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81.
中国两种狭胸天牛类幼虫的描述(鞘翅目:天牛总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牛类的幼虫特征,已成为天牛总科探讨演化和分类系统的重要手段,狭胸天牛类由于长期以来未找到幼虫,其地位不能确定,影响到整个天牛科和天牛总科的演化和分类系统的研究存在一个缺口。近年在中国广西和西藏发现了松狭胸天牛PhilusantennatusGyllenhal和细点音天牛HeterophiluspunctulatusChiangetChen的幼虫,前者王缉健(1989)和尹新明(1994)曾有简短报道。本文对这两种幼虫的形态作了详细描述,以供与近缘类群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82.
483.
黑胸散白蚁新群体的建立和发展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源智  潘演征 《昆虫学报》1996,39(4):375-382
在实验室进行了温度、水湿、食物、土壤、活动空间与新群体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实验,野外又观察收集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在20℃-28℃和含水量为50.5%-69.6%的基质中,配对饲养的新群体几乎全部正常发展;30℃以上或基质含水量低于38.2%,新群体难以建立;25℃时工蚁取食的净增量最大;工蚁含水量为79%、构成蚁巢的白蚁排泄物和木材含水量分别为54.8%和52.3%;7种木材饲养新群体,以刺槐饲养的发展最快,香樟和马尾松次之;群体的发展还与土壤和活动空间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白蚁建巢的限制条件,认为迁巢活动和群体分裂是长期适应环境条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4.
嗜水气单胞菌外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85.
黑胸散白蚁腹腺的形态学与细微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清  赵刚 《昆虫学报》1990,33(3):314-318
对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腹腺整体装片和切片进行了描述.腹腺分前、后两部分.“腹腺前部”有两类分泌细胞和一个中央腔.两类分泌细胞中,一类是圆形,个体较大;另一类细胞突起很长,具扁平的核.复盖于腹腺前部的体壁上有许多小管和一些感器,表明腹腺前部的分泌细胞产物可能是经体壁上的小管或者先贮存于中央腔中,再经体壁小管逸出体外.“腹腺后部”由大的椭圆形分泌细胞组成.根据腹腺前部紧贴于第Ⅴ腹节表皮层,而腹腺后部是可动的,并且复盖于腹腺后部的体壁上无排出小管,作者认为这些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是释放入血淋巴中.腹腺前部及腹腺后部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有不同的机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6.
毛绥螨属六新种(蜱螨亚纲:裂胸螨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毛绥螨属Lasioseius Berlese隶属于裂胸螨科Aceosejidae,国内仅有过混毛绥螨L. confusus,Evans的纪录。本文绘图描述了采自贵州和陕西省啮齿类体上的毛绥螨属6新种:匙毛绥螨L. spatula sp. nov. 贫板毛绥螨L. paucispathus sp. nov.、裂毛绥螨L. schizopilus sp. nov.、黔毛绥螨L. qianensis sp. nov.、点毛绥螨L. punctatus sp. nov. 及多板毛绥螨L. multispathus sp. nov.。文中列举各新种的宿主与采集纪录及与相近种类的鉴别。  相似文献   
487.
点状气单胸菌引起虹鳟感染症及其病原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殷战  马涛 《水生生物学报》1992,16(3):230-236
  相似文献   
488.
李铁雄 《蛇志》1998,10(2):63-64
我院对12例胸腰椎新鲜骨折并截瘫采用后路减压,R-F器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过1年至1年半随访,骨折复位满意,脊柱稳定,除完全截瘫外,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类法评定,均较术前进步1~2级,无1例症状加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  相似文献   
489.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经胸乳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两种入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141例单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83,经胸乳入路)和B组(n=58,经口腔前庭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创伤应激指标、手术相关指标、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A组,术后第1 d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术后第1 d颈部VAS评分、切口总长度小于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术前、术后2 d,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水平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2 d,WBC、PGE2、CRP、Co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B组的美容满意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为0,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可获得与经胸乳入路治疗PTMC相当的手术疗效,但经口腔前庭入路清除中央淋巴结数目更多,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同时美容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