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0篇
  免费   1381篇
  国内免费   6090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1041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510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研究H102对APP695转基因模型小鼠脑内淀粉样蛋白和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月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注射组,正常对照组采用月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C57BL/6J小鼠。药物注射组给予侧脑室注射H102,每只每次3μl,连续10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NS。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刚果红组织学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海马和颞叶皮层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APP蛋白的表达。结果:Aβ和AP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胞浆着色呈阴性或弱阳性,模型组较对照组阳性细胞增多,表达增强,胞浆着色明显加深。药物注射组同模型组相比,胞浆着色变淡,表达减弱。刚果红染色观察转基因小鼠模型组和H102注射组大脑颞叶皮层和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可见H102注射组淀粉样斑块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淀粉样斑块。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模型组AP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P695转基因小鼠大脑CA1区Aβ蛋白和APP蛋白表达增加,H102能够明显抑制该转基因小鼠Aβ蛋白和APP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52.
黄健光 《蛇志》2010,22(3):227-22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8.9%,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5.56%,2年内复发率13.89%;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41.67%(P0.01)。结论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53.
张世  张根葆  包丽丽  吴娟  王海华 《蛇志》2010,22(4):332-33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蛋白C活性的变化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组)及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每组10只。线栓法制备左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右侧颈总动脉取血,离心后取血浆50μl,于-20℃冰冻保存,发色底物法检测蛋白C活性;余血浆2 h内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结果 IR组大鼠蛋白C活性较NC组及SH组明显降低(P0.01),SH组PC活性较NC组也降低(P0.05);IR组较NC组及SH组PT、APTT明显降低(P0.01),FIB显著增高(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C活性明显改变,检测血浆PC活性的变化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4+/CD8+比值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67例)和轻症组(85例),另选择7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89例)与预后不良组(1~3级,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PEWS测评和VEEG检查,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CD8+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惊厥、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是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4+/CD8+比值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辅助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55.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附着蛋白1(GPAA1)、铁蛋白(SF)、骨桥蛋白(OPN)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的关系及对血栓发生风险的评估效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1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112例性别、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GPAA1、SF、OPN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危险度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GPAA1、SF、OPN表达水平的差异性,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血栓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GPAA1、SF、OPN预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血栓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GPAA1、SF、OPN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血清GPAA1、SF、OPN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GPAA1、SF、OPN表达水平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呈正相关(P<0.05);在1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发生血栓12例,占10.7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PAA1、SF、OPN均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血栓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PAA1、SF联合OPN预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血栓的AUC为0.901。结论:血清GPAA1、SF、OPN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密切相关,联合预测患儿发生血栓的效能较好,对此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6.
机体成长的相关证据表明,一些炎症因子可能与胆固醇一样有引发心脏病的危险。C反应蛋白(c reac-  相似文献   
957.
从细极链格孢菌表达文库获得阳性克隆子,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DNA片段中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将该基因命名为peaT2(GenBank登录号为EF212880)。用PCR法扩增peaT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表达载体pPIC9K上,得到重组质粒pPIC9K/peaT2。重组质粒经SacⅠ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导入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采用MD、G418-YPD平板和PCR法筛选Mut 表型,获得了分泌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随机挑取一菌株作为表达菌,用甲醇诱导PeaT2蛋白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PeaT2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分泌表达。用peaT2基因的表达蛋白处理小麦种子,生物测定表明,表达蛋白能明显促进小麦的生长,具有蛋白激发子作用。  相似文献   
958.
细胞凋亡中的钙离子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行为,它使机体能够有效清除多余或病态的细胞。作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Ca2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将细胞感受的刺激转化为其在不同细胞组分间的分布差异及自身浓度的振荡,这种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波动协调了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往的研究认为细胞内Ca2 浓度的升高是凋亡进行到后期的结果,而最近的研究发现Ca2 也可以在凋亡通路的各个层次,通过不同的方式精细调控凋亡的进程,这构成了凋亡中复杂的钙调控网络。现对钙离子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分子间的复杂联系以及钙调控细胞凋亡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9.
张耿  王赞  关宁  王学敏  李源  高洪文 《遗传》2007,29(10):1263-1270
根据小麦液泡膜Na /H 逆转运蛋白基因TaNHX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中克隆到了TaNHX1的同源基因,命名为TiNHX1(Acession Numeber:EF409418).TiNHX1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 641 bp,编码含有54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9.8 kDa的蛋白,预测等电点8.0.TiNHX1含有38个碱性氨基酸,36个酸性氨基酸,256个疏水氨基酸及129个极性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含约44%的a-螺旋、21%的p-折叠、4%的p-转角和29%的不规则卷曲.亲疏水性分析显示,TiNHX1含有12个连续的疏水片断,其中10个可能构成穿膜螺旋.序列分析显示,TiNHX1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e)、水稻(Oryza sativa)、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植物的液泡膜Na /H 逆向转运蛋白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96%、85%、68%、67%.序列比对结果以及进化树分析均表明TiNHX1应为定位于中间偃麦草液胞膜上的Na /H 逆向转运蛋白.  相似文献   
960.
研究了黑蕊虎耳草(Saxifraga melanocentra)中岩白菜素衍生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从其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的岩白菜素没食子酸酯,主要通过1维和2维核磁共振波谱鉴定结构为11-氧-(4-氧甲基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4-O-methylgalloyl) bergenin(1)] ,该化合物对丙型肝炎丝氨酸蛋白酶(HCVNS3serine protease)具有抑制活性,其IC50为0.32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