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0篇
  7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两种大型真菌菌丝体对重金属的耐受和富集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平板培养法检测大型真菌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重金属铬、铅和锰的耐受及富集特性。分别测定了3种重金属不同浓度处理下秀珍菇和猪肚菇的菌落直径、菌丝体干重和菌丝体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秀珍菇和猪肚菇菌丝体对Cr的耐受特性和耐受能力相当,二者的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重均随Cr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生长抑制率为50%的Cr浓度都约为200 mg/L,对铬的最大耐受浓度都为5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Pb敏感,100 mg/L的Pb即可极显著的抑制秀珍菇菌丝的生长,而猪肚菇则直到500 mg/L的Pb,菌丝体的生长都未受显著影响;二者生长抑制率为50%的Pb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700 mg/L,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000 mg/L和2000 mg/L;因此,猪肚菇对Pb的耐受能力比秀珍菇强。秀珍菇不耐锰,而猪肚菇对锰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耐受能力,生长抑制率为50%的Mn浓度约为1000 mg/L,最大耐受能力为6000 mg/L。秀珍菇菌丝体对Cr和Pb、猪肚菇菌丝体对Cr和Mn均没有达到超富集。但猪肚菇菌丝体中Pb的含量可达1125.56 mg/kg(干重),达到超富集水平,暗示猪肚菇可能是铅超富集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222.
为探讨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复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神经学评分、脑梗塞体积、脑组织内水分含量、脑组织内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表达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的作用,结果表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调节CaMKⅡ的表达水平。说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在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23.
腺苷在脑缺血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大志  朱兴族 《生命科学》2005,17(3):227-230
随着内源性腺苷系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提出,派生出新的课题——腺苷及其类似物能否治疗脑卒中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神经药理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的工作集中在腺苷及其类似物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但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上认为系统性给予腺苷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脑供血减少,从而限制了腺苷的应用。因此,提出了合用外周腺苷受体拮抗剂、腺苷转运蛋白抑制剂及代谢阻断剂,这既能对抗其心血管副作用,又使得脑缺血区的内源性腺苷维持在较高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在脑缺血的病理条件下,腺苷浓度已显著提升,逾越了其自调节的范围。在此情况下,继续强化腺苷的作用,是否有悖于机体自稳态的恢复?诚然,腺苷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但近年的研究又显示腺苷及其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神经损伤作用,如何解释这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又如何评价腺苷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作用机制上,综合评述腺苷在脑缺血过程中可能发挥的神经保护及损伤作用,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小檗碱低剂量组(BBR-L,25 mg/kg)、小檗碱中剂量组(BBR-M,50 mg/kg)、小檗碱高剂量组(BBR-H,100 mg/kg),每组各10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24 h处理。于造模成功2 h后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组按上述方法同体积给予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脑梗死率;采用ELISA法检测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细胞因子TNF-α、IFN-β、IL-6和NO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及CD4+/CD8+血清含量;进一步采用RT-q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内NF-κB-NLRP3信号轴关键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率均升高(P<0....  相似文献   
225.
长期以来,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被广泛用于临床顽固性癫痫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治疗,近年来又有文献报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脑缺血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VNS可以减少梗死灶面积和增加脑缺血后实验动物的功能评分,机制上它可以通过减少兴奋性谷氨酸的释放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减少炎症组织的损伤,并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提高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神经细胞新生以及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等.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未来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6.
从酱香型酒醅中分离鉴定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CGMCC 6262)。该菌具有良好的耐受乙醇特性,能够耐受12%(v/v)的乙醇,且4%以下乙醇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该菌耐受乙醇机制,发现发酵过程中乙醇的浓度下降,且4%乙醇显著促进该菌产生有机酸,并诱导该菌产生酯酶,最高酶活达到8.01 U/mL,在酯酶作用下,该菌能够代谢产生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和苯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227.
目的:评价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C-IC bypass)的治疗效果,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6例,语言功能障碍8例,单侧肢体轻瘫4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根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对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TIA病人中,1例术后出现卒中事件,其余35例术后TIA症状消失;语言功能障碍和单侧肢体轻瘫病人术后半年症状均有改善;40例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术后影像学复查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对于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28.
GDNF来自于小胶质神经元,首先作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复活因子被发现,可促进细胞存活,并有增加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大小及轴突长度的作用。GDNF通过与锚定蛋白细胞表面受体糖基磷脂酰肌醇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活性。GDNF家族a-1受体,通过跨膜酪氨酸受体或者神经元细胞黏附分子,来促进细胞存活,神经突生长,以及突触发育。后续的研究提示,无论未成年还是成体大脑,GDNF对多种神经细胞都有复活的作用,并与一些周围神经复活、迁移、分化相关。不同的脑缺血实验模型均证实了外源性GDNF对于病灶部位及全脑的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局部应用营养因子,利用病毒载体运载GDNF基因以及移植表达GDNF的细胞。近来研究还证实,GDNF不仅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运动、感觉神经元,以及自主神经元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对于非神经系统也有不同调节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些GDNF作用的不同策略以及机制。  相似文献   
22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3种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后2、6、12、24 h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缺血脑组织N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eNOS、nNOSmRNA表达增强,分别于2、6 h达高峰;iNOS mRNA表达亦增高,但在缺血后12 h达高峰.结论:大鼠脑缺血早期eNOS和nNOS占主要地位,缺血后期iNOS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30.
电针对脑缺血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本研究以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为动物模型,分别以TUNEL法和PI染色法观察电针改善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①局灶性脑缺血能诱导神经元凋亡:缺血侧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侧,差异非常显著;②电针能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电针治疗组缺血侧梗塞区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本文表明电针能抑制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