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施肥方案对芒果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南贵妃芒Mangifera indica ‘Guifei’为试材,在化肥、有机肥施用量上设置3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芒果果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比较,T1和T2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0%~22.1%,维生素C含量提高8.5%~28.5%,可滴定酸含量下降41.2%~42.4%,固酸比提高94.4%~107.5%;与对照相比,本研究中提供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电导率及pH值,提升土壤肥力。综合而言,T2处理(有机肥5 kg·株-1 + 尿素385 g·株-1 + 过磷酸钙350 g·株-1 + 高钾复合肥700 g·株-1)对改善果实品质和改良土壤肥力性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桔小实蝇对五种芒果气味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伟  刘辉  叶辉 《昆虫知识》2010,47(2):318-321
为了探究寄主气味挥发物对桔小实蝇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对5种芒果气味挥发性物质(乙酸乙酯,α-蒎稀,异松油烯,3-蒈烯和石竹烯)及5种物质混合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桔小实蝇雌、雄虫对5种物质及5种物质混合物的行为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揭示,桔小实蝇成虫对乙酸乙酯有明显的趋性反应,对异松油烯有明显的忌避反应,而对α-蒎烯、3-蒈烯、石竹烯和5种物质的混合物均没有明显的行为定向反应。说明桔小实蝇成虫对芒果不同气味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存在差别,这可为研发桔小实蝇成虫防治新方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3.
以纳他霉素为抑菌剂, 实验测定了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以及活体损伤接种炭疽病菌后, 纳他霉素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的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胞膜完整性、孢子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初步探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3 mg?L -1纳他霉素可显著抑制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落生长, 80 mg?L -1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芒果贮存过程中果实炭疽病斑的扩展。纳他霉素处理后胶孢炭疽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2 mg?L -1纳他霉素处理8小时, 处理组胶孢炭疽菌孢子细胞膜损伤染色率为33.6%, 对照组染色率为13.9%; 处理组胞内活性氧产生染色率达46.9%, 比对照组高39.7%; 同时观察到纳他霉素使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且荧光信号微弱。以上结果表明, 纳他霉素可以破坏胶孢炭疽病菌细胞膜, 诱导活性氧大量积累, 并降低线粒体活性, 从而干扰菌体正常生理活性, 使其代谢活动受影响, 从而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夜间低温对两个芒果(Mangifera indica)品种翡翠芒(Khieo Sawoei)和四季芒(Choke Anand)光合生理的影响.两个芒果品种的幼茼盆栽于全光和50%相对光强下一年.在第二年的冬季,连续7天晚上将芒果幼苗移到4℃的冷库中,白大保持原条件.于低温处理前、处理期间和结束低温处理后10天中测定芒果幼苗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夜间低温导致两个芒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上升.夜间低温对生长在全光下的芒果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比50%光下的更重.翡翠芒的Fv/Fm比四季芒下降的更多,但后者的NPQ上升更多.夜间低温还导致两种光下芒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丙二醛含量、膜的透性和可溶性化合物(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上升.解除低温胁迫后,四季芒Fv/Fm的恢复比翡翠芒的快.解除低温胁迫7天后二者的F发、Fv/Fm能完全恢复.上述结果表明,翡翠芒对低温更敏感,遮荫可以明显缓解两个芒果品种低温引起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组学技术对持续喷水处理的芒果叶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喷水处理打破“午休”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喷水处理条件以实现最佳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提高芒果产量和品质以及响应国家减肥增效政策具有理论意义。【方法】以元江“台农一号”芒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坐果期芒果在“午休”时段(12:30—14:10)喷水3次,每次喷水20 min,间隔20 min,以不喷水为对照,并以2组3个不同时期叶片进行Illumina Hi SeqTM 62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午休”时段喷水与不喷水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ESeq对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以|log2αFC|>1,P<0.05为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条件。【结果】3个时期分别获得3 789,2 885,1 667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与细胞组分分类中的膜、膜的固有成分、膜的组成成分等条目密切相关,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昼夜节律、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碳固定、角质和亚硫酸盐及蜡的生物合成、卟啉和叶绿素的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甘油酯质代谢等代谢途径。根据富集结果筛选8个差异表达基因表达分析,经实时荧光定量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结论】CAO和POR基因表达延后,推测喷水处理可以延长叶绿素的合成时间;FBPase和SBPase的基因表达略微降低,推测叶面喷水调控基因的表达量降至缓解芒果午休的最适范围内,有利于树体积累碳同化物,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用拍打法定期定点监测了海南省乐东、东方和儋州三地不同果园内花果期蓟马种类及其数量的变化情况,为芒果园蓟马的监测与适时防控提供数据支撑。三地共采集到2科8属18种蓟马,其中儋州果园的蓟马物种丰富度最高(16种),乐东和东方分别为11种和9种;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及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为海南芒果园普遍发生的恒有种。乐东、东方及儋州三地果园蓟马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153、0.834和1.371,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81、0.379和0.494,表明不同种类数量分布不均一,其中优势种花蓟马在群落中的数量较大。三地果园花期不同阶段芒果植株上的蓟马种类数及虫口数均表现为花穗初抽期少,随着花穗抽长蓟马种类数及虫口数均逐渐增加,至盛花或谢花期种类数达最多,其中儋州盛花期种类多达13种;座果后,特别是小果期种类数及虫口数均迅速下降。成虫与若虫在种群中的占比随芒果花期的发展有明显变化,三地果园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花穗初抽期以成虫为主,占种群总量的比例达95.0%~100%;随着花穗抽长,成虫占比逐渐下降,至谢花或座果期达最低,随后再升高。芒果花期不同阶段若虫占比与该阶段至座果期所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明确了海南不同地区芒果园的蓟马种类,以茶黄蓟马、花蓟马及黄胸蓟马为海南普遍发生的恒有种。芒果花果期蓟马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H′)以儋州最高,为1.371。花穗抽长期蓟马开始迁入果园,其种类数及虫口数均逐渐增加,至盛花或谢花期种类数达最多;座果后,蓟马开始迁出。  相似文献   
77.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观测了采前喷施草酸或钙后采收期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细胞钙含量和分布情况, 探讨钙含量和分布变化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前经草酸或钙处理的果实果皮和果肉细胞排列较规则且致密, 淀粉粒分布较多。采前草酸或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皮和外果肉组织的钙含量;疏松结合态钙均匀分布在果皮和果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和质体中, 并在液泡内堆积; 而对照果实的液泡膜模糊, 钙颗粒较少。实验证明采前喷施草酸或钙能维持果实细胞的形态, 提高果实细胞的钙含量, 影响钙的分布, 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并可增加果实营养。  相似文献   
78.
根据已知物种NBS抗病类基因(RGA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芒果品种“金煌”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10条同源序列(pp-1~10,GenBnak登录号为HM446507~16)。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在200~300bp区间存在较大变异,Pi值都在0.4以上。同源性分析表明这些序列的同源性差异范围从11.0%~98.4%,离散值范围为1.6~100.7, 10条RGAs可以分为两大类。蛋白序列分析表明,pp-1~10都具有开放读码框,编码的蛋白含有典型的NBS抗病类基因所拥有的P-loop和Kinase-2a结构域,通过同源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TIR-NBS-LRR和CC-NBS-LRR两类,与已知物种同源性分别为22%~60%。  相似文献   
79.
芒果单胚型品种‘金煌’、‘贵妃’和多胚型品种‘红玉’、‘白象牙’为试材,选择4个品种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同龄芒果园,每品种选取生长势一致植株各18株,自盛花后每品种每周各选取30个果测定其营养成分,比较单胚与多胚类型芒果发育及后熟过程中主要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芒果果实品质及芒果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单胚品种芒果从果实发育初期到后熟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2)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品种成熟前的最高值和后熟期的最终值均为多胚品种高于单胚品种(‘红玉’>‘白象牙’>‘贵妃’>‘金煌’)。(3)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固酸比的变化趋势均为前期平缓,进入后熟期后各品种的固酸比均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其峰值表现为‘金煌’(83.8%)>‘白象牙’(50.04%)>‘贵妃’(49.41 %)>‘红玉’(29.52%)。(4)芒果果实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后熟期的峰值和最终值单胚品种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且单胚品种的果肉黄色较多胚品种明显。研究表明,单胚品种芒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多胚品种。  相似文献   
80.
芒果防腐保鲜的有效措施--紫外线照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 2 0 0 1年 10月号 76 7~ 773页报道 :芒果是世界市场中最常见的热带果品 ,与很多种其他的热带和亚热带果品相同 ,芒果在采后对多种病害均极为敏感 ,采后保鲜期一般不超过 2~ 3wk。过度成熟和病原菌感染是导致芒果采后腐烂的重要因素。冷藏是保存采后芒果的最常用的方法。但已观察到 ,“TommyAtkins”芒果在 10℃下经过 2天 ,充分成熟的“Kent”芒果在 13℃下经过 10天 ,均可遭受冷害。鉴于美国FDA已从 1986年开始 ,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