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7 毫秒
71.
采用PCR技术从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中扩增获得红色荧光蛋白基因all1280 gaf2,并利用Bam H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将该基因插入到pET-30a(+)中,构建表达载体pET-all1280 gaf2。将该表达载体与藻胆色素生物合成质粒pACYC-ho1-pcyA同时转化到大肠杆菌E. coli BL21 (DE3),表达后获得大肠杆菌色素细胞。结果显示,该色素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具有红色荧光,且在15E/15Z态之间具有可逆光效应。进一步以pET-all1280 gaf2为模板,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在all1280 gaf2基因中引入C53A突变,获得了突变体All1280 GAF2 (C53A)。将All1280 GAF2 (C53A)与藻胆色素在E. coli BL21 (DE3)中共表达,获得了比野生型红色荧光更强的大肠杆菌色素细胞。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All1280 GAF2 (C53A)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和荧光量子产率,红色荧光更强。  相似文献   
72.
TZP (TANDEM ZINC-FINGER/PLUS3)是近年来鉴定到的一个光信号转导途径新组分, 在光介导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TZP不仅负调控蓝光信号途径, 参与光敏色素B (phyB)介导的开花调控过程, 还参与调控phyA在体内的蛋白质磷酸化。对TZP生化活性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光信号调控网络, 也可为设计和培育具有耐密理想株型及高光效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该文系统总结了TZP在植物光信号途径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 并提出未来TZP功能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3.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预测,到2100年CO2浓度会出现430~480、580~720、720~1000和>1000μmol·mol-1 4种不同情景,而目前同时探究所有CO2情景下植物响应情况的研究很少。本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分别探究自然大气浓度(约400μmol·mol-1)、550、750和1000μmol·mol-1 4个CO2水平在生长季内对一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期间,550、750和1000μmol·mol-1浓度下木荷幼苗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提升32.7%、66.7%、82.7%,胞间CO2浓度分别平均增加60.3%、126.2%、223.9%,而高浓度CO2对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随着熏气时间延长,可能受叶片氮含量减少等非...  相似文献   
74.
崔静  徐明芳  章群  李瑶  曾晓舒  李莎 《生物多样性》2022,30(5):21485-144
角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是东亚沿海重要的鲽形目经济鱼类,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其种质资源, 有必要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本研究测定了中国和日本沿海7个群体200尾角木叶鲽线粒体控制区(CR) 5'端、细胞色素b (Cytb)和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2)基因序列, 比较不同标记在解析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阐明中日沿海角木叶鲽群体间出现遗传分化的分子机制。CR序列分析发现中日沿海7个角木叶鲽群体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 = 0.9699)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 = 0.0061); 各群体间无显著的遗传分化(FST = -0.0197-0.0184, P > 0.05); 单倍型网络未显示出明显的地理聚群和谱系结构; 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99.17%)。进一步通过CytbND2基因分别与CR序列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表现为高Hd (0.9683-0.9829)低π (0.0050-0.0063)模式, 仅有ND2基因分析FST值(FST = 0.0302, P < 0.05)显示了中国碣石(GDJS)和日本明石(JAP)群体间显著的低水平遗传分化现象。CRCytbND2的单倍型网络图均无明显的地理聚类和谱系结构, AMOVA分析也显示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 98.39%)。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角木叶鲽可能在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 扩张时间分别为31.93-9.58万年前(CR)、27.53-22.02万年前(Cytb)和26.99-18.75万年前(ND2)。综上所述, 中日沿海的角木叶鲽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 GDJS和JAP群体间存在低度分化; ND2基因比CRCytb序列更适于分析角木叶鲽种群遗传结构, 选择多个遗传标记可有效弥补单一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的局限性; 推测冰期两大独立避难所的形成及GDJS和JAP群体距离相隔较远是其发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中日沿海角木叶鲽渔业资源的种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对高浓度铵(NH+4)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是处理养殖废水的优选植物。探究外源铵对绿狐尾藻光合色素组成及氮(N)、磷(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对提高绿狐尾藻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置0、0.1、1、5、15、30 mmol·L-1 6个NH4+浓度, 室内培养21天, 测定分析不同铵浓度下绿狐尾藻叶绿素含量、N含量、P含量和N: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外源铵浓度增加, 绿狐尾藻的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 且通过拟合曲线方程发现, 外源铵在16.22和12.58 mmol·L-1时, 其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达到最大值。随外源铵浓度的增加, 绿狐尾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 而茎中叶绿素含量增加, 且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幅度比叶绿素b大, 但对叶绿素a/b影响不显著, 仅在5 mmol·L-1处理时茎叶绿素a/b显著下降。随外源铵浓度增加, 与CK相比, 叶片和茎的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85%-235%和127%-373%, 叶片P含量增幅为49%-51%。当外源铵浓度不大于15 mmol·L-1时, 叶片和茎的N含量、N:P增加速度较快, 且相对茎高和相对生物量增长较快。相关分析表明, 叶片N、P含量和N:P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在茎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 外源铵浓度在12-16 mmol·L-1范围内时, 绿狐尾藻生长良好, 生物量更大, N和P的吸收量更高, 从而利用其构建的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去除污染废水的N、P, 达到高效净化水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红曲色素(MPs)是红曲霉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目的]本研究从紫色红曲霉Mp-21中克隆了一个红曲色素产生相关PigE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PigE基因进行敲除,从表型、显微结构、生长速率、红曲色素、桔霉素等方面分析基因缺失前后的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PigE基因的缺失主要导致黄色素产量的提高和种类的增多。与野生型Mp-21菌株以产生红色素为主的色素混合物相比,△PigE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并且新产生了至少5种新的黄色素△PigE液体发酵13 d后,红曲色素的总色价达到了3548.2 U/g,约为野生型Mp-21菌株的4.82倍;而△PigE桔霉素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产生的时间延迟。[结论]PigE基因的缺失可能阻断了黄色素向橙色素的转化途径,使△PigE更趋向于黄色素的形成。由于红色素的形成需要较复杂的条件,如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适宜的pH值等,△PigE更倾向于先合成黄色素,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本研究为高产黄色素基因工程红曲霉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红花黄色素对新生鼠缺氧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缺氧后脑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神经原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红花黄色素抗缺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SD新生鼠缺氧模型,于缺氧前30 min腹腔注射红花黄色素生药7g/kg,缺氧40 min后复氧48 h,提取脑组织总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三种NOS mRNA的表达量.结果:新生鼠缺氧再复氧48 h,脑内iNOS、nNOS基因表达上升(P<0.05),预先给予红花黄色素能抑制iNOS、nNOS基因的表达(P<0.05),但eNOS基因表达不受影响.结论:红花黄色素对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NO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硫丹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几种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0.6%的硫丹喷施黄瓜幼苗4d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21.00%-38.57%、21.27%-38.69%、20.22%-38.24%、6.60%-49.24%和13.54%-68.85%;叶绿素酶活性上升16.51%-72.80%;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合酶和脱水酶活性分别下降14.14%-44.61%和4.38%-40.11%。讨论了硫丹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9.
光对豌豆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0.
细胞色素P450 2D6缺陷型等位基因的家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等位基因特民扩增法(ASA)为基础的基因分型法,对细胞色素P4502D6 (CYP2D6)缺陷型等位基因携带者的9个家庭共38个进行了基因分型,并与用右旋美沙芬为 探针的表型分型法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CYP2D6酶缺陷型等位基因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bstract:A genotyp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and a phenotyping procedure with dextromethorphan as a probe were employed in familial study of nine families with 38 members for the cytochrome P450 2D6(CYP2D6)deficient alleles——CYP2D6A,CYP2D6B,CYP2D6D and CYP2D6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P2D6 deficient alleles were inherited a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tra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