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等植物开花结实的多胺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多胺是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具有调控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代谢变化与高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关系密切。本文概述了多胺与植物花芽形成、花器官分化以及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的关系;并就外源多胺对植物开花坐果的影响做了述评,对多胺在植物开花结实中可能的作用机理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板栗花芽分化和花序生长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板栗花芽分化期间,易于形成雌花的上部芽含有较高的ZT、GA和较低的ABA;下部芽则基本相反。在前2个分化期,上部芽的IAA含量均比下部芽的低,但进入第三分化期,尤其是随着萌芽期的到来,上部芽的IAA含量迅速急剧上升,远远超过下部芽。在花序生长期,1、2花序基部保持较高的ZT和GA水平,1、2花序顶部和5、6花序则保持较高的IAA和ABA水平。  相似文献   
53.
黄瓜子叶离体培养物分化培养 0~ 8d期间 ,添加Ca2 有利于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率可从Ca2 0mmol/L的 (7.9± 5 .6 ) %上升到Ca2 6mmol/L的(31.7± 4.0 ) % ;0~ 2d和 2~ 4d无钙脉冲处理不利于花芽分化 ,高钙脉冲处理的花芽分化率比对照略高 ;4~ 6d和 6~ 8d高钙脉冲不利花芽分化 ,而无钙脉冲处理使花芽分化率上升很多。尤其是在 4~ 6d ,高钙处理使花芽分化率从 (2 2± 1.5 ) %下降到 (15 .7±3 .5 ) %。而无钙处理使花芽分化率从 (2 2 .4± 1.4) %上升到 (4 3± 3 .5 ) %。表明 0~ 8d期间不同时间段对Ca2 的需求是有差别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0~ 8d期间外源Ca2 影响花芽分化率与总芽中花芽比例极显著相关 ,提示Ca2 可能影响子叶向花芽或营养芽分化的趋势。本文结合已报道的黄瓜子叶培养物花原基形成的时程 ,分析了Ca2 对花原基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报道了在激动素的影响下离体培养的西葫芦(Cucuibita pepoL.)子叶的生理生化变异及花芽的构建。结果如下在附加有激动素(KT)1.0mg.L-1的MS培养基培养的西葫芦子叶中花芽的发生率占46%,而对照组中仅达到5%。在花芽的构建过程中子叶内在的可溶蛋白,可溶糖,RNA和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亚精胺(Spd)和腐胺(Put)的比值(Spd/Put)高于对照组的2倍;淀粉和DNA的含量与对照组无大的区别,但是二氨基丙烷(DAP)和尸胺(Cad)却明显下降了。由此可见在激动素影响下子叶出现的生理生化指数变化促进了花芽的构建。  相似文献   
55.
前文发现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离体培养的大岩桐花蕾直接再生花芽[1],后又发现细胞分裂素能协同赤霉素促进离体培养大岩桐花萼切块高频率直接再生花芽[2,3],所得结果提示,这可能是一个研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花分化发育中作用的良好实验系统。为了完善这一实验系统,明确离体培养的大岩桐花萼切块培养物直接再生花芽的起源以及花分化的形态进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对离体培养大岩桐花萼切块的形态变化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进行了石蜡切片及电镜扫描观察。进行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Hiern)花萼切…  相似文献   
56.
瓷玫瑰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瓷玫瑰(Phaeomeria magnifica). 2材料类别花芽、笋芽. 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 6-BA 2.0 mg·L-1(单位下同) N A A 0.01;(2)增殖培养基:MS 6-BA 3.0 NAA 0.01 Ad 2.0;(3)生根培养基:1/2MS NAA 0.01.以上培养基均附加蔗糖30 g·L-1、卡拉胶5.6 g·L-1,pH为5.8.培养温度为25℃,光照度1 000 lx,光照时间10 h·d·d-1.  相似文献   
57.
利用化学测定法分析高温、单氰胺和TDZ 3种破眠处理对“曙光”油桃休眠花芽H2O2代谢的主要影响,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H2O2对休眠芽Ca2+转运的影响,研究H2O2在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在深休眠时期,高温和单氰胺处理均能诱导芽内H2O2含量升高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破眠作用;TDZ对H2O2含量及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不大,破眠效果较差.休眠花芽原基组织钙通道活跃,对外源Ca2+呈吸收状态.外源H2O2可诱导休眠花芽原基组织Ca2+转运发生变化,低浓度H2O2降低Ca2+吸收速率,高浓度H2O2使组织对Ca2+的转运由吸收转变为释放.这表明休眠芽内H2O2信号和Ca2+信号相关联,通过诱导H2O2积累调控Ca2+信号可能在高温和单氰胺打破休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为了揭示杜仲雄蕊原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杜仲雄花芽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杜仲良种"华仲11号"( "Huazhong No.11" )为材料,采用l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苞叶原基分化期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2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与雄花芽形态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0.48 Gb过滤数据,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杜仲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为90.56%~93.01%。在2个发育时期筛选出5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雄蕊原基发育期上调基因315个,下调基因267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在与生长发育、光周期途径、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碳代谢等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光周期途径是杜仲成花诱导的重要途径,同时雄花芽在形态分化过程中受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和其他代谢物质调控。此外,MADS-box家族成员FLCSOC1、AGL3和AGL8参与杜仲雄蕊器官发育。本研究为杜仲花发育基因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雄花用杜仲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松会能   《广西植物》1985,(4):389-396
青桃盛果期,特别中庸偏旺的植株,单、复花芽果枝数大体均等,复花芽果枝以其复芽个体较大,枝条较粗而往往表现为优势。然而笔者于1974—1979年观察了青桃树以单、复花芽结果对盛果初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花芽结果,控制了强旺枝和结果部位,使果枝分布均匀,树势稳定,尤其果枝数、花芽数、单株产量等的变动趋势与年度增加无关,r为:-0.2899、0.0620(单、复花芽果枝数分别占总果枝数的35.1%和16.7%),-0.3830、-0.1804(单、复花芽朵数分别占总花芽朵数的44.5%和13.4%),0.4093(单株年产量为179.4公斤,从而延长了盛果期;利用复花芽结果却相反,促进树势极性生长,旺枝增强,果枝外移,内膛空虚,尤其果枝数、花芽数、单株产量等的变动趋势随年度增加而呈显著与极显著负相关,r为:-0.8938~(**)、-0.9818~(**)(单、复花芽果枝数分别占总果枝数的27.1%和21.1%),-0.953~(**)、-0.8908~(**)(单、复花芽朵数占总花芽朵数的35.3%和6.8%).-0.8853~(**)(单株产量较单花芽结果减产19.4%),从而明显缩短盛果期。  相似文献   
60.
日本紫花牵牛子叶完全展开后,短日照诱导前、诱导后和两个短日照间的长日照处理对植株的花芽分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长日照处理的牵牛子叶内存在着短日照处理子叶内没有的两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与长日照抑制牵牛植株的花芽分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