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欧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温室切枝水培和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与花芽发育外部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欧洲黑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2)减数分裂发生时其花芽的外部形态发育没有明显变化;(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性突出,同一花药内的花粉母细胞处于不同的减数分裂时期,且同一花芽尖端发育明显滞后于中部和基部;(4)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少量的核仁异常现象,虽观察到较多平行纺锤体现象,但未发现天然2n花粉。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欧洲黑杨减数分裂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以及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962.
何天明  吴玉霞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2231-2234
对4个组合35个香梨F1代单株的花粉发育状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花粉量调查对F1代群体的典型单株进行了花药解剖研究。结果表明:(1)香梨杂种后代的花粉发育类型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正常发育型、少粒空壳型和完全败育型,其中雄性不育类型(少粒空壳型和完全败育型)占到整个杂交后代株系的42.8%。(2)花药解剖观察显示导致花粉空粒化进而完全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药壁组织的异常发育。推测梨的雄性不育性可能受1对纯合的隐性基因控制,人为杂交导致的基因重组使隐性基因纯合后在杂交后代中高频率表达;同时发现,其花粉发育也受环境影响,树体的营养状况可影响花粉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963.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氮(N)磷(P)元素质量比与N、P再吸收率的分析,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养分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从森林类型上看,温带针阔混交林叶片的C∶N∶P为321∶13∶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的C∶N∶P为561∶22∶1,热带季雨林叶片的C∶N∶P为442∶19∶1,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片的C∶N∶P为728∶18∶1;凋落物的C∶N∶P也是亚热带人工林最高,达1950∶27∶1,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最低,为552∶14∶1,热带季雨林的为723∶2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为1305∶35∶1,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C∶N∶P的计量大小关系与叶片的结果一致;2)从植物生活型上看,常绿针叶林叶片的C∶N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叶片C∶P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常绿阔叶林叶片的N∶P最高,常绿针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3)植物叶片的N∶P与月平均气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叶片的C∶P基本不受月平均气温影响,叶片的C、N、P计量比与降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4)高纬度地区的植物更易受N元素限制,而低纬度地区植物更易受P元素的限制;但受N或P限制的植物并不一定具有高的N或P再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叶片与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具有一致性,但是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植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64.
新疆党参的花部综合征与次级花粉呈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级花粉呈现是植物提高花粉输出和接受的效率与准确性以及促进异交的一种繁殖策略.新疆党参(Codonopsis clematidea)具有典型的次级花粉呈现特性.本文采用野外观测、授粉实验与室内显微观测等方法,对该物种的花部综合征及其次级花粉呈现过程进行了详细观测,并对这些特征的适应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新疆党参钟状下垂的蓝色花冠及黑黄色蜜腺,不仅避免了雨水冲刷雌雄蕊、稀释花蜜以及风移出花粉等不利影响,还增加了对传粉者的吸引,延长了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次级花粉呈现属于亚顶端花柱呈现者,呈现机制为沉积机制.该特性限制了单个传粉者带走的花粉量,延长了花粉呈现时间,使更多传粉者参与传粉过程,增加了雄性适合度.其雄性先熟及雌雄蕊空间位置变化,避免了雌雄功能干扰,为传粉者取食花蜜、输出花粉以及柱头接受异源花粉提供了通道和机会.其泛化传粉系统的主要传粉昆虫为林野熊蜂(Bombus silvarum)、草地熊蜂(B.paradoxus)和树长黄胡蜂(Dolichovespula sylvestris),其较长的单花花期(6 d左右),昆虫访花高峰期与花粉活力最高时期及柱头最佳授粉期相吻合,以及较大的泌蜜量、较高的花蜜糖浓度和较长的泌蜜时间等特征,可提高传粉者的访花频率,增加成功传粉的机会和传粉效率.在气候多变的天山山区,该物种特殊的花部综合征和次级花粉呈现机制对提高其传粉效率并促进异交繁殖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5.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芸香科山小橘属(Glycosmis)12个分类群16个样品的花粉形态特征(包括花粉大小、萌发孔及外壁纹饰等)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光叶山小橘(G.craibii var. glabra)、长果山小橘(G.erythrocarpa)、锈毛山小橘(G.esquirolii)、长叶山小橘(G.longifolia)、亮叶山小橘(G.lucida)、海南山小橘(G.montana)、少花山小橘(G.oligantha)、小花山小橘(G.parviflora)和华山小橘(G.pseudoracemos)等9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国产山小橘属植物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近球形或长球形,花粉大小范围为(15.90~23.92)×(14.56~22.00)μm,极面观为圆形、三裂圆形或近三角形,极轴与赤道轴比值(P/E)范围为1.03~1.31,均为3孔沟;根据花粉外壁纹饰可以将国产种类划分为条网状、复条网状、条纹-穿孔纹饰以及孔穴状纹饰等四种类型,其中小花山小橘不同来源花粉的外壁纹饰差异较大,至少存在5种类型:(1) 极面穴状,赤面条网状或穿孔,(2) 极面穴状,赤面均匀分布圆形穿孔,(3) 具复条网状,(4) 条网状兼具不规则小穿孔,(5) 条网状兼近圆形穿孔纹饰。研究发现山小橘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为该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966.
花粉作为城市大气污染物成分之一, 严重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命健康, 是政府部门和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 该文基于近60年来已发表的京津冀地区气传花粉数据, 总结了该地区主要气传花粉种类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表明气传花粉浓度的年际变化基本遵循双峰型规律, 即春季高峰以柏科、杨柳科和桦木科等乔木植物花粉为主, 夏秋季高峰以蒿属、葎草属/大麻(Cannabis sativa)以及藜科/苋科等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 探讨了影响气传花粉浓度的主导气象因子、花粉症发病特点等应当注意的问题; 指出土地改造和行道树种植等人类活动可能对北京地区的气传花粉组成变化产生影响。最后, 文中强调未来气传花粉的长期监测在大气环境评估、花粉过敏防治和城市绿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7.
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技术发展概况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发生特点,做好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在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与推广,提高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本文从常规和现代监测技术入手,综述了我国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面临的瓶颈问题,展望了做好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的努力方向,以期为提高我国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969.
970.
由于人类干扰及气候变化,很多珍稀濒危植物面临加速灭绝风险,进行植物回归是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方式之一.本文从回归生物学建立并变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具、回归中的遗传多样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回归、回归过程中的定居限制及其克服、回归与生态恢复等5个方面综述了植物回归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回归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