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63篇
  164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SD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足细胞表面相关蛋白(podocin)表达的变化,探讨podocin分子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0只和模型组(M组)30只,各组又分为lh、3h、6h、12h、24h、48h六个亚组,每个亚组各5只.采用Westem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皮质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并观察各组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与S组相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组尿素氮于6h开始升高,且48h达高峰(P<0.05);血肌酐48 h才升高(P<0.05).Podocin 蛋白在3h表达开始下降,以后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podocin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且48h组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1)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大鼠肾功明显发生改变,尿素氮早期开始升高,血肌酐晚期升高明显,说明造模成功.(2)大鼠肾脏足细胞podocin的蛋白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早期下降不明显,3h组开始逐渐下降,48h组下降最明显.此结果表明podocin蛋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肾损伤表达减少.我们可以推想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podocin随缺血时间延长而表达逐渐减少的同时,也破坏了与足细胞相关蛋白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的破坏最终导致足细胞受损.通过对足细胞表面蛋白podocin的研究,对将来肾脏足细胞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2.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在人类没有发现氧气之前,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不为人类所知。随着人类发现氧气并意识到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之后,人类对氧气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起初,吸入高浓度氧仅用来治疗低氧血症等呼吸相关疾病,而后,氧气发展成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用于多个科室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本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高浓度氧吸入可明显降低脓毒症小鼠的病死率,并可以改善其组织病理,炎性细胞因子等的表达变化,也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及行为学表现等。本文主要概括了高浓度氧吸入对于全身各系统的影响作用并重点阐述了高浓度氧吸入对于脓毒症以及组织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乳腺癌总数的15%,是一种免疫组织化学亚型。通常发生于青年女性,有很高的复发率,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早,病程短、死亡率高。对大多数TNBC患者,常规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20%患者有很好的化疗敏感性,对化疗耐药的TNBC患者靶向治疗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寻找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提出TNBC新的治疗策略,有望去改善TNB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合病理分级,探讨染色体畸形变与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3、7、9、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P16区带探针对105例膀胱癌复发患者尿液脱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观察膀胱癌复发患者中3、7、9、17号染色体的畸形变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05例膀胱癌复发患者中,3、7、9和17号染色体的非整数倍突变率分别是21.9%、29.5%、12.4%、和36.2%,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仅7号染色体畸变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7号染色体畸形变与复发膀胱癌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5.
战凯  姚涓  肖云鹏  于宣  洪梅 《生物磁学》2014,(2):386-388,400
放化疗综合应用是癌症治疗中的常用方法。研究表明,放化疗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杀伤肿瘤,但过程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严重制约着放化疗的剂量和疗效。如何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减轻放化疗综合应用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已经成为探索更好的治疗策略的关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相关的新药和新治疗思路层出不穷,比如针对肿瘤发生及代谢过程的靶向类新药、用于辐射增敏的新的基因靶点等都已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另外,近年来关于肿瘤细胞中药物转运蛋白的研究也为综合治疗靶点寻找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现状,着重总结近年来放化疗综合治疗靶向研究在上述几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制备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用以提高奈妥吡坦的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以载药量为指标,考察奈妥吡坦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芯壁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速度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制备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奈妥吡坦/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1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介入前1 d与介入后1个月进行CT定量与超声检查,随访介入后6个月的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介入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5例患者介入后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高于介入前1 d(P<0.05),介入前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relaxationtime,IVR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患者介入后1个月的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bloodflow,MBF)、心肌血容量(Myocardialbloodvolume,MBV)高于介入前1d(P<0.05),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低于介入前1 d(P<0.05)。介入后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14例,再狭窄率14.7 %,其中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2例;Pearson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介入前1 d的MBF、MBV、TTP与FS、EF都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F、MBV、TTP、FS、EF为影响冠心病患者介入后随访再狭窄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CT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介入前后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血流灌注改变情况,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存在相关性,也可有效预测患者介入随访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8.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300例,调查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统计患者抑郁情况的调查结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300例老年肺癌的患者当中,在化疗期间有抑郁者164例,占54.67%。其中59例是轻度抑郁,占35.98%;90例是中度抑郁,占54.88%;15例是重度抑郁,占9.1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肺癌患者抑郁发生率与年龄、收入水平、TNM分期及有无癌症转移有关(均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癌症分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有年龄≥70岁、收入水平3000元/月、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癌症转移(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较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年龄≥70岁、收入水平3000元/月、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癌症转移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针对相关因素应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79.
目的:讨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激素水平及月经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初诊绝经前乳腺癌患者78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50例,检测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随访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月经变化情况。结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E2水平明显下降,FSH、L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FSH、LH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三个不同年龄段化疗后E2水平降低,而FSH、L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个不同年龄段患者化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三个不同年龄段化疗后闭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闭经患者E2水平明显低于未闭经患者,FSH、LH水平明显高于未闭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影响乳腺癌患者E2、FSH、LH水平,导致患者闭经,闭经情况与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80.
刘安芳 《蛇志》2006,18(4):304-306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会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大约有6%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拒绝治疗[1]。因此,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护理界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综述如下。1恶心呕吐的分级根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的标准,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级[2]。0级:无恶心;Ⅰ级:有恶心;Ⅱ级:暂时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以控制的呕吐。2恶心呕吐的类型化疗患者中约60%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化疗引起的呕吐分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