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目的和方法:采用电流钳技术,观察SD大鼠急性分离下丘脑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结果:放电形式包括不放电、连续的单个放电和簇状放电等3种,但放电过程中出现一些阈下电位,这些闯下电位会明显影响神经元的放电过程,使放电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规则放电通常由缓慢的去极化电位触发,而不规则放电常出现较多的阈下电位。结论:急性分离神经元具有与脑片和培养神经元不完全相同的放电特性,对此展开研究,有利于揭示下丘脑参与机体稳态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82.
目的:观察于氏头针结合颈项部针刺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脑出血恢复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于氏项针、头针+颈项部针刺+偏瘫侧肢体针刺(治疗组)75例和除项区外的于氏头针+颈项部针刺+偏瘫侧肢体针刺(对照组)75例。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肺炎发生率、拔除胃管时间及EAT-10量表测评。根据以上量表及评分,给出相应结论。结果:洼田饮水量表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好转,治疗组平均恢复等级小于对照组。对比拔除胃管平均时间,两组相差6.347天,可见疗效显著。且肺炎发生率两组相差20.6%。同时EAT-10量表也显示治疗组分数每周均小于对照组,可见起效快,效果稳定。结论:于氏头针结合颈项部针刺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8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铁蛋白(SF)、血管内皮素(E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神经缺损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25例,根据预后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神经缺损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美国国立研究院急性脑卒中量表(NIHSS)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HMGB-1、SF、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血清HMGB-1、SF、ET-1水平越高(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预后密切相关,三指标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且预后越差,检测上述指标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84.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离体血管环对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反应及其与一氧化氮(NO)和ERK1/2通路关系.采用离体血管环体外灌流方法用Power-Lab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血管环的张力.实验分组如下:新福林(Phenylephrine,PE)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组,apelin-13组,apelin-13 + PE组,apelin-13 + Ach组,PD98059(ERK1/2抑制剂) + PE组,PD98059 + Ach组,LNNA(L-nitro-arginine,硝基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 PE组,LNNA+Ach组,apelin-13(预孵育) + PD98059 + PE组,apelin-13(预孵育)+PD98059+ Ach组,apelin-13(预孵育) + LNNA + PE组和apelin-13(预孵育) + LNNA + Ach组,以WKY大鼠血管环为对照组.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apelin-13对于有内皮的血管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血管舒张百分比SHR < WKY大鼠,而对于去除内皮血管,apelin-13则表现出收缩血管的作用,且收缩张力SHR>WKY大鼠,apelin-13预孵育,能减少SHR和WKY大鼠血管对新福林的缩血管反应性,增加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性;b.NOS抑制剂LNNA阻断NO形成后,血管环对apelin-13的舒张反应明显抑制,且SHR组较WKY组对apelin的舒张反应减少更明显,提示apelin-13的舒血管效应至少部分依赖NO通路,而SHR高血压大鼠NO通路障碍减弱了apelin对血管的舒张作用;c.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孵育后血管环对apelin-13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与去除内皮后apelin-13的收缩血管效应趋势一致,血管收缩张力SHR>WKY大鼠,PD98059逆转了apelin-13引起的血管舒张效应;d.Apelin-13促大鼠VSMCs ERK1/2磷酸化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ERK1/2抑制剂PD98059可以减少apelin-13诱导ERK1/2的磷酸化.结果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环对apelin-13舒张反应性降低, NO通路和ERK1/2通路介导了apelin-13的舒张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285.
近交系NJS小鼠的育种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敬方SUN  Jing-Fang 《遗传》1997,19(4):18-21
近交系NJS小鼠是通过连续全同胞交配和在固定的普通日粮下以70日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选育指标定向选育而成,经多项遗传监测证实已符合近交系动物的纯度要求,并具有独特的遗传概貌和特性。近交20世代后,该品系血清胆固醇含量为5.65±0.83mmol/L, 已超过小鼠的正常值范围,显示该品系小鼠已呈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状态。该品系8-10月龄动脉硬化在好发部位,如主动脉窦、升主动脉的阳性检出率为100%,主要是处于脂斑和脂纹期的病变。该品系可作为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模型动物。 Abstract:Inbred NJS mouse strain was bred by using continuous brother-sister mating and directive breeding on the common diet with serum cholesterol at 70 days as breeding index,Acording to various genetic monitoring,the strain has been bred as a standard inbred strain of mice in genetic homogeneity,with particular genetic system and specific property.After 20th generation,serum cholesterol of the strain was 5.65±0.83 mmol/L.This value went outside the normal range in mice showing that the strain was in a situation of spontaneous hypercholesterolemia.Its incidence of atheroscerosis was 100% in some liable positions such as aortic sac and ascending aorta at 8~10 months.Most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in fatty streaks.The strain may be used as a animal model of spontaneous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286.
将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_(sp))和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KY)随机分为可乐宁、α_1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加可乐宁及对照组,进行孤束核(NTS)内微量注射。实验观察到,在SHR_(sp)中,可乐宁的降压效应及外周 ANF 释放减少的效应比 WKY 大鼠更明显。阻断α_2受体后,在 WKY 大鼠中,可乐宁的降压效应被完全阻断,而在 SHR_(sp)仅部分被阻断;两种大鼠的外周 ANF 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可乐宁组两种大鼠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降低,育亨宾可阻断该反应。以上结果提示,ANF 未参与 NTS 内微量注射可乐宁引起的降压效应,在 SHR_(sp),ANF 释放的减少可能为血压依赖的代偿反应;可乐宁通过α_2受体介导抑制外周儿茶酚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287.
实验采用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各随机分为对照组(N)和低氧组(H)。实验前 SHR 尾动脉压(25.4±2.6kPa,n=20)明显高于WKY(13.1±1.6kPa,n=20),P<0.001。SHR-N组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和肾素活性(RA)明显高于WKY-N。SHR-N经实验两周后血压自然上升(P<0.01)。SHR和WKY缺氧后ANP、AⅡ、RA各值均比各自对照值增加,但血压无明显改变.而肺动脉压均明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SHR 大鼠慢性缺氧后,ANP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对防止血压上升和限制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8.
不良孕产史和自发性流产夫妇Dp、Gp 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对巧例不良孕产史及自发性流产患者Dp+ 、Gp+ 染色体,和10例年龄相近的正常成年人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两组间随体联合(SAs),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助及银染随体联合(Ag-AA)的结果表明,各组间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89.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MAPK、AngⅡ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He KL  Zheng QF  Mu SC  Li TC  Pang YZ  Tang CS 《生理学报》1998,50(5):539-542
放免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凝胶内磷酸化法测定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MAPK),以心脏重/体重表示心肌肥厚程度。结果表明:与4个月的WKY大鼠比较,4个月的SHR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及心肌MAPK活性分别增加了218.6%、101.2%和107.0%,心肌肥大程度严重,其中MAPK活性与心肌肥大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提示4个月SHR心肌肥厚可能是  相似文献   
290.
朱振宇 《蛇志》1997,9(1):60-60,62
小脑急性出血误诊原因分析朱振宇广东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518029由于小脑急性出血多局限在小脑半球,主要有眩晕、头痛及呕吐等症状,可查出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征,可无意识障碍及瘫痪[1],故极易误诊,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减少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