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提出一个听觉外周及部分中枢系统的计算模型。除基底膜、内毛细胞/突触模型之外,我们实现了对耳蜗核三个子核(AVCN、PVCN、DCN)的模拟,并且根据上橄榄复合体到耳蜗外毛细胞的下行联接能明显地提高发放率谱表示这一生理依据,利用同步谱特征实现了对基底膜外毛细胞的自适应反馈控制,增强了在噪声环境及语音强度变化情况下的发放率谱表示  相似文献   
32.
视网膜单细胞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台基于37单元变形镜、Shack-hartman波前像差传感器和12位科研级CCD相机的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相机。采用一个中心波长为679nm的超辐射二极管(SLD)作为相机的光源,通过将超辐射二极管和多模光纤耦合,显著减小了SLD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从而消除了散斑噪声对成像的影响。多模光纤的输出提供了一种高亮度、均匀照明的光源,使人眼视网膜单细胞成像的速度达到4.8幅/秒。  相似文献   
33.
一种基于LED灯的自适应捕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李鹏  金基宇  赵昕  王智森 《昆虫学报》2013,56(11):1306-1313
害虫对光的敏感波长是随害虫种类、 季节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传统捕虫灯存在发光波长类型较少、 灯与灯之间独立工作不通信的问题, 会造成捕虫灯捕虫有效性低、 能源浪费等问题。为了解决单个捕虫灯发光波长的单一性和多灯独立工作问题,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应的系统设计, 得出多个灯捕虫量的最大期望值, 提出了单灯的多波长性实现方法和多灯的协调工作算法。其中单灯的多波长性是基于LED灯多波长性、 低功耗性、 易于维护等性质提出的; 多灯的协调工作算法是指通过中心节点灯与各节点灯的协调通信, 使单灯可自适应控制自身发光波长, 最终使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灯波长为最佳波长, 小部分节点灯为非最佳波长, 这种方法在实现捕虫高效性的同时, 可实时监测虫种类变化, 达到自适应捕虫方法的最优化。最后通过野外实地试验验证了模拟简化的自适应捕虫方法, 结果证实了本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由此使这种LED捕虫灯可以方便地用于山地等复杂的野外环境中, 其中多灯的联合协作工作, 使每个捕虫灯自适应的改变发光波长, 提高了此方法的捕虫效率。  相似文献   
34.
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异质生境条件下物种性状、种间相互作用等生态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其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群落构建进程。本文基于金沙江流域干旱河谷116个样点562个样方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 采用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的方法进行群落数量分类, 运用莫兰特征向量地图, 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影响群落结构的空间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将金沙江干旱河谷的植物群落分为30组, 可归为7个植被型, 23个群系, 以稀树草原(30.0%)、暖性落叶阔叶灌丛(55.7%)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2)年均温和干燥指数是限制金沙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稀树草原、肉质灌丛、常绿阔叶灌丛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植被类型; 暖性落叶阔叶灌丛、常绿硬叶林是干暖河谷植被的优势类型; 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则主要在干温河谷环境占优势。(3)纯环境因子可以解释群落物种组成变化的5.5%, 纯空间因子可以解释的物种组成变化为22.5%, 有空间结构的环境因子部分为6.6%, 未解释的部分为65.4%。在诸多环境因子中, 年均温及干燥指数的不同显示了不同群落生境的重要差异, 并显著影响到群落的分布格局。大尺度的空间因子则主要通过地理隔离对群落结构的差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5.
高通量染色质构象捕获(HiC)技术可反映染色体各位点之间的接触情况,为研究染色体三维空间结构和基因共调控机制提供依据.但目前受到测序技术和实验成本的制约,生物实验通常只能获得大量中低分辨率HiC数据,造成染色质远距离接触信息的缺失,为此,本研究将最短路径原理应用于增强低分辨率的HiC数据.首先将染色体接触数据转换为距离...  相似文献   
36.
《生物磁学》2010,(22):I0003-I0003
一项研究说,来自适应寒冷的细菌的基因可能有助于抑制处于人体温度的病原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 GSI扫描模式在上腹部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和优化图像质量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40例拟行上腹部三期增强的患者,根据扫描模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宝石能谱CT常规扫描模式行螺旋扫描,管电压120 Kvp及自动毫安管电流,确定NI值为10。B组患者采用GSI模式行三期增强扫描收集门脉期图像。回顾性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70kev单能量图像,应用ASIR Review工具收集0到100%ASIR的CT值、噪声值,计算图像信号噪声比(SNR)。记录各组剂量报告中CT剂量容积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B组CT值、噪声值及S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和ED均显著低于A组(P0.05);随着ASIR升高,SNR升高,但是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ASIR为50%时,图像质量最高,不同ASIR的CT值、噪声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扫描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螺旋扫描,同时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前提下选择50%ASIR,可保障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8.
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提取胎儿心电的可视化仿真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可视化编程技术实现胎儿心电信号提取和分析。方法:获取受试者仰卧位的腹部平行放置的两对电极的二道心电信号;在Windows系统下,用Delphi嵌入汇编技术实现对模/数采样卡的低层I/O操作;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提取胎儿心电信号。结果和结论: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能获取较清晰的胎儿心电信号。讨论:①基于Windows开发的系统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移植性,②获得胎儿心电后可用我们巳开发的成熟技术实现对胎儿心动周期信号的混沌特征分析,以估计胎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9.
应用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心脏杂音(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进行分类研究,旨在克服固定核时频分析分辨率较低的缺陷。对多例心脏病人不同类型的心脏杂音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锥形核分布的时频谱反映了心脏杂音在时间-频率平面的能量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并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不同类型心脏杂音的时频谱具有明显的时频特征。  相似文献   
40.
珍稀濒危植物青钩栲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提出自适应种群增长新模型S=exp(aln^2(1+ce^-rt)+βln(1+ce^-et)+γ),该模型包融了Logistic模型、Smith模型、Gompertz模型、崔-Lawson模型、张-Logistic模型和刘-Logistic模型,运用遗传算法适应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拟合青钩栲种群增长规律比其它种群增长模型更符合青钩栲群种的实际增长趋势,说明新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