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4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96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长于100%、40%和16%自然光下的荷木和黧蒴幼苗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δ13C,-‰),细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差别。16%和40%弱光下,δ13C的负值增加-0.54J‰到-0.89‰。Ci增大8.1-13.2μiL-1,WUE则下降6-24%。结果表明,叶片的水分和气体交换特性受生长光强的调节,叶片的δ13C值可反映其生长过程中受光的强弱状况。  相似文献   
22.
人脐带动,静脉内皮细胞的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质性是内皮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本文从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和脱落细胞形态等方面研究了人脐带动脉内皮细胞(HUAEC)和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异质性。实验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的HUAEC以多角形为主,HUVEC以长3梭形为主;2.HUAEC表面的ⅧR:Ag较少,HUVEC表面的ⅧR:Ag较多;3.脱落的HUAEC长而曲折,呈带形,但HUVEC则短而平直,呈梭形。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23.
24.
1989—1991年对黄麻栽培种圆果种(Corchoruscapsularis)和长果种(C.olit-orius)选用了具有不同茎色和腋芽性状的材料做了6个组合,获得134株杂种F_1苗。但苗株发根不良,在移栽后两周陆续死亡,最后幸存RR-5×(BL×77-19)F_1组合中两株植株并开花、结果。F_1均有腋芽,表现为父本的性状;花果形状偏向母本;茎色红同双亲。这两株的F_2,茎色和腋芽性状分离成4种表现型:红茎或青茎有腋芽及红茎或青茎无腋芽。其中红茎有腋芽的生长较快。对种间杂交技术、亲本间的花粉与柱头亲和性、杂交花的胚珠受精情况及染色体构型等方面也作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5.
大别山北坡落叶阔叶林种间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x~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测定了大别山北坡落叶阔叶林的种间关系,依据种间联结程度将乔木层划分出3个生态种组,即栓皮栎──枫香种组,化香──短柄抱种组和锐齿栎──灯台树种组。  相似文献   
26.
笼养间蜂猴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至今,对15只(10,5)成年间蜂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进行观察,结果为:1.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2.发情周期为49.67d(SD=1.25),在此期间,雌性外生殖器红肿,变大;雄性阴囊胀大;3.交配以背腹相贴为主;4.怀孕期为188d;5.哺乳期为108d(SD=4.12);6.均为一胎二仔。  相似文献   
27.
棉属(Gossypium)的种间杂交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种间杂交,可将棉属中某些种,尤其是野生种和半野生种的优良特性引入生产上栽培的种,从而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新类型或新品型。这是长期以来育种工作者的愿望。同时,棉属的种间杂交对创造雄性不育系,探索棉属的分类与进化以及对于遗传育种理论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棉属的种间杂交也和其它一些植物一样存在着杂交亲本的不亲和性和杂种后代的不育性。根据胚胎学  相似文献   
28.
以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及阔叶猕猴桃进行种间杂交,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的座果率与对照组一样,均为100%;父本花粉萌发率与对照组相近,其杂交当代果实重量、种子数量及种子千粒重也与对照组相近;相同的母本,其当代杂交果实的重量及种子数量与父本花粉萌发率的高低成正比。这不但说明了各杂交组合所采用亲本之间的亲和性,而且为生产上利用不同种生活力强的猕猴桃雄株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是典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组成。大气中约74%的甲烷由产甲烷古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互营产生,种间电子传递(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IET)是微生物菌群降低热力学能垒、实现互营产甲烷的核心过程。IET可分为间接种间电子传递(mediated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MIET)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DIET)两种类型,其中MIET依赖氢气、甲酸等载体完成电子的远距离传输,而DIET则依赖导电菌毛、细胞色素c等膜蛋白,通过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实现电子传递。本文将从IET的研究历程出发,从电子传递机制、微生物种类、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对微生物互营产甲烷过程中的两种IET类型进行比较,最后对未来待探索的方向进行展望。本综述有助于加深对微生物互营产甲烷过程中IET的理解,为解决由甲烷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0.
陈小珊  王丽蕊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1):5124-5136
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 ISCs)是肠道各类上皮细胞的来源,通过平衡增殖与分化维持肠道稳态。同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维持宿主肠道稳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者认识到ISCs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研究表明,ISCs对上皮细胞亚型的调控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并且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也影响ISCs介导的上皮发育。本文阐述了ISCs分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重点总结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调控ISCs增殖分化的研究进展,从菌群调控ISCs的角度探讨肠道损伤的治疗思路,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