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温是影响花卉作物花期和外观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目的是建立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以期通过调节种植期和种植密度,实现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的光温优化调控。本研究以郁金香品种世界珍爱(Tulip gesneriana cv ‘World Favorite’)和金检阅(Tulip gesneriana cv ‘Golden Parade’)为试材,通过不同种植期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定量分析了种植期和密度对郁金香发育进程及外观品质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单株吸收辐热积(Photo-thermal Index,PTI)为尺度,建立了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郁金香花期和各外观品质指标的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各生育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5,对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和采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7、1.3、2.9和1天。模型对株高、展叶数、茎基长度、茎基粗度、花颈长度、花颈粗度、花蕾长度和花蕾直径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R2分别为0.97、0.97、0.98、0.98、0.98、0.97、0.98和0.97,RMSE分别为30.8mm、0.2、3.5mm、0.1mm、5.5mm、0.1mm、1.2mm和0.4mm。模型对A、B、C级出花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分别为0.95、0.97、0.96,RMSE分别为0.8%、0.3%、0.9%。本研究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参数少,可为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中种植期和种植密度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2.
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组成成分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对初花期、展瓣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雌雄蕊和花瓣香气分别含有52和37种成分,总计67种;其中,1-甲氧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1-香叶基乙醚、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和石竹烯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初花期、展瓣期、盛花期和盛花末期雌雄蕊香气分别含有26、26、27和24种成分,花瓣香气则分别含有22、19、16和21种成分;不同花期雌雄蕊和花瓣香气的共有成分为1-甲氧基-3,7-二甲基-2,6-辛二烯、D-柠檬烯和石竹烯.不同花期厚朴雌雄蕊和花瓣香气成分可分为萜烯类、醇类、芳香烃类、醚类、醛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含氮类8类,共有类型为萜烯类和醇类,其中,萜烯类是主要组成成分.厚朴雌雄蕊和花瓣在不同花期均释放出较多的萜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随着花的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据感官分析与GC-MS分析结果综合判断:萜烯类化合物是组成厚朴花香气的重要成分;花瓣是香气释放的主要部位,而雌雄蕊则在香气释放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3.
太白美花草(Callianthemum taipaicum W.T.Wang)又名重叶莲,隶属于毛茛科美花草属。为多年生草本,高8~10cm,全株无毛。基生叶3~6片,花期不完全展开;叶柄长2~10cm,基部抱茎;叶片深裂,小叶2~3对,再2~3裂。茎生叶1~2片,长1~2.5cm。花直径2.2~2.8cm。萼片5,蓝紫色。花瓣9~13,基部褐色,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1~14mm,宽3.5~6mm,先端截形。雄蕊长4~5mm;花丝狭线形;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心皮18~22个。花期6月。  相似文献   
94.
以杂交中熟籼稻品种金优63、汕优63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水稻生长前期连续喷施3次硅酸钠(Na2SiO3·9H2O),于人工气候箱内在水稻开花期进行常温(日均温26.6 ℃,日最高温度29.4 ℃)和高温(日均温33.2 ℃,日最高温度40.1 ℃)处理5 d,研究施硅在花期高温胁迫下对杂交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花粉活力、花药酸性转化酶活性、柱头授粉性能和结实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施硅可显著提高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减少胞间CO2浓度,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减少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花药中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和花粉活力,增加花粉囊基部裂口宽度,提高水稻每柱头上授粉总数、萌发数、花粉萌发率和萌发数大于10粒者所占的比例,降低花粉总数小于20粒者所占的比例;使金优63、汕优63结实率的降低分别减轻13.4%、14.1%.因此,在水稻生长前期喷施外源硅,可减轻水稻在开花期结实率的降低,提高杂交水稻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95.
春天是北京花潮涌动的季节,大致从三月初到四月底,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里。大约有60%的常见乔灌木开花,真是万紫千红结队来。每当春光初泄,乍暖还寒的时候,街头巷尾的榆树就在展叶之前悄悄地开放了,紫褐色的小花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是北京春天常见树木中第一个用鲜花报春的使者,拉开了春季花潮的序幕。此后粉色的山桃、黄色的连翘、白色的玉兰,还有那婀娜多姿的西府海棠依次登场,待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开时,春天的花潮就要谢幕了。由于春季气温的波动性较大,每年各种植物的花期早晚都有些变动。对于辛勤的园丁和踏春的人们来说,怎样才能知道各种…  相似文献   
96.
主要环境因素对油茶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影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成花的关键环境因素,以‘长林4号’为材料,对油茶成花过程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因素下,花芽分化期(5月19日)的老叶、新叶及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与油茶能否开花没有相关性。氮素处理的油茶芽发育最为饱满、生长较快,开花时间也最早;光照和生长调节剂处理(除赤霉素外)的油茶都不开花;热及钾处理的油茶末花期明显推迟;养分(氮磷钾)处理的油茶成花率较高,其次是水热处理。可见良好的水肥热条件有利于油茶开花,施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抑制油茶开花。  相似文献   
97.
植物的花期物候与花部综合特征均体现了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是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长期适应进化产生的结果。大花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野外种群中具有雄性植株和两性植株两种不同性别表型。该研究以人为干扰较弱的孤山屯湿地以及人为干扰较强的金川湿地的大花百合为材料, 通过对两种生境间不同性别表型植株的花期物候、花部综合特征以及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探究大花百合的开花及传粉特征在两种生境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种群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均早于金川湿地。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的雄性植株在初开时花粉活力高于金川湿地, 而两种生境间的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花粉活力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雄性植株初开时的花蜜含量较高, 而后缓慢下降; 而在金川湿地内则是先增长, 48 h后开始下降。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花蜜含量在开花24 h后开始下降, 金川湿地内则是48 h后才开始下降。孤山屯湿地内大花百合无论是雄性植株还是两性植株, 糖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均比金川湿地晚。两种生境中大花百合两性植株的柱头可授性均保持较高水平。两种生境分布的大花百合主要传粉昆虫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蓝灰蝶(Everes argiades)和老豹蛱蝶(Argyronome laodice)。孤山屯湿地内中华蜜蜂及蓝灰蝶对大花百合的访花频率均显著低于金川湿地, 但老豹蛱蝶的访花频率显著高于金川湿地。3种访花昆虫中, 中华蜜蜂的访花效率最高, 蓝灰蝶与老豹蛱蝶起到补充授粉的作用。两种生境间大花百合花期物候和花部综合特征的变化与当地小气候和传粉昆虫数量有关, 这种变化是大花百合经过长期适应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8.
分析冬春大棚栽培茉莉Jasminum sambac花期、冠幅、株高、蕾重、分枝、花蕾数以及4种主要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冬春大棚栽培茉莉相比露地栽培花期提早10 d左右,花期延长35 d左右;冬春大棚栽培下茉莉冠幅、分枝数、单株花蕾数在7、8月增长更快,在8、9、10月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株高、百蕾重、蕾径在各月与露地栽培同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与露地栽培相比,冬春大棚栽培下茉莉花蕾中香气物质种类未发生变化,总香气物质和主要香气物质芳樟醇、法呢烯、乙酸苄酯含量在6、8、10月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通过茉莉花设施栽培延长花期、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北方野生花卉珍品——密花舌唇兰@马玉心$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黑龙江157012 @崔大练$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黑龙江157012  相似文献   
100.
在广东鼎湖山,华南云实(LaesalpiniacristaL.)始花期从2月或3月开始,开花后约1周达到盛花期,盛花期持续2~4d,花期可持续到4月底。华南云实基本繁育系统为雌蕊先熟、自交不亲和的异花受精。华南云实传粉方式为风虫媒。其主要传粉者为膜翅目昆虫,该种是云实属植物中首次报道的可行风媒传粉的种类。描述并探讨了华南云实花的结构与其主要传粉者木蜂之间的互动适应,并讨论了传粉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对华南云实开花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