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中国大蒜芥族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大蒜芥族10属14种植物花粉形态分别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族花粉形态可划分为4种类型:(1)具3沟,超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2)具3沟,超长球形,细网状纹饰,外壁1层;(3)具3沟(偶4沟),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4)具6沟,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因此,中国大蒜芥族的花粉形态多样性程度较高,说明了它不是一个自然类群,是一个多系类群,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本文首次报道十字花科锥果芥属植物具6沟花粉,具6沟花粉在十字花科中极为特殊,所以作者将锥果芥属提升为族级,另立新族,即锥果芥族(Tribe Berteroelleae F.Z.Li,G.Y.Tang & Z.Y.Sun,trib.nov.)。  相似文献   
972.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山东菊科莴苣亚族11属18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莴苣亚族植物的花粉呈球形,具3~4沟孔,花粉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粗网眼15~21个,网脊上具1行刺,属于蒲公英(Taraxacum)型,与已报道的莴苣亚族其它属种的花粉形态相一致。通过莴苣亚族属间花粉形态的比较,认为花粉形态在属间分类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73.
2000-2004年对云南省寄生恙螨进行现场调查,共采集到恙螨192种,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报道,目前云南省境内已经发现的恙螨至少有222种,隶属3亚科27属。本文归纳总结了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所记载恙螨的名称及所寄生宿主。  相似文献   
974.
云南省小兽体表革螨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至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了25个县(市),共捕获53种啮齿目、食虫目、攀口目、兔形目和翼手目小兽10803只,从其体表分检出革螨68572只,隶属10科26属80种,其中云南新记录种12种;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到目前为止,整个云南省小兽体表革螨共有10科33属112种。  相似文献   
975.
1997年,Iovanna等在研究急性胰腺损伤的分子变化中首先克隆得到了p8基因.人的p8分子是一个由82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核蛋白,分子内含有一个保守的核定位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与HMG-I/Y蛋白十分相似,该分子在包括胰腺、肝脏、肾脏在内的诸多脏器受到损伤刺激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高水平地上调,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应激分子(stress associated protein).随后的研究显示该基因具有复杂的表达调节模式,在个体发育、肿瘤形成、组织损伤、心肌肥大以及糖尿病性肾病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功能表现在不同组织、细胞中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76.
日本托特螨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托特螨(Tortonia sp.)是盗寄生性携播型螨类的一种。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对来源于日本的日本托特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明确了此螨是营生于授粉昆虫——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的巢筒育房中,属于盗寄生兼腐生性的螨类。在日本,此螨的年生活相有3相,以Ⅲ相中的幼螨、第1和第3若螨、成螨以及携播型第2若螨的虫态在壁蜂育房内过冬;成螨雌雄性比为1:1,无孤雌生殖,雌螨一生产卵量为(264.0±34.0)粒;各螨态在16~32℃温度条件下总发育历期为(52.1±5.5)~(14.7±2.0)d;此螨以寄主壁蜂贮存的食粮——花粉团和壁蜂的粪便为食料,26℃条件下取食这两种食料的发育历期虽有差异,但都能顺利生长发育并完成世代。本研究为日本托特螨的识别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7.
在室内以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Riley)为猎物观察了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parapauperculus Pang的发育历期、捕食量、捕食作用及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拟小食螨瓢虫取食六点始叶螨时完成一个世代需23.2 d,幼虫1~4龄的捕食量分别为9.5、14.5、19.5、64.2头六点始叶螨成螨;成虫期对六点始叶螨成螨的捕食量高达880.4头,拟小食螨瓢虫对六点始叶螨的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Ⅱ方程,拟合的模型方程为Na=1.3843 N/(1+0.0231N),日均最大捕食量为43.29头;拟小食螨瓢虫的捕食率与个体间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1959)模型拟合为E=0.4690P-0.5470。  相似文献   
978.
释放巴氏钝绥螨对沙田柚上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2008年开展释放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Hughes)防治沙田柚上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巴氏钝绥螨能在江西省吉安市沙田柚果园大量繁殖,每株成年沙田柚树上释放3~4盒巴氏钝绥螨,每盒含巴氏钝绥螨600头以上,可有效控制橘全爪螨的危害,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改善橘园生态环境和果品品质。  相似文献   
979.
虫瘿与致瘿昆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光钺  王义平  吴鸿 《昆虫知识》2010,47(2):419-424
虫瘿是由昆虫等致瘿生物诱导寄主植物而产生的一种特异组织。虫瘿对致瘿生物具有提供营养和保护等作用,虫瘿不仅有一定的经济利用和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多数致瘿昆虫是农林害虫。本文对致瘿昆虫在植物上的致瘿部位、致瘿的主要昆虫类群、虫瘿形态结构、虫瘿化学组成、虫瘿对寄主植物的影响以及虫瘿的利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0.
季洁  张艳璇  陈霞  林坚贞 《蛛形学报》2010,19(2):115-119
本研究进行了斯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swirskii (Athias-Henriot)以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Kishida)为猎物时,在15℃、18℃、20℃、25℃、30℃和35℃下的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结果表明15℃时斯氏新小绥螨不能完成发育,18℃时仅少量个体能完成发育.在18~35℃之间,雌螨的发育历期为7.15~18.70 d,雄螨的发育历期为4.00~16.20 d.在20℃~35℃之间,斯氏新小绥螨的雌雄性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20℃时性比最大(1.77),25℃时净增殖率(R0)最大(36.497),35℃时世代生长周期最短(15.433),30℃时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最大,分别为0.197和1.218,种群倍增时间(t)最短(3.513);随着温度的增加,斯氏新小绥螨的平均寿命逐渐变短,20℃时最长(73.40±1.26 d),35℃时最短(25.10±1.20d);25℃时每雌平均产卵量最高(60.44±1.51粒/雌),35℃时日平均产卵量最高(2.06±0.09粒/雌/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