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3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鸡PPA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脂肪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以AA肉鸡和 3个中国地方鸡品种 (石岐杂、北京油鸡、白耳鸡 )为实验材料 ,用 7对引物对PPAR α基因整个编码区用PCR SSCP方法进行了扫描 ,结果发现引物 4扩增片段上有一个C T的单碱基突变 ,使鸡群中表现出 3种基因型 (AA、AB、BB)。统计结果发现 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 ,AA肉鸡同中国地方鸡品种差异很大 ,χ2 独立性检验差异极显著 (P <0 0 1)。将AA肉鸡 3种基因型同腹脂等屠体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他 2种基因型相比有较高的腹脂重和腹脂率 ,同AA型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因此推测PPAR α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代谢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 ,并且能够用于对鸡脂肪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82.
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是非常规酵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二型性酵母,在现代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散发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报道,尤其是可引起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免疫缺陷或危重患者发生化脓性血栓静脉炎和真菌血症。本文旨在从病原真菌的角度出发,阐述解脂耶氏酵母流行病学、毒力因子、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临床诊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23352例(男10070例,女13282例)的体成分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脂肪率、肌肉量的现状,探讨体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总体上属于超重水平,还没有达到肥胖水平。与南方族群男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男性四肢脂肪率高、内脏脂肪等级高、水分率低。南方族群中,藏缅语族群、苗瑶语族群、壮侗语族群的四肢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水分率相对接近;南亚语系族群与这3个南方族群差距较大。与南方族群女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大,骨骼重;南方4个族群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较小,骨骼较轻,骨量、肌肉量彼此接近。随年龄增长,男性骨量下降,水分率增大;上肢脂肪率减小,躯干脂肪率增大,内脏脂肪等级增大,即脂肪向躯干集中,全身总体脂率增大;下肢肌肉量减少,躯干肌肉量下降,最终导致全身总肌肉量下降。随年龄增长,女性上肢的脂肪率和肌肉量没有明显变化,下肢的脂肪率下降,躯干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增大,总体脂率增大;躯干肌肉量下降,总肌肉量下降。男性推定骨量下降的节点是50岁,女性是60岁。男性总肌肉量下降的节点是40岁,女性是50岁。男性、女性身体水分率增加的节点都是60岁,内脏脂肪等级增加的节点都是30岁,总脂肪率下降的节点都是60岁,躯干脂肪率增加的节点都是30岁,躯干肌肉量下降的节点都是40岁。研究还发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从青年到老年的体成分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84.
摘要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甲状腺素(T_4 )、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和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_4 、TSH及脂联素、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_4 、TSH及脂联素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_4 及脂联素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TSH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FBG、PBG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FBG、PBG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oma-IR、Homa-β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oma-IR、Homa-β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7%、9.6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应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_4 、TSH及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985.
摘要 目的:随着夜间光照与肥胖现象日趋普遍化,机体内的昼夜节律与生理代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高脂饲料喂养,以及改变光照周期从而对不同性别小鼠体重产生的影响来模拟高脂肪饮食时人类受到夜间光照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选取C57BL/6小鼠雌鼠、雄鼠各12只,分别按照性别、喂养饲料随机均分成4组,其中随机选取一组雌鼠和一组雄鼠喂养60%高脂饲料作为实验组,另外的一组雌鼠和一组雄鼠喂养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连续喂养8周,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第1~6周将实验小鼠置于24h/0h光照周期下生活,第6~8周实验小鼠生活的光照周期改为12h/12h。结果:在高脂饲料喂养以及光照周期失调(24h/0h)的条件下,雌、雄鼠体重均有增长(P<0.05),但雄鼠体重增加量是雌鼠的三倍。当光照周期恢复正常(12h/12h)后,雌、雄小鼠体重增长量均下降。不同性别的小鼠食用高脂饲料以及生物节律被打乱时体重均增加,但雄鼠体重增加量明显大于雌鼠,提示同在高脂饲料饮食的条件下,雌鼠受生物节律影响比雄鼠更大。结论:高脂饮食实验小鼠模型中雌鼠受生物节律的影响比雄鼠更大。  相似文献   
986.
摘要 目的:研究蒙药材芹叶铁线莲中木脂素与黄酮类的化学成分,探究其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75%乙醇提取芹叶铁线莲全株,提取液真空浓缩去除乙醇后悬浮于水中,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相应的萃取物,综合运用各种柱层析技术对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芹叶铁线莲中分离3个木脂素和3个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7R,8S,7''R,8''S,7''S,8''R)-4''-愈创木酚甘油醚-梣皮树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芸香糖苷(5)和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3和6为首次从芹叶铁线莲中分离鉴定,化合物3为首次从铁线莲属植物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987.
A new neolignan (7'E)-2',4,8-trihydroxy-3-methoxy-2,4'-epoxy-8,5'-neolign-7'-en-7-on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along with Iupeol (2), betulinic acid (3), glyceryl monopalmitate (4), β-sitosterol (5), palmitic acid (5), ursolic acid (7), 2β,3β,23-trihydroxy-urs-12-ene-28-oic acid (8), glyceryl monolaurate (9), scopoletin (10), (-)syringaresinol (11), 9,9'-O-diferuIoyl-(-)-secoisolariciresionl (12), pinocembrin (13), apigenin (14), kaempferol (15), Iuteolin (16), β-daucosterol (17), quercetin (18), 1-O-(β-D-glucopyranosyl)-(2S, 2'R, 3R,4E,8E)-2-(2'-hydroxyhexadecanoy- lamino)-4,8-octdecadiene-1,3-diol (19), gallic acid (20), pinocembrin-7-O-β-D-glucoside (21), and quercetin-3-O-β-D- glucoside (22).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988.
锌-α2-糖蛋白(zincα2 glycoprotein,ZAG)是一种新的脂肪因子,它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ZAG与体脂存在一定的联系:恶病质患者体脂减少,血清ZAG浓度显著升高;肥胖患者体脂增多,血清ZAG水平比正常人低;在一些疾病状态下ZAG表达上调,引起体脂下降。本文就不同状态下体脂与ZAG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9.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MALP-2)是发酵支原体细胞膜上的一种脂多肽,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Toll样受体,产生免疫活性。MALP-2除了对机体和细胞有固有的促炎作用以外,还又具有对炎症的负调控作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就MALP-2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0.
荆玉栋  周骏翔 《遗传》2019,41(1):85-87
氨基酸代谢紊乱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绝大多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高赖氨酸血症即是其中一种比较罕见的氨基酸代谢病,分I型和II型。I型患者血液中赖氨酸浓度偏高,但是症状不明显。II型患者血液中除赖氨酸浓度升高外,酵母氨酸浓度也会增高,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神经损伤和发育迟缓,多数患者在成年之前死亡。目前的研究对人体内的赖氨酸主要降解途径——酵母氨酸途径已经比较清楚:双功能酶α-氨基半醛合酶(α-aminoadipic semialdehyde synthase,AASS)是该途径主要的催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