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高效杀蚊苏云金芽孢杆菌BRC-LLP29的发酵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BRC-LLP29为新型高效杀蚊菌株,应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其杀蚊毒力的发酵培养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最佳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氮源为typetone、大豆蛋白胨、干酪素;最佳金属离子为Mg2+、Al3+.采用二水平Placl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毒力的8因素进行显著性筛选,获得培养基成分中3个重要影响因子:葡萄糖、干酪素和Al2(SO43;运用爬坡路径法对这3种因子进行试验,获得3种重要因子的最适浓度范围;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3个重要因子的交互作用和最佳条件,确定BRC-LLP29菌株最佳毒力水平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9.8g/L、干酪素28.4g/L、Al2(SO431.2g/L、MgSO4 2g/L、K2HPO4 3g/L、CaCO3 0.5g/L,优化后毒力水平达到致死率61.11%,与响应面数学模型的预测值只有5.91%的误差.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1°,发酵初始pH为7.0,摇瓶装量为40mL/250mL三角瓶,每瓶的接种量为3.5%,发酵72h,对致倦库蚊最终致死率达到最高为83.33%.  相似文献   
152.
虫瘿—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奇特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瘿是昆虫刺激产生的植物不正常组织。造瘿昆虫几乎能在高等植物的所有类群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虫瘿,甚至能在同一种植物上形成多种形态不一的虫瘿。虫瘿形成的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是昆虫控制了虫瘿的形成,但植物细胞也参与了虫瘿形成的调控。为了探索这一神秘的领域,科学家们已经对昆虫的刺激物以及植物的反应作了大量的研究,未来工作的难点将是如何把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3.
在家兔半慢性“孤立脑”制备上刺激颈迷走神经,可诱发睡眠。这一诱发睡眠具有慢波睡眠的特点。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刺激期睡眠总量增加了34%;睡眠持续时间增加了106%;δ指数增加了89%。刺激减压神经或膈下迷走神经,则无诱发睡眠的作用,据此探讨了家兔迷走神经内具有诱发睡眠作用的传入纤维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蚊虫是传播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害虫, 对其组织形态学的认识是开展众多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虫组织结构及形态, 为媒介蚊虫的抗药性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法和HE染色, 结合活体内脏器官解剖及光学显微镜观察,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致倦库蚊组织结构做详尽展示。【结果】获得结构完整、 染色清晰、 定位准确的消化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HE染色石蜡切片。【结论】探讨了改进制片和染色过程中一些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结果为利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蚊虫体内抗药性基因的准确定位及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5.
盆栽榕树蓟马种类及优势种榕管蓟马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盆栽榕树蓟马的种类, 了解蓟马优势种对在同一温室内混合种植的榕属及非榕属盆栽植物的致害性差异, 以福建漳州、 福州和泉州等地的盆栽榕树种植基地为观测点, 采集榕树叶片, 调查蓟马种类, 确定优势种蓟马; 以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紫葳科菜豆树属、 木棉科瓜栗属和桑科榕属等不同科属盆栽植物为试验材料, 测试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 Zimmerman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结果表明: 盆栽榕树蓟马种类有2亚目, 2科, 8属, 9种, 优势种为榕管蓟马, 常见种为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Karny和榕腿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 Zimmermann, 其他6种蓟马均为偶见种。榕管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致害性差异显著, 以对桑科榕属植物致害性为最强, 而对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紫葳科菜豆树属和木棉科瓜栗属等其他植物的致害性较弱。在6种榕属植物中, 榕管蓟马对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 榕树F. microcarpa Linn. f.、 花叶垂叶榕F. benjamina cv. Golden Princess等3种榕属植物的为害等级均达3级以上, 以垂叶榕最重, 榕树次之, 花叶垂叶榕略轻; 对金叶榕F. microcarpa cv. Golden Leaves、 黑叶橡胶榕F. elastica cv. Deocora Burgundy、 斑叶橡胶榕F. elastica var. variegata等3种榕属植物的为害很轻, 为害等级均仅为1级; 同时, 榕管蓟马在金叶榕、 黑叶橡胶榕和斑叶橡胶榕上繁殖力弱、 无法完成世代, 而在榕树、 垂叶榕和花叶垂叶榕上繁殖力强、 能完成世代, 但以在垂叶榕上的发育情况最好。研究可为选择利用寄主植物抗虫性来有效防控盆栽榕树蓟马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6.
论文就有机磷农药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毒性机理以及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相对于水生甲壳类和鱼类,有机磷农药对藻类毒性较低,EC50一般高于1mg/L,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大致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有机磷农药之间及其与其它化合物之间具有联合毒性作用。有机磷农药对藻细胞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而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是有机磷农药对藻类毒性效应的重要致毒机制。浮游植物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性差异以及施药引起的浮游动物对藻类的选择性摄食,可能会导致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7.
黄瓜花叶病毒致弱卫星RNA对辅助病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黄瓜花叶病毒(CMV)弱病毒株的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含量变化,将一个卫星RNA介导的CMV弱病毒株NDM-1与CMV强毒株在4种寄主系统上进行对照实验.采用RNA点杂交方法,检测从早期接种病毒到大田释放阶段(病毒接种后5到40天),寄主植物叶组织中的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弱病毒株NDM-1基因组RNA和卫星RNA负荷量具有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趋势一致但程度不同.它们在番茄上的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寄主而且病毒的致弱效果最明显:在接种后的5~10天 (生产上接种育苗的保护期) ,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相对含量上升,到40天(大田释放期) 时回落至最低.比较NDM-1于不同时间在各寄主上的卫星RNA和基因组RNA的相对比值:在40天时,寄主番茄上的相对比值达15.8,与在其他寄主上和其他时间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即此时卫星RNA达到含量优势.说明弱病毒NDM-1在番茄上的致弱机制为:卫星RNA的大量复制对CMV基因组RNA产生抑制作用.此弱病毒株在烟草和心叶烟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8.
抗蝮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云 《蛇志》2004,16(4):4-4
抗蝮蛇毒血清是治疗蝮蛇咬伤的唯一特效药,可引起少数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如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我院于1992~2004年共收治蝮蛇咬伤患者2716例,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2358例,出现过敏性休克16例,发生率6.7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9.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毒力因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等32株试验菌株做特异性检测;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7 CFU/mL、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3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25 CFU/mL、肠侵袭性大肠杆菌42 CFU/mL.[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是食品中病原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0.
[目的]为了探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水禽致病性差异的分子致病机理.[方法]我们对从野鸭分离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其中A/mallard/Huadong/Y/2003(Y)是对麻鸭无致病性病毒,而 A/mallard/Huadong/S/2005(S)是对麻鸭高致病性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一系列单个和多个基因组合替换基因重排病毒,并验证重排病毒在麻鸭上的致病力.[结果]研究表明,PB2, PB1, PA(3P), HA单基因以及3P基因组合替换的使S病毒对麻鸭的毒力完全致弱,但相应的基因替换后仅使Y病毒对麻鸭的毒力略有上升.两病毒的其它基因对毒力影响较小.[结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麻鸭的致病力受多基因调控,且这种调控作用在不同病毒骨架上的影响不一致,强毒受影响程度远比弱毒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