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2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朊病毒是一种全新类型的致病因子,以一种全新的致病机制造成许多神经退化性疾病。它的致病性主要由于PrP^C向PrP^Sc构象转变而造成。为了探讨PrP^C向PrP^Sc转变过程中PrP分子构象变化的机制,我们计算分析了人天然PrP分子及不同的单残基突变体(如M166V,S170N,E200K和R220K)的氨基酸残基溶剂可及性,并对天然PrP分子及其突变体进行了结构重叠模拟RMS偏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166位等单个残基的突变,造成PrP突变体与天然蛋白的局部结构出现较大差别,使得部分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部分残基改变了它们的位置,同时也影响蛋白质表面的电倚分布,这些改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次级相互作用的局部环境。分析表明PrP与一般球蛋白在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说明PrP分子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球蛋白结构,只是一种折叠中间物。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探究脑苷肌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1例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惊厥、嗜睡以及过度兴奋等神经症状均逐渐消失,且实验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应以及意识状态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10-14天后,实验组新生儿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减轻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速神经损伤恢复,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13.
羊瘙痒病是累及山羊及绵羊的传播海绵状脑病。为了观察羊瘙痒因子(Scrapie)的病原特征及病理组织改变特点,将羊瘙痒因子263K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经过81-110天的潜伏期,89%的动物发病(17/19只)。对发病地鼠的神经病理学检测发现海绵状空泡变性的检出率为59%,淀粉斑的检出率为17.6%,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酶消化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100%的发病地鼠的脑组织中都出现蛋白酶抗性朊蛋白(PrP-res)。17只发病地鼠脑组织提取物中,PrP-res的泳动位置和分子量大小完全一致,出现两条分子量在25kD-31kD的反应带。尝试应用快速玻片印迹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PrP-res,结果显示,与常规因定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检出效果相似。这提示脑组织印片法可成为临床检测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患者脑组织活检标本中PrP-res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羊瘙痒因子263K成功感染金黄地鼠再次证明,金黄地鼠是TSE感染因子良好的动物模型,发病率高,潜伏期短,发病动物PrP-re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典型病理改变的检出率,新生成的PrP-res的电泳类型与接种的TSE因子有关,与宿主的个体差异无关,提示TSE感染因子的确存在“株”的现象。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脂氧素A4(LXA4)、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8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肌肉注射,首次剂量10 mg/kg/次,24 h内可重复给药2~3次,24 h总剂量最高不超过30 mg/kg,之后以5 mg/kg/d的维持剂量,分2次使用,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HIF-1α、LXA4、ET-1水平、神经行为评分(NBNA)、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0.05),原始反射、肌肉张力、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HIF-1α、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LXA4水平、NBNA评分、PDI评分、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发热、皮疹、肝肾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苯巴比妥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脑苷肌肽治疗,其可有效调节血清HIF-1α、LXA4、ET-1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15.
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兰芬 《蛇志》2004,16(3):72-74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于护士的主要职责.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它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1].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对儿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很大程度是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来实现的.我科从2002年1月开始对患儿家属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科整体护理水平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的最优时间,并且观察此治疗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亚低温治疗48 h组、72 h组、96 h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四组患儿生后28 d时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出生18月时进行Bayley评分。患儿接受治疗7天后统计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以及血糖紊乱的发生例数。结果:72 h组和96 h组患儿生后NBNA评分、Bayley评分比48 h组和常规治疗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72 h组和96 h组的NBNA评分、Bayley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8 h组和常规组的评分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96 h组患儿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及血糖紊乱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48 h组和72 h组明显增多(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比48 h组和72 h组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72 h对HIE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48 h,产生的副作用小于治疗96 h,建议临床亚低温治疗时间采用72 h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产生最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17.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美常安)(n=40)和空白对照组(n=40),疗程60d,检测血氨浓度和进行数字连接试验来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浓度和NCT结果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亚临床肝性脑病进行治疗,其疗效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18.
陆美琼 《蛇志》2000,12(3):56-5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指在围产期缺血缺氧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 ,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HIE主要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也可见于早产儿 ,缺氧可发生在产前也可发生在产时 ,本文就我院儿科 1 994年 6月至 1 999年 6月 5年间收治的58例 HIE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 36例 ,女 2 2例 ;胎龄小于 37周 1 0例 (占 1 7.2 % ) ,42周 43例 (占74.1 % ) ,大于 42周 5例 (占 8.6% ) ;出生时体重小于 2 50 0 g1 0例 (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2例 ) ,2 50 0~ 40 0 0 g 46例 (占…  相似文献   
219.
《生命科学》2006,18(4):379-379
美国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干细胞疗法对一种致命脑病进行临床治疗。他们于日前宣布,经过实验,患病小鼠模型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延长。 2005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的StemCells公司,利用人类神经干细胞对患有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着症,或者叫贝敦氏症的婴儿进行治疗。患有这种遗传性脑病的婴儿由于缺乏一种关键的蛋白质,因而无法分解一种名为脂褐质的化学物质。一旦患上此类疾病,这些化学物质将杀死人体的脑细胞,并最终导致患儿死亡。  相似文献   
220.
廖碧群 《蛇志》1996,8(3):54-55
对于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一开始即用脑活素,结果总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相比,大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及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