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8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184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五种野生稻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野生稻 5个种的18个材料的叶绿体DNA(cpDNA)进行了EcoRI的RFLP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10种酶切模式,不同种野生稻的cpDNA的RFLP类型都不同,而且在其中一些 种内也有变化,尤以O.rufipogon的种内多态性最为显著,并主要与地理来源有关。本研究还在O.punctata的材料中发现一种以往的分析都不曾描述过的多态性模式。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野生稻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以及它们与核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 Abstract:The polymorphisms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18 materials of 5 wild rice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FLP analysis.10 restriction patter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materials.Different species had different of its RFLP patterns chloroplast DNA,and the polymorphisms existed even with species,especially in O.rufipogon varieti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In O.punctata a new type of rice chloroplast DNA restriction pattern was discovered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chlorplast genomes,and between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genomes in different wild r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2.
通过普通小麦与滨麦、簇毛麦及山羊草属7个种杂交幼胚培养,获得8个体细胞胚性无性系(8个组合10个胚)及大量试管苗。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5.79%和26.32%。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结果,均为真杂种。不同染色体组及同一染色体组不同基因型的幼胚,在组织培养中有明显差异。非部体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但当染色体数目严重偏离双单倍体数目的,其全能性即丧失。胚状体的发育具有与合子胚极相似的典型结  相似文献   
83.
自养黄杆菌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自养黄杆菌进行了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P(HB-co-HV)〕的发酵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自养黄杆菌葡萄糖运输突变株,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酸盐、乳酸盐和苹果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尤以葡萄糖和果糖效果最佳。硫酸铵、氯化铵和蛋白胨等不同氮源不影响其生长,却影响细胞中P(HB-co-HV)的含量和P(HB-co-HV)中HV/HB的比例。应用两阶段控制方式,经42h的补料分批发酵,细胞浓度达34.9g·L~(-1),P(HB-co-HV)浓度达25.28g·L~(-1)。细胞和P(HB-co-HV)生产速率系数分别为0.83g·L~(-1)”·h~(-1)和0.61g·L~(-1)·h~(-1)。以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Yx/s)、产物得率系数(Yp/s)和以干细胞为基准的产物得率系数(Yp/x)分别为0.283(g/g)、0.174(g/g)和0.73(g/g)。改变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可将P(HB-co-HV)中HB的含量调节在24%~78%之间。  相似文献   
84.
85.
鹅掌楸属植物的多糖壁前体和花粉管的生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描述了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花粉在异已柱头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期间多糖壁前体的发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多糖壁前体在形态上有P-粒子(Polysaccharideparticles),被膜小泡(coatedvesicle)和小泡(vesicle)三种。2、P-粒子于单核花粉期已经发生,至花粉管延伸期为发生高峰。多糖壁前体是在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的相继、连续作用下,由淀粉质体、蛋白体和脂滴降解形成.3、P-粒子的形态随不同发育时期而变化,早期为成群的电子透明小泡,或为蛋白质束缚的挤压成多面体形,后期为内含颗粒或微纤丝的无被膜粒子或具刺被膜粒子。4、P-粒子移至管端.或融合或单个通过周质内质网(CER),释放内容物参与管端壁的形成,被膜小池和小泡移至花粉管次顶端区向质膜外分泌,参与花粉管壁内层的形成,或移至管端,提供膜片。最后讨论了亲和性与超微结构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电镜及免疫电镜等方法进一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人体尸检组织中病毒包涵体(IB)的抗原、核酸性质和超微结构特点作了进一步观察。结果,在39例中的20例尸检病例组织中显示出病毒核蛋白抗原和血凝素抗抗原阳性的IB,其中包括16例陕西尸检病例组织中的6例休克期和1例多尿期病例,17例上海病例中的3例休克期和9例少尿期病例及3例江西病例中的1例休克期病例。IB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肺泡、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胃肠道、腺垂体、扁桃体、胰腺、前列腺等组织的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及肝细胞和睾丸生精上皮细胞胞浆中,阳性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可在该组细胞小同时检测到病毒RNA,多为胞浆内弥漫阳性,仅少数组织中显示出病毒RNA阳性IB结构。电镜观察阳性组织细胞中出现由大量微丝微管及颗粒样结构组成的IB结构,其小的病毒颗粒状结构、内质网及纤维丝状结构呈病毒抗原阳性,上述结构位于高尔基体区。结果说明该病毒有感染上皮细胞的特性,对其宿主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是极其温和的,且多表现在亚细胞水平。IB可能是病毒过量表达抗原的堆积或病毒复制部位,而微丝微管结构可能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87.
将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核多角体病毒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及5′端编码区,以两种不同方式置于缺乏启动子的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上游,使其分别终止在不同翻译终止位点,其宿主菌具有明显不同的氯霉素抗性,最高达200mg/L LB培养基以上,表明昆虫病毒启动子能启动原核基因表达。对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工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实验以强度为0.45KVcm,持续不同时间(80、160、320、640μs)的电脉冲刺激不同卵龄(注hCG后13、15、17、19小时)小鼠卵母细胞,观察电刺激后第二极体形成和原核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说明:(1)卵母细胞守全活化(形成原核)率随卵母细胞也出现MⅢ现象,未活化卵母细胞形成第二极体(MⅢ)者随卵龄增加而明显增多;(3)电刺激活化小鼠卵母细胞在培养6-9小时之间仍有6.7%形成原核。  相似文献   
89.
含金地质体表生带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6个含金矿区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金矿矿石与金矿酸水中的自养硫细菌和异养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酸性水中含自养硫细菌较多,含异养菌极少;金矿氧化带中的异氧菌一般多于自氧硫细菌,其优势菌以芽孢杆菌属中蜡状芽孢杆菌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金矿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对阐明表生金的形成、成岩和蚀变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发掘生物湿法冶金菌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分期,除胚细胞(SI)已有报道(胡敏等,1991)外,对胚球期(S2)、尾蚴雏体期(S3)、成熟前期(S4)及成熟期(S5)在透射电镜对体被及其要素(tegumental elements)进行剖析。结果原(始)体被最早出现于S2,表性分布。随后(S3—S5)消失而为真正体被所取代。体被皱褶亦随高隆。基膜及体棘为各期基本结构。感觉乳突于S3、S4出现。到了S5渐趋复杂而完善并对其结构作了较精细的描述。糖膜直至成熟期(S5)才出现,为尾期成熟的标志。近期对糖膜组份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