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0篇
  免费   1893篇
  国内免费   5222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646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Hcy、ET-1、hs-CRP、TXA2水平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发色底物法、凝血酶法、放射免疫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对68例ACI患者治疗前后Hcy、ET-1、hs-CRP、TXA2和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以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①ACI患者治疗前血浆Hcy、ET-1和血清hs-CRP、TXA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血浆Hcy、ET-1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中、重型组间血浆ET-1和血清hs-CRP、TXA2含量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而中重型患者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1)。③经过治疗,ACI患者血浆vWF、GMP-140、Fg和F1+2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血浆PS活性、PC活性与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其中血浆PS和PC活性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CI患者血浆中tP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PAI-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tPA增加,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1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Hcy、ET-1、hs-CRP、TXA2和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的变化对于指导用药、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将100μg的rhBMP-2用1ml的bFGF溶液完全溶解;用移液器移出40μl的该溶液,滴加到面积为0.5cm×1cm的胶原膜组织块中,冻干后制成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制成人工下颌骨骨折模型,左侧置放bFGF/BMP/胶原膜;右侧均为空白对照;术后2、4、12周行临床大体观察及X线片观察。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2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组骨折断端边缘模糊。对照组骨折线明显。术后4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骨折线基本不可见,骨折对位良好,断端边缘基本消失,骨折无错位。对照组骨折下缘可见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术后12周,各组X线结果无差异,骨折部位接近正常骨组织。结论:bFGF/BMP/胶原膜能加速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80%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中大鼠增生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再生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门静脉结扎实验组(PVL)。观察术后1、3、7和14d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下腔静脉采血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的变化;光镜下观察保留侧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用免疫印记法检测MMP-9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保留侧肝叶重量/体重比值逐渐增加,7d达"平台期";与对照组明显不同,PVL组的ALT、AST的值在1h达到高峰,7d后回到正常水平;保留侧肝脏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3d开始表达增强(P<0.05),7d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保留侧肝叶MMP-9蛋白的表达在术后3d开始增加,术后7d达到高峰。结论:MMP-9蛋白的表达在80%门静脉结扎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与血小板功能活化产物GMP-140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浆LDL、GMP-140水平的测定,其中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浆LDL和GMP-140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ACS组又高于SAP组(P<0.05),且血浆LDL与GMP-14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检测CHD患者血浆LDL和GMP-140水平的变化对CHD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作为激活物诱导异位软骨修复并重建兔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气管前壁软骨1/3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实验组,在气管缺损处前壁颈前肌肉修补,多点注射rhBMP-2;B组于气管软骨缺损部位直接颈前肌群修补。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重建区域情况。结果:术后A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B组因气道感染及气道分泌物堵管潴留致使实验兔死亡,其余动物出现皮下气肿,呼吸不畅等情况。组织学观察A组有明显的新生软骨细胞及少量软骨样组织,可见结缔组织包绕,周围肌肉组织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坏死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未见软骨组织生成,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排列紊乱,伴少量坏死组织,大量淋巴浸润。结论:rhBMP-2可通过注射到颈前肌肉修补肌群中诱导软骨细胞和软骨样组织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联合颈前肌瓣修复重建气管缺损能充分维持修复重建后的气道形态,具有减少术后皮下气肿、气管狭窄的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修复重建气管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96.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往往是通过相互作用而非独立地发挥其功能的,例如,激活一种通道能够抑制或增强另一种通道的功能.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受体.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尤其是在中枢听觉系统中,关于这...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疗程30d,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B超膀胱残余尿量症状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案的疗效。结果: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有效率9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0%、50.0%、60.0%,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两个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由牛垂体提取物(PEX)诱导扩增传代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通过Annexin V/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来观察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①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②对照组(无缺血缺氧)与缺血缺氧组比较,缺血缺氧组的凋亡率显著性增加,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性增加提示PI3K(Phosphoinosi-tide-3kinase)/Akt(ProteinkinaseB,PKB)信号通路被激活(P<0.05);同时缺血缺氧组与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比较,缺血缺氧+PI3K/Akt抑制剂(LY294002)组的凋亡率显著降低,而通过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减少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被抑制(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对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发生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李曼  王春  郑闻  薛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4):4841-4844
目的:比较1,25(OH)2D3缺失对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影响的不同。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染色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6周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和1琢(OH)ase-/-小鼠的颅骨和股骨干骺端骨组织中I型胶原和甲状旁腺素受体(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PTHR)的表达水平。结果:和WT小鼠相比较,1 ase-/-小鼠颅骨的I型胶原阳性面积明显减少,但是干骺端I型胶原阳性面积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1琢(OH)ase-/-小鼠颅骨成骨细胞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骺端成骨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1琢(OH)ase-/-小鼠颅骨的PHTR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但是在干骺端PHTR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25(OH)2D3缺乏导致小鼠膜内成骨方式骨形成减少,而软骨内成骨骨形成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对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朗格罕氏细胞分布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兔角膜制作碱烧伤模型,然后实验组局部和全身给予1,25二羟基维生素D3,分别在第3,7,21天时对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HE染色观察角膜病理改变。结果:正常组角膜中央在三个时间点均未检测出朗格罕氏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碱烧伤后3、7天角膜中央出现朗格罕氏细胞,对照组密度高于实验组(p<0.05);碱烧伤后21天两组朗格罕氏细胞密度相近(p>0.05)。实验组炎性反应程度在第7,21天时轻于对照组。结论:1,25二羟基维生素D3能够在兔角膜碱烧伤早期抑制朗格罕氏细胞的向心性迁移,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