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荣荣  李敏  孙珊珊  闫江  张虎芳  白明 《昆虫学报》2022,65(10):1343-1353
【目的】本研究对红角辉蝽Carbula crassiventris和紫翅果蝽Carpocoris purpureipennis完整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以探究蝽亚科(Pentatominae)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并重建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红角辉蝽和紫翅果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进行组装和注释。基于这2个种和其他30个蝽亚科分类单元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第1和2位密码子以及2个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贝叶斯和最大似然法重建蝽亚科系统发育树。【结果】红角辉蝽和紫翅果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 824 和16 575 bp, 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控制区。蝽亚科内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保守且没有发现基因重排。此外,蝽亚科内的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和RNA结构均较为保守; 控制区重复序列拥有不同的长度、类型和拷贝数。基于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重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二星蝽族(Eysarcorini)、果蝽族(Carpocorini)、稻绿蝽族(Nezarini)和Antestiini构成一个稳定分枝。【结论】系统发育分析支持辉蝽属Carbula应属于二星蝽族,而果蝽属Carpocoris、斑须蝽属Dolycoris和珠蝽属Rubiconia同属于果蝽族。  相似文献   
9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5属14种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该亚科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长度、宽度及端壁斜度角有较大的差别。(2)孔纹导管在该亚科植物种中均存在,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仅见于苹果属和花楸属中。(3)导管分子管壁除苹果属及山楂属中的毛山楂、辽宁山楂外均有螺纹加厚。(4)纹孔的排列方式为互列式、对列式及互列、对列同时存在。(5)在所观察的植物中花楸、山荆子、无毛山楂导管端壁具单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其余种的导管端壁仅具单穿孔板。(6)导管纹孔膜残留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表明,导管分子管腔的微形态结构特征,可为该亚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形态学依据;导管分子微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3.
记述了新疆玛纳斯古近纪安集海河组发现的鲤科(Cyprinidae)一新属、种——刘氏天山鱼(Tianshanicus liui gen.et sp.nov.)。新属具有臀鳍分叉鳍条多于7根、体长形稍侧扁、口端位、下咽齿近锥形而齿尖前后略侧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棘、背鳍起点略在腹鳍起点之后以及尾鳍深分叉等特征,表明它应属于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sensu Cavender & Coburn,1992)。然而,它又具有额骨前宽后窄、顶骨长方形、膜质蝶耳骨很大、齿骨冠状突较低、鳃盖骨近长方形等特征而有别于本亚科中其他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却见诸于现生的胭脂鱼类Myxocyprinus中,这将对研究雅罗鱼类的起源很有意义。根据鱼化石和哺乳化石的证据,认为含鱼层的时代为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94.
描述陕西佛坪红蚁属1新种,即郑氏红蚁Myrmica zhengi sp.nov.。新种体色极浅;头部正面观方形;前中胸背板刻纹横形,但极不规则;并胸腹节刺粗壮,基部宽;后腹第1节背板基侧具明显细纵刻纹与近似种类相区别。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副模标本分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5.
记述采自云南的拟峰斑螟属Anabasis Heinrich1新种,即郑氏拟峰斑螟Anabasis zhengi sp.nov.。文中附有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提供了拟峰斑螟属包括新种在内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6.
报道中国云南巨须隐翅虫属Oxyporus Fablicius和巨须隐翅虫亚属subgenus Oxyporus的4个种,其中包括2新种,玉龙巨须隐翅虫Oxyporus (Oxyporus) yulong sp.nov.和李氏巨须隐翅虫O.(O.)lii sp.nov.,补充了仙台巨须隐翅虫O.germanus Sharp和横沟巨须隐翅虫O.transversesulcatus Bernhauer新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97.
刺玛蠊属Margattina Bey-Bienko,1958是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新的同物异名。记述了产于中国的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的3新种并提出1新组合:华丽玛蠊M.speciosa sp.nov.,分布于湖南、江西;岔突玛蠊M.furcata sp.nov.,分布于贵州;无斑玛蠊M.immaculata sp.nov.,分布于浙江;三刺玛蠊M.trispinosa (Bey-Bienko,1958)comb.nov.,且附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8.
记述了中国花天牛亚科1新纪录属角花天牛属Munamizoa Matsushitaet Tamanuki,1940及1新种长白山角花天牛Munamizoa changbai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吉林省长白山,保存在北华大学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
利用28S rDNA D1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测定了12个内群属和2种外群的28SrDNAD1片段,并结合GenBank中3个同亚科种类该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分析。采用2种建树方法(距离邻近法NJ和最大俭约法MP)分析了直突摇蚊亚科内属级分类单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滨海摇蚊属Clunio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与该属营海洋生活的特殊性一致。心突摇蚊属和真开氏摇蚊属互为姐妹群,流环足摇蚊属和刀突摇蚊属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相结果一致。其它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因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同时证明28S rDNA D1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昆虫属级及属内阶元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记述中国西藏莱甲属LaenaDejean1新种Laenazhengisp nov.,提供了整体和阳茎的照片以及足、触角和肛节的线条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郑氏莱甲,新种Laena zhengisp.nov.(图1~9)新种与Laena hingstoniSchuster,1926(模式产地:西藏与锡金接壤的Jelap La)在外型上相似,两者的共同点是前胸背板基缘都有饰边,前胸背板盘区和鞘翅行间都有直立长毛,但前胸背板的形状不同;前者的中后足胫节端部内侧有细钩,后足胫节中部内侧有小刺,而后者没有这样的特征。正模♂,西藏墨脱县汗密,海拔2200m,2005-08-19,唐亮采。(原采集标签记录是:Hanmi Moto Coun.XizangA.R.alt.2200m,19-08-2005,TANG Liang leg.)。副模1♀,纪录同正模。词源学: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郑哲民教授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