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杀基因治疗是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最常用的途径之一,以递转录病毒载体-pRevTRE为基础进行载体构建,首先使用PCR技术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进行扩增,将HSVtk基因插入到pRe-vTRE,形成重组载体pRevTRE/HSVtk,用磷酸钙共沉淀法,经过两轮转染,分别将pRevTRE/HSVtk和pRevTet-On质粒导入乳腺癌细胞株(MCF-7)经过潮霉素B(HygromycinB)和G418筛选,建立了一株稳定的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调控,表达HSVtk基因产物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TRE/tk/Tet-On,HSVtk基因表达产物可以将无毒性的药物前体Ganciclovir(GCV)转变成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株(MCF-7),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以癌胚抗原(CEA)阳性性人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及CEA阴性细胞株HeLa为模型,进行了结直肠癌专一性自杀基因治疗研究。在CAT分析验证了cea启动了的细胞专一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在cea基因启动子控制下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的真核表达质粒pCEACD。转染pCEACD的LoVo细胞对原药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提高了750倍,并存在着明显的旁杀伤效应;同样条件下,HeLa细胞  相似文献   
23.
自杀基因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等疾病基因的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TK,CD等几种常见的自杀基因,并概述了自杀基因治疗中的旁观者效应,基因转移系统靶向性研究及自杀基因治疗在肿瘤,骨髓移植,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杨鹏  王琦  咸漠  赵广  薛永常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10):1961-1968
【目的】解决前期研究中所构建的以甘油为底物合成聚3-羟基丙酸(P3HP)的代谢途径中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细胞内还原力不平衡和质粒丢失,以提高P3HP的产量。【方法】克隆来源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1,3-丙二醇(1,3-PDO)氧化还原酶基因,构建P3HP和1,3-PDO联产的菌株,解决细胞内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自杀性载体系统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将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提高质粒的稳定性。同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菌种改造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P3HP产量,在摇瓶条件下到达2.7 g/L,比以前的报道提高2倍,并可同时得到2.4 g/L 1,3-PDO。【结论】该重组大肠杆菌合成P3HP的产量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25.
质子自杀法选育克雷伯氏菌产乳酸突变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M5al为出发菌株, 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 运用质子自杀法选育, 从含0.17 mol/L NaBr-NaBrO3的初筛平板上选出44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菌落, 然后结合培养基优化后的摇瓶发酵复筛, 获得3个产乳酸突变株, 其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为出发菌株的50.6%、58.8%、61.3%。对其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最低的菌株在5 L自动发酵罐上进行批式发酵, 结果显示: 突变株乳酸产量大幅降低, 而乙酸、1,3-丙二醇的产量则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6.
含CD自杀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含CMV启动子、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经Southern杂交和RT-PCR鉴定证实,cd基因已克隆进入AdCMVCD,并在受染细胞中表达。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病毒滴度达1×1015pfu/L。经100m.o.i.的AdCMVCD感染的HeLa和C6细胞株在100μmol/L5FC处理后,细胞存活率<20%。同时也观察到AdCMVCD/5FC系统有很强的旁杀伤效应,将3.3%的AdCMVCD受染细胞与96.7%的野生型细胞混合,经50μmol/L5FC处理后,>60%的细胞被杀死。AdCMVCD/5FC系统的建立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7.
肿瘤自杀基因治疗中的“旁观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自杀基因治疗中的“旁观者效应”伍志坚(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关键词旁观者效应自杀基因基因治疗在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将“自杀基因(suicidegene)”导入肿瘤细胞以激活自杀机制的策略占有重要地位。这类自杀基因包括单纯...  相似文献   
28.
组织专一性表达自杀基因治疗人结肠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构建了以癌胚抗原(CEA)基因启动子控制的HSV-TK和ECCD的表达质粒PCEA-TK和pCEA-CD. 将它们分别与pSV2-neo共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G418筛选得到细胞克隆LoVo/CEA-TK、toVo/CEA-CD、HeLa/CEA-TK和HeLa/CEA-CD. 与野生型LoVo细胞相比, LoVo/CEA-TK和LoVo/CEA-CD形态无明显改变, 生长曲线也相似, 但对GCV或5-FC的细胞毒的敏感性分别提高了2000倍或700倍.而HeLa/CEA-TK(或HeLa/CEA-CD)仍对低浓度GCV(或5-FC)不敏感. 以上结果显示了应用组织专一性表达的自杀基因治疗人结肠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9.
刘增 《昆虫知识》1994,31(2):111-112
从1989年起,笔者在四川郫县一农家院内连续3年都观察到大量的牛蛇和少量而蝇撞壁身亡的现象。该农家院内有一幢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楼房,坐东北,向西南,红砖墙体,灰砂抹面,外刷白色涂料。从7月起,每日9~18时便有大景的上述昆虫朝楼房当西南面的白色墙壁上猛撞致死,其数量晴天较阴天大,下午较上午的虫量多。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当年9月中旬。在观察中发现这些虫在距墙壁4~sin处就突然加速向培面撞去,而且一次没撞死的,稍后还要去碰。奇怪的是这些虫从来没撞到过该墙的玻璃窗上。并且附近有红砖墙,灰色水泥墙均无虫控壁。于是,笔…  相似文献   
30.
《生物磁学》2010,(8):I0001-I0001
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杀倾向可能与遗传缺陷有关,这些缺陷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发现刊登在《普通精神病学文献》(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