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施钾对花生养分吸收、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对江淮丘陵地区花生钾素的养分吸收特点以及施钾对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磷肥供给水平上,增施钾肥,能调节植株体内养分的运输与分配,促进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花生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每生产100kg荚果,对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08~5.35、0.6~1.2、3.45~6.66kg。其中对K的吸收量最大。主要集中在营养器官中;N、P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荚果等生殖器官中,随着施K量的增加,各器官中N、P、K含量均随之增加,但K的增加最多,P增加最少,当施K量为150~180kg·hm^-2,且N、P、K的施肥配比为2:1:2时,花生荚果的产量最高(5425.5kg·hm^-2),经济效益最大(13878.7元·hm^-2),产投比达到6.75:1,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而施K量超过225kg·hm^-2时,花生产量和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花生生产上可以推荐N150P75K150作为该地区高产栽培的平衡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582.
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对花生幼苗根和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浓度 (10 -6~ 10 -4mol/L)的脱落酸 (ABA)和茉莉酸甲酯 (methyljasmonate ,MeJA)均抑制花生根和下胚轴的生长 ;低浓度 (10 -7mol/L)的ABA作用不明显 ,MeJA在低浓度下对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MeJA与ABA抑制花生幼苗根和下胚轴的生长时提高IAA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尤其对胞壁结合型(离子型和共价型 )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583.
研究了体积溶氧系数(K1a)对被孢霉产生四烯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摇瓶水平放大培养中,K1a、被孢霉生长、花生四烯酸(AA)产量均降低。利用0.3%Tween20作为氧载体提高各级的K1a,可以较大幅度提高AA产量。  相似文献   
584.
花青素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而关于花青素合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花青素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紫珍珠、红珍珠、G110和白珍珠为研究材料,取开花后30 d和45 d样品进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以及双组学联合分析.RNA-Seq分析共鉴定出32805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通量分...  相似文献   
585.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春播覆膜(CBFM)、春播露地(CBLD)、麦田套种(MT)、麦田套种露地对照(MTLD)、夏播覆膜(XBFM)和夏播露地(XBLD)6种花生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花生生育期和种植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从始花期开始,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速率逐渐升高,到结荚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露地栽培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呼吸速率,但是降低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吸收不利;覆膜花生提高了活跃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有效化;麦田套种花生比同期播种的露地对照花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固结养分较多,不利于花生生长.  相似文献   
586.
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6~8 d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0.6 mg/L NAA+8 mg/L 6-BA+1 mg/L AgNO3+3 mg/L Gln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好,经两次继代培养出芽率达81.03%,每个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79个。经伸长培养基MS+2 mg/L 6-BA+4 mg/L GA3培养,不定芽伸长长度达1.0~2.0 cm。试管苗在培养基1/2 MS+0.5 mg/L NAA+3 mg/L IBA上生根率达86.15%,不定根粗而长,有侧根,移栽成活率达90%,结实率100%。  相似文献   
587.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永  廖伯寿  王圣玉  张银波  李栋  姜慧芳 《遗传》2006,28(9):1107-1111
利用与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 “E45/M53-440”, 经PAGE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 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 通过对PCR条件的优化, 成功地将AFLP标记“E45/M53-440”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 操作更简单的SCAR标记“AFs-412”, 标记与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间的遗传距离为6.5 cM。利用获得的SCAR标记对抗、感黄曲霉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标记与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证实了该标记应用于研究群体之外的育种潜力。SCAR标记的建立为开展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简便实用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588.
以高山被孢霉为出发菌株,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辛酯为筛选剂,经过紫外-LiCl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出抗脂肪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菌株。将筛选出的菌株经过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到1株生产性能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R807。与原始菌株相比,该菌株的油脂组成脂肪酸分布中C18系列脂肪酸相对较少,花生四烯酸(AR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保持在40%(质量分数)以上。其菌体生物量达到39.2 g/L,油脂产量达到16.3 g/L,ARA占总脂肪酸含量为41.72%(质量分数),ARA产量达6.81 g/L。各数值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22.9%、3.2%、35.1%和39.8%。连续传代多次,其产量性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89.
花生表型及SSR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存的75份花生材料(包括28个已审定的花生品种和47个地方品种)进行了包括株型、茸毛的有无、叶色、粒形、叶形、生长习性、开花习性、粒大小、粒色等表型性状的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简称SWI)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简称SI)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SWI=0.924,SI=0.500,其中以开花习性最低(SWI=0.139,SI=0.014),而Shannon-Weaver指数以粒色最高为1.841,Simpson指数为0.712。利用48对SSR引物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1)在48对花生的SSR引物中,有35对(占所用引物总数的72.9%)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21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6条多态性带。(2)根据SSR扩增结果对75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相似系数(GS)为0.25~0.85,平均GS值为0.55。28个审定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39~0.85,平均为0.60。  相似文献   
590.
利用Protparam、iPSORT prediction、ProtScale、SOPMA、Swiss-Modeling和Scan Prosit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别对其理化性质、信号肽、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以花生粤油45总DNA和总RNA为模板,采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利用SWISS-PROT、DNAMAN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基因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498 bp和1 251 bp,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性阅读框,编码389个氨基酸的多肽。该白藜芦醇合酶氨基酸368-378位点上存在芪合酶家族的特征位点GVLFGFGPGLT。同源性分析表明,其碱基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一致性为99%,其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白藜芦醇合酶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