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6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噪声习服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研究噪声习服后毛细胞内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钙调蛋白(CaM)、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游离Ca2 浓度的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毛细胞中F-actin、CaM及HSP70的表达均呈增加趋势.与噪声损伤暴露组(H组)比较,噪声习服后损伤暴露组(CH组)中F-actin和HSP70的表达均明显增多,CaM的表达具有增加趋势.声暴露后毛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升高,噪声损伤暴露组毛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明显高于噪声习服组(C组)和习服后损伤暴露组.结论:噪声习服使毛细胞对于其后声刺激的保护性反应增强,毛细胞内细胞骨架系统的加强及胞内钙稳态的维持在噪声习服的保护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工作研究了90d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改变。即以血管活性药物变动平均动脉压(MAP),并同时记录反射性心率(HR)变化,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法,定量评价清醒大鼠的动脉压力反射反应性的特征参数的改变。同时还利用受体阻断实验,观察迷走和交感神经成分在压力反射活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模拟失重大鼠MAP-HR反应曲线向右上方移位,心率低限坪值升高,血压调节范围变窄,静态工作点升高。当心得安阻断β受体后,悬吊组大鼠压力感受性心率反射的平均增益及心率反应范围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模拟失重大鼠反射活动中迷走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昆明地区香石竹病毒病流行状况调查及脱病毒苗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昆明地区3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进行了调查,采集样本146号,利用酶联免疫法和电镜检测法对样本感染香石竹病毒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主要流行的香石竹为香石竹斑驳病毒和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以带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香石竹品种“俏新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直接剥茎尖法,高温处理结合剥茎尖法和病毒痤处理结合剥茎尖法3种方法在脱病毒效率和茎尖成苗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加热处理结合剥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0.2mm茎尖脱病毒率可达77.78%,加5%病毒座处理对脱病毒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剥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氯化苄分别从真菌顶头孢(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和产黄头孢(Acremonium chrysogenum)中提取总DNA,通过PCR方法扩增脱乙酰氧基头孢菌素C合成酶/羟化酶基因cefEF,结果只能从产黄头孢DNA中扩增出cefEF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其与已报道的基因序列只有3个碱基的差异,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只有2个氨基酸有差异,并未涉及活性中心。同时表明,国外所指的与该酶有关的顶头孢(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或Acremonium chrysogenum)对应的是国内的产黄头孢(Acremonium chrysogenum)。 相似文献
16.
红脖游蛇咬伤引起严重中毒的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为了观察红脖游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咬伤的临床表现,探明其中毒引起出血的机制。方法对2001~2005年我科诊治的7例红脖游蛇咬伤病人,采取临床观察结合实验室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PT、APTT、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3P和D-二聚体)测定等实验检查的血液学研究。并采用自行设计方法治疗:蛇咬伤伤口局部消毒后给予点状加压止血(绝对不能切开,已经切口的需把伤口缝合后再止血)。全身治疗主要有(1)根据需要输注全血或血浆;(2)止血抗纤溶药:止血敏维生素K,止血芳酸,止血环酸;(3)654-2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4)口服中草药蛇药;(5)抗感染;(6)抗休克和治疗MODS等对症处理。结果7例病人就诊时全部有伤口出血难止,全身严重出血倾向,其中1例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出血,2例出现了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全部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普通试管里血液未能凝固;PT、APTT和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基本检测不出,3P阳性和D-二聚体增加,呈脱纤维蛋白原血症状态。脑出血患者因无手术指征,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无法人工肾治疗而自动出院(后证实死亡)。其余5例痊愈出院。结论提示该蛇咬伤可引起患者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而继发纤溶亢进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的DIC样血液学改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将野生型鸡心脱辅基细胞色素c及其突变体V92A的17位半胱氨酸残基突变为丝氨酸,再将表达纯化的V92A/C17S和W/C17S用荧光探针IAEDANS标记.通过测量AEDANS-Cys-14的荧光光谱、荧光寿命以及AEDANS与Trp-59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比较了V92A与野生型鸡心脱辅基细胞色素c因折叠状态不同引起的N端构象状态及肽链间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Apo.c无论在低盐浓度下的无规卷曲状态还是高盐浓度下的融球态,V92A都较野生型处于更松散的折叠状态,此外,在鸡心脱辅基细胞色素c的自发折叠中N端肽段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磷脂组成对脱脂蛋白模型多肽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脱脂蛋白的脂结合序列合成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在Amp2在缬氨酸残基取代了Amp1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用内源荧光谱发射峰的蓝移,包埋的钙氯黄素在脂质体中的渗漏,丙烯酰胺对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淬灭等手段比较了Amp1与Amp2与具有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具有厌氧氨氧化作用的细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菌在生物脱氮过程的应用。对稳定运行、氨氮转化率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及80%左右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底部取活性污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活性污泥细菌总DNA,利用特异引物Pla46rc/Amx820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与Candidatus Kueneniastuttgartiensis和Candidatus Brocadia anammoxidans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进化分析证明与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进化上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石油脱有机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咔唑降解菌在石油中的脱氮性能, 从研究咔唑降解菌Pseudomonas sp. XLDN4-9在双液相系统中降解咔唑的性能出发, 分别考察了XLDN4-9休止细胞体系对原油、润滑油及柴油的脱氮效果, 并借助于GC-MS分析了柴油中咔唑及其衍生物的降解状况。结果表明, 正十四烷-水系统有利于咔唑的降解; 以低氮柴油代替正十四烷, 2 g/L咔唑可在15 h内降解95.2%; XLDN4-9休止细胞体系对原油、润滑油、柴油均有显著脱氮效果。在柴油脱氮过程中, 发现3 天后, 99%的咔唑被降解, 四种单甲基咔唑的降解率为63.4%~87.6%, 二甲基咔唑共降解了1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