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80篇
  198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NR)单克隆抗体MABN1具有明确的抗兴奋毒保护作用,但其机制不明.以MABN1和MK-801分别预处理海马细胞,拮抗谷氨酸兴奋毒损伤作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不同处理后的海马细胞红外光谱特性进行比较.将去卷积的酰胺Ⅰ带进行曲线拟合后发现,MABN1组与MK-801组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有明显不同,提示二者在抗兴奋毒机制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c-fos、c-jun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将成年雄猫25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后3天组,假手后10天组,单侧备用根术(切除一侧L1-L5,L7-S2北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后3天组和单侧备用根术后10天组(每组5只)。取各组动物的L5脊髓用4%多聚醛固定后制作20μm厚冰冻切片,每例动物间隔5张切片,分别用c-fos(稀释度1:3000,Sigma),c-jun(稀释度1:1000,Santa Cruz)抗体行ABC免疫组化染色,DAB棕色反应显色,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猫脊央灰质各层内,c-jun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出现在神经元胞核,但胞浆亦有弱阳性反应。部份去背根后3天及10天,单侧各用根手术组Ⅱ板层c-ju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正常组及假手术明显增多(P<0.05),但术后3天与10天组间无显差异(P>0.05)。与c-jun比较,各组脊髓内均未见c-fos的阳性细胞。结论:切断部分背根导致脊髓Ⅱ板层c-jun表达上调,提示c-jun可能与脊髓Ⅱ板层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皮质神经元生存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1组(小剂量)和治疗2组(大剂量)。采用Bannister 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并用腹腔注射川芎嗪治疗。缺血90min后,再灌注2h、24h和72h分别处死大鼠。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survivin阴性,假手术组偶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大脑皮质出现较多的survivin阳性神经元,治疗1、2组在2h、24h、72h组survivin阳性细胞数密度增高,着色深(灰度值低);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中生存素表达有上调作用,并有量效关系和时相变化。  相似文献   
994.
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基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采用PMSF、DTT、PCMB、NBS、TNBS、SUAN、BrAc及IBr等化学修饰剂选择修饰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多种氨基酸残基,并测定其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PMSF、NBS、TNBS、SUAN、DTT的修饰能显著抑制酶的活力,活力的降低与修饰剂的浓度相关。BrAc、IAc、PCMB的修饰不表现对酶的抑制作用。作者初步认为,Ser、Lys和Trp残基是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必需功能基团,部分二硫键时保护酶的催化功能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95.
通过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多巴胺(dopamine, DA)神经元分化,探讨人BMSCs来源的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及其分化机制,为临床上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一种理想的细胞来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纯化BMSCs。50μmol/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 BDNF),10μmol/L forskolin(FSK)和10μmol/L DA联合对BMSCs进行诱导。电子显微镜观察诱导2周后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DA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Nurr1、Ptx3和Lmx1b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HPLC)检测诱导2周后的细胞多巴胺的释放水平。 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电镜下细胞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以及神经微丝的形成。RT-PCR结果显示NSE(neuron specific enolase)、Nurr1、Ptx3、Lmx1b和TH的mRNA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诱导2周后TH阳性细胞(24.80±3.36)%的表达较诱导3d后(3.77±1.77)%明显提高(P<0.01);HPLC检测到诱导2周后的细胞DA释放水平[(1.22±0.36)μg/mL(n=6)]高于未经诱导的细胞[(0.75±0.22)μg/mL(n=6) (t=-2.79,P=0.038)]。 由此得出,BDNF、FSK和DA可以在体外诱导人BMSCs向DA神经元分化,并具有DA神经元的功能特征,是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因素,即给予的不同浓度皮质酮和其它因素分为8个组:对照组、10-7mol/L皮质酮组(简称10-7组)、10-6mol/L皮质酮组(简称10-6组)、10-5mol/L皮质酮组(简称10-5组)、10-6 高糖组、10-5 高糖组、10-6mol/L MK801组和10-5mol/L MK801组,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方法测量各组细胞存活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象分析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10-6、10-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影响较大,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10-6 高糖组、 10-5mol/L 高糖组、10-6mol/L MK801及10-5mol/L MK801 4个组,分别与相同皮质酮浓度处理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0-6和10-5组海马神经元上NMDA受体亚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7mol/L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结论过量的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损伤作用,NMDA受体参与了此过程,NMDA受体拮抗剂和高浓度葡萄糖可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ACI的诊治、预防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不同病灶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Hcy、DD和NSE水平,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Hcy、DD、NSE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Hcy、DD和NSE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Hcy、DD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1),但恢复期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根据病灶大小,急性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DD和NSE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各组之间血中Hcy、DD和NSE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y、DD和NSE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cy、DD和NSE的检测对AC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线粒体CB1受体(mitochondrial cannabinoid receptor1,mtCB1)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将培养至第8天的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n=60):正常组(N组):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采用氧糖剥夺法构建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6h,复氧20 h;缺氧复氧组+ACEA+AM251组(H/R+ACEA+AM251组):缺氧6 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AM251,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ACEA+Hemopressin(H/R+ACEA+Hemo组):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Hemopressin,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赋形剂组(H/R+V组):同样于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1%,复氧20 h。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Fi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R组、H/R+ACEA+AM251组、H/R+ACEA+Hemo组和H/R+V组的细胞内Ca~(2+)浓度、细胞凋亡率、以及AIF、Drp1、Fis1、Cytc、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H/R组相比,H/R+ACEA+Hem组上述各检测指标明显降低(P0.05),H/R+ACEA+AM251组和H/R+V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CB1受体(mtCB1受体)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来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和ROCK1的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并最终减轻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精确放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60例Ⅲ期NSCLC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其中鳞癌14例,腺癌26例,腺鳞癌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4周的精确放疗,放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降低43例,升高17例。根据放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9例,无效组21例。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Ⅲ期NSCLC患者CEA、SCC、NSE水平,不同疗效组放疗前后CEA、SCC、NSE水平,并分析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腺癌Ⅲ期NSCLC患者的CEA、NSE水平高于鳞癌及腺鳞癌者,且腺鳞癌者又高于鳞癌者;SCC水平低于鳞癌及腺鳞癌者,且腺鳞癌者又低于鳞癌者(P0.05)。放疗后有效组CEA、SCC、NSE水平均低于放疗前和无效组,而无效组CEA、SCC、NSE水平高于放疗前(P0.05)。肿瘤标记物水平降低者的有效率高于升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精确放疗后治疗有效的Ⅲ期NSCLC患者,其血清CEA、SCC、NSE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重点关注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患者的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谷氨酸(glutamate, Glu)对神经元Che-1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过表达Che-1对Glu所致神经元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作用,并以mTOR调控的细胞自噬通路为靶点,探讨Che-1在Glu所致神经元损伤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Glu损伤神经元后,采用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Che-1蛋白的表达;用慢病毒转染神经元增加Che-1表达,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量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自噬关键蛋白表达水平;使用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提高神经元自噬水平,并通过检测LDH释放量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自噬在神经元转归中的作用。结果:Glu可显著增加神经元Che-1蛋白表达;过表达Che-1可减轻Glu所致神经元损伤,并减轻Glu所致神经元自噬;通过Rapamycin激活自噬可逆转Che-1对Glu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过表达Che-1蛋白可通过抑制神经元自噬对Glu所致神经元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