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3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而致瘤性DNA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致瘤性DNA病毒的整合可以使宿主细胞正常组织逐步向炎症组织转变,并可导致癌变.病毒整合可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和重排,产生新的融合基因,并导致宿主基因表达异常,也是病毒本身得以复制,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并长期维系自我生存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对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规律以及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致瘤效应的研究和进展,并展望致瘤性DNA病毒整合的研究方向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常规病原菌检验流程对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离到的疑似大肠埃希菌采用多重PCR和单重PCR进行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各型DEC进行18种常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1 019例急性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396株病原菌,其中DEC 230株,分离率为22.6%,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8.1%,居病原菌首位。230株DEC中,ETEC占56.5%,EAEC占30.4%,EPEC占8.7%,STEC占0.4%,混合型DEC占0.9%,未发现EIEC。各型DEC全年均有检出,其中夏季(6~8月)分离率最高,达24.0%,患者主要分布在19~45岁,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1.8%和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49.3%,对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6.4%、35.7%、30.9%,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5.0%,未出现亚胺培南耐药株。207株DEC中,产ESBLs菌株占41.1%,多重耐药菌株占44.9%。结论 DEC是本地区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是临床肠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病原之一,尤其是同时携带多型别毒力基因菌株及产ESBLs菌株和多重耐药菌。长期持续监测其分布及耐药趋势,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11例肿瘤致癫痫病患者在脑皮质电图和深部电极描记监测致癫痫灶下,行肿瘤和致痫灶的切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和致痫灶内的细胞浆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细丝、纤维联结蛋白和内皮细胞及电镜观察。发现致痫灶分别在肿瘤灶(5例)和肿瘤的周边区(6例)内,每一致痫灶内见残留神经元或变性的轴索由瘤性或增生的星形细胞的胶质原纤维或增生血管周细胞的胶原原纤维围绕或包绕;致痫灶内神经元固缩或空泡变性,线粒体肿胀、粗面内浆网扩张,轴索变性及髓鞘板层分离。结合上述所见,讨论了星形细胞在癫痫发作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74.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是利用特定的转录因子诱导体细胞获得的,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进行无限的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成三个胚层的能力。iPSC有可能提供无限的自体细胞治疗,目前研究已经证实,不同种类疾病的患者提供的成体细胞诱导后可产生种类繁多的iPSC,这项技术给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多类疾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并有可能避免利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治疗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反应。本文回顾iPSC技术优化过程,着重关注应用i PSC建立细胞模型、进行细胞治疗的进展,并探讨iPSC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5.
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益生菌B.animalis V9对腹泻动物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腹泻SPF鼠,喂服B.animalis V9,观察并检测腹泻致病菌,并在体外试验益生菌B.animalisV9对腹泻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SPF鼠致泻动物模型喂食B.animalisV9,剂量为1.0×10^8CFU/(只·d),3d后腹泻治愈率为90%,死亡率为9%,对照组自然恢复率为16%,死亡率为41%,其余仍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B.animalis V9在体外对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共同培养60h后均未检测到上述4种致病菌。结论B.animalisV9可以有效的对腹泻小鼠进行治疗,其机制在于B.animalisV9对致泻菌株具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旨在探索Ⅰ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代致弱后基因组突变NS2A-C60A对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对传代致弱及原始乙脑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构预测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WB)确定了目标研究位点NS2A-C60A;然后使用反向遗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拯救了包含NS2A-C60A单点突变的病毒株;最后利用噬斑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双萤光素酶分析,WB以及炎性因子检测和动物实验研究了该单点突变对于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首次研究发现Ⅰ型乙脑病毒传代致弱会导致NS1'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以及可能的相关位点NS2A-C60A,并成功拯救获得了NS2A-C60A单点突变毒株rJEV-C60A,研究发现NS2A-C60A突变对乙脑病毒的生长特性及噬斑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显著降低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该位点突变能够轻微阻碍乙脑病毒对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S2A-C60A点突变病毒与原毒株具有相似的神经毒力,说明该位点突变不是影响乙脑病毒毒力致弱的关键位点。结论:新发现的NS2A-C60A位点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但是对其增殖、诱导炎症及神经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7.
质粒DNA疫苗在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生产商进行生产和临床前评价DNA疫苗提供了初步指南。为有利于生物评价和研究中心 (CBER)与生产商之间的沟通 ,对于DNA疫苗的生物学和物理特性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质粒DNA的定义为 :在适当的宿主系统中 ,可以生产插入在质粒DNA中所需的抗原基因。质粒DNA目前都是来自细菌质粒的组构体 ,它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传染源的基因。这些质粒包含有在细菌中所必须的选择和复制的DNA序列、真核启动子和增强子、基因表达的转录终止和poly(A)序列。有关DNA疫苗的生产、临床前的评价、临床研究的规则与其它生物产…  相似文献   
78.
79.
采用冰冻蚀刻电镜术揭示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卵黄溶致液晶(YLLC)的缺陷.缺陷主要类型为共焦域、壁、位错(螺旋平动位错和刃位错)、向错、Grandjiean台阶和箍缩.讨论了生物体内YLLC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生物体内溶致液晶对生物膜性结构的形成和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黄曲霉毒素是由多种曲霉属真菌产生的强致癌物,在多种恶劣环境中有极高的稳定性,该毒素分布广泛,与人类和动物接触可能性较大,因此也被认为是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饮食风险因素之一。此外,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产生其他有毒物质,加之某些降解技术可能会破坏营养物质的结构,从而降低产品质量。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给全球卫生体系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负担。尽管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美的方法解决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问题,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成为当代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致毒机理、常用的降解方法及其优缺点,系统总结了生物法和新型纳米材料在黄曲霉毒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目前使用生物技术手段和新型纳米材料降解黄曲霉毒素有着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高效性,因而未来可将黄曲霉毒素新型降解方法的研究聚焦于此,期望为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开发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