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月.6月收治的10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地高辛0.125mg/d;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地高辛用量改为O.0625mg/d,并予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服,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8.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与舒张早期充盈速度比(~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脑钠肽(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5),且观察组CO、S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洋地黄中毒3例,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并减少地高辛用量和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脑胶质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统计记录治疗效果、生存期、治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恶化1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47.5%,在消化道反应、血象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发热、呼吸道炎症等项目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维持在低水平,3、9、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65.7%、40.0%,KPS评分为78.5± 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DC-CIK能提高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磁共振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特征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应用在提高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胶质瘤(经临床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确诊)患者34例,参照国际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及高级别胶质瘤组.其中,低级别组16例,高级别组18例,在行常规MRI检查的同时,配合1H-MRS检查,测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胆碱)、Cr(肌酸)值,在不同级别胶质瘤、同级别胶质瘤不同位置的代谢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获得常规MRI图像并进行诊断后,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分析:在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Cr(肌酸)的总量变化不大,有轻度的下降;而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下降程度较为明显;Cho(胆碱)则明显升高.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患侧的肿瘤组织同对侧的正常脑组织的各种代谢物及其比值(Cho、NAA、NAA/Cho、NAA/Cr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代谢物比值NAA/Cr、NAA/Cho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Cho/Cr、NAA/Cho、NAA/Cr值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在各个比值中,NAA/Cr与NAA/Cho值能够较好地反映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二者的值呈现负相关;Cho/Cr值呈正相关.结论:常规MRI联合1H-MRS在脑胶质瘤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准确性,在临床评估脑胶质瘤的分级、确定范围和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其对DHF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HF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50例心脏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NT-Pro BNP及CRP水平,对比组间差异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T-Pro 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NT-Pro BNP、CRP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患者血清NT-Pro BNP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临床可采用血清NT-Pro BNP和CRP作为DHF病情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探讨CD147和M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脑胶质瘤标本7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WHO分型,将其分为低级别组31例和高级别组39例。另选取20例脑外伤患者并作内减压切除的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与MMP-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CD147mRNA表达,并探讨CD14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CD147阳性表达率为75.71%,MMP-2阳性表达率74.29%,两者存在相关性(r=0.870,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CD147mRNA表达水平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级别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CD14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5年患者CD14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中CD147和MMP-2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为患者临床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验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术前与唤醒期间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成功率、呛咳次数、术中躁动次数、术中知晓例数,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加以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MAP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HR及MAP较低(P0.05);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P0.05),唤醒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呛咳次数、术中躁动次数及术中知晓例数较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苏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睾酮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2月到2015年6月我院脑胶质瘤患者80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颅脑良性肿瘤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检测术前和术后3天、术后1周患者睾酮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各病理类型睾酮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睾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术后一周研究组睾酮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睾酮水平与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睾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会出现睾酮水平紊乱,当睾酮水平明显增高时应警惕脑胶质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水平均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BV和CBF水平较高,MTT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较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个月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丁基苯酞可有效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微循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丹参单用与丹参冰片合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颈总动脉缺血2 h再灌注48 h复制CI/R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以及丹参-冰片组,每组8只。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TC)染法测定脑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学形态变化,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单用与丹参-冰片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缩小,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MDA的含量显著降低,SOD的含量以及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且丹参-冰片组效果优于丹参组(P0.05)。结论:丹参单用与丹参冰片合用均能发挥脑保护作用,且丹参冰片配伍发挥脑保护作用明显优于丹参单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加尼莫地平联合治疗与尼莫地平单药治疗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与患者预后评估。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5例,通过显微外科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尼莫地平治疗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14天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并分析两组患者发生CVS、脑梗死、临床死亡情况及患者预后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分别为133.81±12.35m/s、78.88±5.05m/s、77.28±4.78m/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02±11.67m/s、96.74±4.25m/s、85.96±7.8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患者最终发生CVS3例,对照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6)。但在脑梗死例数、死亡例数及最终预后上,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预防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CVS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尼莫地平单药组,可以作为术后预防有效的治疗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