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为更好的研究生长素类化合物及6-苯甲基腺嘌呤(6-BA)对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的影响,以拟南芥主根为材料,从组织学水平比较了IAA、NAA、2,4-D和6-BA对拟南芥主根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抑制效应,发现IAA和NAA效果是相似的,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显著增加根分生区长度,但也显著缩短主根仲长区长度,而2,4-D和6-BA则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显著缩短根分生区长度,同时也显著缩短根伸长区的长度。  相似文献   
92.
粘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是继放线菌、芽胞杆菌之后的第3大类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本文综述了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粘细菌中分离的主要大环类化合物种类、结构特征及来源菌株;然后分别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几方面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概述;最后对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丛枝菌根菌诱导植物抗病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应用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是近年化学生态学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土传病原物具有一定拮抗或抑制作用,能提高植物对土传病害的抗/耐病性.在菌根根际,各种菌群不断产生相互作用,AMF在其中起着抑制病原菌、促进有益菌生长的作用,可与其他桔抗菌结合,用做生防菌.AMF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还有这样几种假设:(1)植物营养得到改善;(2)竞争作用;(3)根系形态结构改变;(4)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5)诱导抗性及诱导系统抗性,即AMF侵染植物根系后,诱导植物体内酚酸类代谢产物增加,使植物产生局部或系统防御反应.深人研究AMF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正确理解菌根的抗病作用,使其能尽快地成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新方法,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目前已经发现的天然1,5-二芳基戊烷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结构特征、生物合成及其改构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5.
植物中存在芪类次生代谢产物(stilbenes)作为一种重要的植保素,不仅能够使植物体本身的抗逆性提高,在人类健康医疗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合成途径具有专一性,需要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的存在,近年来芪合酶基因工程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和重视.介绍了芪合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诱导表达的调控机理,并对其转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芪类次生代谢物在作物品质改良及人类健康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植物中的异戊烯基转移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又称异戊烯基二磷酸合酶,IPPS)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IPPS的链长决定机制,同时分析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蔗糖浓度对发根农杆菌ATCC15834诱导产生的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生长及其葛根素和异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的影响以及液体培养基中蔗糖的消耗变化。结果表明:毛状根在含5%、4%、3%和2%蔗糖的MS培养基中培养16天后的干重增殖倍数分别为11.7、11.9、10.1和5.9;其中尤以3%的蔗糖浓度最有利于毛状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及葛根素的积累;培养12天后,毛状根的葛根素含量达到最高,约5.147mg/gDW;而其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则在培养16天后达到最高,约27.76mg/gDW。在毛状根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蔗糖浓度随着毛状根的生长而降低,其消耗速率与毛状根的生长速度及其可溶性总糖含量成正比。毛状根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在培养12天时达到最高,而培养16天后培养基中的蔗糖消耗完毕。  相似文献   
98.
本文建立了HPLC-ELSD法用以测定中药白薇中四种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分析两种植物来源的白薇药材中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并通过色谱特征分析其与易混淆品白前和徐长卿的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批次直立白薇和蔓生白薇样品中C21甾体皂苷含量差异很大.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白薇主要皂苷成分测定和真伪药材鉴别.  相似文献   
99.
长缘厚朴中的新苯醌及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长缘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W.Smith)树皮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联烯丙基苯对苯醌类物质,命名为木兰醌magnoquinone(1),以及7个已知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2),和厚朴酚honokiol(3),4-o-methylhonokiol(4),3-o-methylmagnolol(5),magnoldehydeB(6),magnolignanA(7)和magnolignanC(8)。研究表明,长缘厚扑可作为中药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100.
研究蓍草Achillea alpine L.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蓍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是(2 E,4 E)-N-(2-methylbutyl)deca-2,4-dienamide(1)、墙草碱(2)、(E,E,Z)-2,4,8-decatrienoicacid isobutylamide-8,9-dehydropellitorine(3)、N-2′-methylbutyl-(E,E)-2,4-decadienam(4)、methyl-(E,E)-2,4,9-oxooctadeca-10,12-dienoate(5)、(S)-14-(E,E)-10,12-methyl 14-hydroxy-9-oxo-octadeca-10,12-dienoate(6)、(E,E)-2,4-undecadiene-8,10-diynamide-N-(2-methylpropyl)(7)、(E,E)-2,4-decadienoic acid p-hydroxyphenethylamide(8)、sinapyl alcohol diisovalerate(9)、(S)-13-hydroxyoctadeca-(Z,E)-9,11-dienoic acid(10)、(E,E)-2,4-decadienamide acid p-methoxyphenethylamide(11)、erythro-N-isobutyl-4,5-dihydroxy-2-(E)-decenamide(12)、3-O-阿魏酰-奎宁酸(13)、肉桂酸(14)、绿原酸(15)、3-O-咖啡酰-5-O-阿魏酰奎宁酸(16)。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4~6、9、10、12、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蓍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在四种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2、5与9在50μM时对MGC-803细胞株具有较弱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依次为38.7%、34.7%、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