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生物磁学》2010,(3):I0001-I0002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1月11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与恶性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尽管这项成果的临床应用仍比较有限,但将来有潜力与其他患病风险因素一道用来尽早预测哪类男性更易患恶性前列腺癌。这项研究成果1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5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属于炎症趋化因子CC亚族成员,它能趋化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诱导内皮细胞、单核细胞释放黏附因子,使单核/巨噬细胞向病变处聚集。这些免疫及炎症过程有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其干预治疗,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上调的影响因素,深入了解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应用单药替莫唑胺(TMZ)方案化疗与尼莫司汀联合顺铂(ACNU+DDP)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60例,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TMZ和ACNU+DDP两组,按标准方案分别给予4~6个疗程的化疗.每个化疗期间分别复查头颅MRI及肝肾功、血细胞分析,并与化疗前资料相比较,判断病情变化.结果:TMZ组有效率达为44.0%,ACNU+DDP组为14.28%,两组相差显著(P<0.05).TMZ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为16.0%,ACNU+DDP组为31.43%,两组相差显著(P<0.05).结论:TMZ比ACNU+DDP不仅能更好的改善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酶COX-2在宫颈癌及癌前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半定量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COX-2在35例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40例宫颈癌和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经免疫组化检测,COX-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CIN宫颈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4%,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经RT-PCR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中无COX-2 mRNA表达,CIN宫颈组织中COX-2mRNA相对含量为0.291±0.214,宫颈癌组织中相对含量为0.357±0.173,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经Western-blot检测.COX-2蛋白在宫颈癌Ⅰ、Ⅱ、Ⅲ期中相对含量分别为40.27±13.67,56.98±21.13和84.21±22.74,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不表达于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可能参与了宫颈癌早期的发生发展.宫颈组织中COX-2的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估计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2型糖尿病患者61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分成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0例)、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1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对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出血清MCP-1,比较组间血清MCP-1水平的异常。(2)测出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水平,分析各指标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以T2DM组为整体,有无下肢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用MCP-1等其它危险因素为自变量,Logstic回归分析,病程、收缩压和MCP-1入回归方程。结论:MCP-1可能是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3月期间在通山县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就诊的1256位女性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HP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级别组HPV的阳性率。结果:各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病变级别增加总阳性率逐渐上升。结论:HPV在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且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有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 DNA可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临床检验技术,作为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者(PVD)50例,糖尿病无下肢血管病变者(NPVD)50例;正常人(NC)40例。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血脂等指标,并测定其临床一般资料,记录身高、体重等。结果:糖尿病合并PVD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无PVD、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无PVD组与NC组相比,糖尿病无PVD组血清Cys C水平也高于NC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有PVD与Cys C、糖尿病病程(Course)、血糖(FBG)、年龄(Age)相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病程、年龄是PVD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并PVD的发生与发展除了与病程、年龄有关外,还可能与胱抑素C有关。  相似文献   
59.
葡萄糖通过血脑屏障从血液中进入脑组织必须依赖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帮助.GLUT1是血脑屏障上最主要的GLUT,也是脑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分子标记.动物研究显示在急性脑缺血后脑内的GLUT1表达增加.检测了7例慢性微血管缺血性脑血管病变(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尸检脑组织中的GLUT1水平,并与11例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GLUT1水平在ICVD组中降低.其降低可能是由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的下调所致.但是,在ICVD脑组织中的GLUT1水平降低不伴随有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水平的下降.上述结果为探讨脑缺血病变的机理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0.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65-47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是将脐血、外周血和骨髓等不同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经适当浓度的IFN-γ、IL-2和CD3单抗等联合诱导后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溶瘤谱广、对耐药细胞株也有杀伤作用,且兼有T细胞强大的杀伤活性和NK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non-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non-MHC)限制性的特点,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恶性血液肿瘤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生存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