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4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闪光动力学光谱仪测量了酰化紫膜LB膜中M衰减速率的变化。酰化紫膜LB膜的衰减无论是悬浮液状态,还是LB膜中,均比未修饰的要慢。在温度为20℃时,酰化紫膜L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M衰减加快。在相对湿度较低时(RH34—75%),变化较平缓,即M的衰减加快不明显;在相对湿度较高时(RH84—95%),M衰减明显加快。温度的变化则随相对湿度不同而不同。相对湿度较低时,随着温度的升高,M衰减加快;相对湿度较高时,M衰减反而减慢。酰化紫膜悬浮液的M衰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加快.这说明酰化紫膜LB膜中BR水合程度可能是直接影响M衰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2.
[3H]花生四烯酸标记的肝细胞,经FeCl2-DTPA启动脂质过氧化后,细胞DNA出现放射性,并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DNA加成物,经测定它具有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较低的增色效应和Tm值。用高度敏度荧光图象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经细胞摄取后主要滞留在细胞膜与胞浆中。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DNA加成物的产生,并阻止了细胞存活率和O6甲基鸟嘌呤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其抑制率与VitE,BHT相近,但显著高于NaN3,甘露醇和SOD。上述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3.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磷脂DMPC三层Langmuir-Blodgett(LB)膜的分子排列结构,结果表明:在磷脂LB膜的两相(液体压缩相Liquid-condensedphase和液体扩张相Liquid-expandedphase)共存时,液体压缩相中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取向一致,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因而能够得到分子图像。而液体扩张相中的磷脂分子排列松散,取向混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难于得到分子图像。在液体压缩相中磷脂分子以单斜晶格结构排列,分子间隔为0.72nm.分子高度为2.1nm。这一结果和DMPC的单晶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研究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处理后的嗜盐菌紫膜及其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紫膜碎片时,紫膜及其蛋白所处的状态有着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5.
通过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采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监测,报导了支撑于固体表面脂单层膜上进行的亲和素、生物素标记的质粒DNA、以及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获得的抗DNA抗体多层膜的有序组装。这种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技术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以检测特定的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56.
GM3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磷脂代谢转换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  王寅 《生物化学杂志》1996,12(2):219-224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神经节苷脂GM3参入肌质网膜后Ca^2+-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GM3参入肌质网膜后,对肌质网Ca^2+-ATP酶活性(ATP水解活力与转运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当参入的GM3浓度为8μmol/L、参入时间为120min、温度为30℃时,对Ca^2+-ATP酶的激活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8.
神经节苷脂GM_3对小鼠腹腔常驻巨噬细胞(R-M)和Ge-132体内激活的巨噬细胞(Ge-132-M)的磷脂代谢转换有显著的影响,当这两种M在体外用GM_3处理时,表现出[ ̄(32)P]Pi和[ ̄3H]肌醇参入PI降低,参入PIP、PIP_2增加;但在[ ̄(32)P]Pi和[ ̄3H]胆碱参入PC上,R-M与Ge-132-M不同,即GM_3促进同位素前体参入R-M的PC,抑制它们参入Ge-132-M的PC.以上结果表明GM3可能提高了PI或PIP的磷酸激酶的活性,致使[ ̄(32)P]PIP和[ ̄(32)P]PIP_2增多,[ ̄(32)P]PI减少.激活的M(Ge-132-M)本身PC代谢转换率较R-M高,当Ge-132-M再受GM_3刺激,PC代谢转换率降低,这提示GM_3对激活的M的PC代谢转换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9.
鲨鱼软骨制剂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鲨鱼软骨为原料,经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 超滤等步骤得到鲨鱼软骨制剂(shark cartilage preparation,SCP). 利用整装细胞扫描电镜方法测定SCP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系统的影响,体外细胞迁移实验测定它对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效应,及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对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 结果表明SCP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骨架形成;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 细胞骨架是细胞分裂增殖及运动迁移的基础,血管内皮细胞的运动迁移又是血管生成的基础,因此SCP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抑制内皮细胞的运动迁移,从而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0.
短盖巨脂鲤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短盖巨脂鲤各个生长时期卵巢组织学研究以及成熟卵超微结构观察,获得短盖巨脂鲤生长发育过程中卵巢发育规律;同时对卵母细胞核仁排出物与核质关系及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卵巢的卵母细胞组成确定了其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