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摘要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白介素7受体(IL-7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射频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IL-7R、TNF-α、I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术和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较高的疗效,但脉冲射频术的治疗周期更短,更快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临床上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祥  张维秋  殷嘉浚  张宁  陈辰  杨谡  焦新安 《微生物学报》2013,53(10):1080-1086
摘要:【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S在一养殖场中的流行特点。【方法】分离养殖场不同来源样品中的大肠杆菌菌株,利用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法测定菌株耐药情况,通过质粒接合试验获得qnrS阳性接合子,测定qnrS对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影响及其与其它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该场中qnrS阳性菌株遗传进化关系。【结果】环境源菌株qnrS的阳性率为29.2%,显著高于禽源菌株基因检出率(13.4%),新进的雏鸡可迅速从养殖场中获得 qnrS基因并在鸡群中流行。qnrS基因可使接合子对喹诺酮类药物MIC值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其它五类抗生素具有相关性,不同qnrS阳性菌株间遗传关系较远,但也存在同一克隆株的流行。【讨论】qnrS基因主要通过质粒的播散等进行水平传播,同时也存在同一克隆株的流行传播。qnrS基因多样性及其水平传播方式造成了它的广泛流行,加强对耐药基因的监测及研究对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并分析了一个带有脉冲出生、垂直传染和时滞的SEIS传染病模型.利用频闪映射得到了无病周期解的存在性,并得到了两个临界值R~*和R_*,当R~*<1时,无病周期解全局吸引,疾病消失;当R_*>1时,疾病持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脉冲震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IOS)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应用价值及其和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2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人群40例纳入研究。经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将重度COPD患者缓解至中度。检测治疗前后常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和IOS指标(ZRS、Fres、R5、X5、R20),分析常规肺功能指标和IOS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FEV1和FEV1/FVC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ZRS、Fres、R5、R20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ZRS、Fres、R5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和ZRS、Fres、R5呈负相关性(P0.05),和X5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脉冲震荡肺功能多项指标和传统肺功能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简便、低配合度、准确的的肺功能新的检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电针方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CUMS)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仅建立CUMS模型,不予治疗)、观察组A(建立CUMS模型后,脉冲电针治疗)、观察组B(建立CUMS模型后,音乐电针治疗)、氟西汀组(建立CUMS模型后,氟西汀治疗)各12只,对除对照组之外的其他各组大鼠进行1只/笼的孤养结合方式建造CUMS模型,利用开野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RH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RH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刺激21 d后,模型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实验组B、氟西汀组大鼠的大鼠的下丘脑TRH m RNA、TRH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UMS大鼠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达水平降低,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能有效逆转这一现象,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病例对照方法学常用于评估疫苗获证后的效果。这些研究的结果可深入认识疫苗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显示的保护水平,并常用于指导疫苗决策。然而,该方法的重大限制是存在偏倚及混乱因素的可能,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不规范实施或不准确的解释其结果均会误导决策。2012年,数位专家齐聚一堂就近期用于评价疫苗效果的一些病例对照研究展开讨论;专家组对疫苗效果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报道最佳方案的建议,我们对其进行了总结。疫苗接种状况是关注的首要问题,但准确地和最小偏倚地评估可能是挑战性的。调查员应了解与疫苗接种有关的所有因素,研究范围内疫苗接种状况记载的有效性;在许多儿童缺乏免疫接种史记录情况下,病例对照研究或许不是评价疫苗效果的有效方法。为了避免偏倚,使用相同的方法从病例组、对照组收集疫苗接种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尽可能全面地捕获能导致疾病和疫苗接种之间的关联性混杂的变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关,在依据分析计划中对之作出调整。在报道病例对照疫苗有效性研究结果时,调查员应描述适宜病例、对照中的入选者以及缺乏疫苗接种史记录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重视疫苗效果的置信区间,而非点估计。病例对照研究是评价疫苗效果的有用方法;然而,为了更好地遵循循证疫苗的政策,必须高度关注数据的收集、分析及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纳入的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并评价不同批号标准菌种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整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质控新方法,进行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建立,并对标准菌种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形成了适用于《中国药典》中标准菌种的方法,并通过整合的质控新方法对不同批号的标准菌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菌种质量稳定,遗传信息无改变。同时,建立了标准菌种16SrRNA基因标准序列、PFGE标准指纹图谱和标准基因型。结论 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研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评价标准菌种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建立的标准菌种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菌种质控鉴定信息,为标准菌种持续的质量控制奠定了重要的参比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8.
PFGE在真菌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FGE与连锁群从酿酒酵母脉冲电场电泳研究到医学上重要酵母类真菌的分类,人们已逐渐建立了参数随菌种各异的PFGE电泳条件,以适于不同大小染色体的分离,获得了一系列酵母类及丝状真菌,包括四大纲以及非典型真菌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组大小(表1),并利用已知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连锁群的定位。1987年,Sndth等l’吩离得到了粟酒裂殖酵母的3条巨大染色体,使PFGE的分辨能力达到Tgmb,极大促进了该菌株的基因图谱工作的进展。紧接着,他们又得到了假丝酵母类具有种特异性的电泳核型,并成为分子流行病学中酵母类致病真菌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脉冲电场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脉冲电场(f=50Hz,t=20μs,Epp=1V/m),对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作用1分钟和5分钟,均产生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P<0.05和P<0.001),而较长时间(t≥10分钟)的电场作用则显著抑制细胞的正常增殖(P<0.001)。 采用荧光偏振法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作用5分钟后即刻引起膜流动性的显著增加。而电场作用45分钟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温育(30 分钟),才表现出膜流动性的降低。说明不同作用时间的电场可以造成膜流动性的增加或降低,而且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是可逆的。我们认为,脉冲电场所引起的膜流动性改变是细胞分裂能力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大熵和改进的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相结合的新方法,采用最大熵确定PCNN网络的循环迭代次数.提出的方法无需考虑PCNN参数的选择,可有效的自动分割各种医学图像,同时利用最大熵得到最优分割结果.该方法对于PCNN理论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