTA预处理情况下的 LPS 孔(P<0.05),且LBG-LTA 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LBG-LT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了LPS 诱导下大鼠Kupffer细胞 TLR4 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